改革课堂教学,确立新的教学观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提出的“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 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 也给教师的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组副组长叶澜教授用三句话概括出了新基础教育的核心: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 把创造力还给教师, 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课堂将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打开新教材, 无论从教学内容选择, 还是呈现的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因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落实“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
  一、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主张, 既“有教无类”, 又“因材施教”, 其意思是说: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不但要考虑不同的学习内容, 针对全体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 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 特别是在统一教学活动中, 要给学生一点儿选择余地。
  其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不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性, 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个内容的反应也存在着差异。常言道, 一千个读者, 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承认、利用和发展学生的差异, 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 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更是“以学生为本” 理念的体现。
  二、要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 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必须将过去那种被动接受性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阅读教学设计中, 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阅读方式整体感知课文, 让他们学会设疑、质疑, 学会探究发现。然后,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 从而了解彼此的见解, 及时调整、补充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课堂效果要关注资源的生成。
  尽管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开放的设计, 并尽可能对学生可能有的反映做了充分的预设, 但是在课堂中,面对活生生的一群学生, 依旧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教师不要用太多的预设答案去套学生, 而是要有渴望意料之外发生的开放心态, 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有深层次的关注。这时需要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 便要立即捕捉, 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这种教学资源哪里来? 这就需要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 学生的差异和资源就会逐渐显露。教师要策划行走的路线, 巡视和关注,并努力去搜集和捕捉学生中生成的资源。当各种资源呈现以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而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在交流讨论过程中, 教师还应进一步关注学生、捕捉信息, 并调整和形成进一步的活动方案, 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新的发现、新的观点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 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弥补了教师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
  四、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式, 确立新的教学观。
  新的课程理念积极提倡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的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教师只创设环境, 在这些环境中学生通过现存的认知结构主动获得新知识。在此我们探讨一下合作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指, 有指导地使用小组学习。让学生们在一起学习, 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根据教师的指导, 班级的成员被分成几个小组, 然后, 他们一起完成布置的作业, 直到每个成员理解并完成作业。合作性学习强调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 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要达到这一目的, 同学之间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真诚的合作, 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讨论是合作性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淡化灌输, 显化探究, 变“教大于学为学大于教”。其核心意义: 引导学生走路, 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路。有位专家说得好: 听来的忘得快, 看到的能记住, 亲自去做才能学会。有人说过去教师是拉车的, 学生是坐车的, 教师是驾驶员, 学生是乘客。在新的理念下, 教师是高速公路上的警察, 而学生则是自己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教学改革不要走极端,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灵丹妙药,要从实际出发, 要平衡兼顾: 接受式、活动式、自主式、合作探究式等等。选用哪种方式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而定。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于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 而不是看教师讲的时间长短, 学生活动的多少, 上课是否热闹。
  当然, 确立新的教学观来落实“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还不仅仅是上述几个方面, 笔者只是在这里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其他文献
设计、加工和装配了一套实验室规模的微波冷冻干燥装置,旨在实验验证介电材料对微波冷冻干燥液体物料的强化作用。介电材料用烧结的碳化硅(SiC),石英玻璃作为介电材料的参照物;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线索。方法对223例小儿手足口病中合并病毒性脑炎95例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患儿均为急性起病、发热
将生物印迹和固定化酶方法结合,简化了印迹酶的制备流程,优化了固定化印迹脂肪酶的制备条件,筛选了最优印迹分子橄榄油,探讨了印迹最适pH值、印迹分子橄榄油的用量、印迹时间和载
以铁粉为铁源,LiH2PO4和酒石酸分别作为锂源和络合剂,采用机械活化法制备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出的材料具有振实密度较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同其它制
高一新生入学后, 各科老师都会结合新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作为一名物理老师, 写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预习或预学——学生应提前做好跨台阶的心理准备  在初、高中的物理学习之间存在着一个必须跨越的台阶, 如何帮助学生跨越这个台阶呢? 应让学生提前热身,如果准备上高中, 应该马上着手预习高中课程, 跑在学校时间表的前面, 或开学后提前预习, 这样才能够降低初高中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