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视角评估广告语的英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来评估广告语的英译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借此来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广告语翻译有指导意义并为以后的广告译文提供借鉴。
  关键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广告翻译
  作者简介:彭星(1994.6-),女,汉族,安徽省滁州市人,硕士,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专业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1
  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以艺术的手法通过媒介去传播给广大群众,从而加强或者去改变人们的观念思想,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广告的国际化趋向不断深入,“全球广告”悄然兴起。在此背景下,广告的英译显得十分重要。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将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入手,指出现有的广告英译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促进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1)概念功能和广告翻译
  商标翻译主要就是为了实现概念的相符合,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翻译概念的对等性。对于商标的英译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直译法(如:自然美—natural beauty)、 音译法(如:海天—haitian)、音意结合法(如:方太厨具—fountain)、转译法(如:联想legend—lenova)。对于自然美鞋业的翻译,概念表达完整,但一般大众很难看出是鞋业。而音意法更是难被消费者理解,这也是现在商标惯用的方式,但在意义上表达的相对欠缺。音意结合和转译的方法很具有创新力,但容易造成误解,比如fountain的翻译,厨具和喷泉很难联想到一起,因此不要一味地寻求创新而忽略了概念的对等性表达。
  (2)人际功能和广告翻译
  原文: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译文:
  (1)Applying Dabao morning and night makes skincare a real delight.
  (2) Dabao, today’s makeup for tomorrow’s skin.
  (3)With Dabao morning and night, sooner or later your skin will be bright.
  從人际功能的角度去看这三个翻译,应该考虑国外消费者的接受度问题。 因此很明显第二个翻译存在着问题,大宝是润肤用的,而第二个翻译直接给了makeup 这个词,不能体现护肤品而是一般化妆品。剩下两个翻译在人际表达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且都押尾韵,和原文表达法类似。相对于第一个翻译来说,第三个翻译用了第二人称,拉近了消费者和护肤品的距离。
  (3)语篇功能和广告翻译
  原文:北京生产的“雪莲”牌羊绒衫,是选用优质的山羊绒作原料制成。本品具有色彩鲜艳,手感顺滑,穿着舒适,轻、软、柔等特点,由于该产品品质优良,做工精细,花型、款式新颖,尺码齐全,受到过国外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译文:“Snow Lotus” Cashmere Sweaters from Beijing are made from superior Chinese Cashmere fiber. They are lustrous in color, supple, light, warm and comfortable to wear. Owing to their fine quality, excellent workmanship, novel designs and styles, and complete size range, they have gained popularity from consumers abroad.
  从语篇角度评价译文的时候,多考虑译文的行文流畅度,是否可以体现英语文化和语篇整体审美的意蕴。原文中第一句话翻译的没有问题,但第二句就出现了信息错译,原文中是色彩鲜艳,手感顺滑,穿着舒适,轻、软、柔,但英译版本中,只用了一个句式而涵盖了所有的内容,从形式上看就呆板,没有达到语篇审美。在外国人看来,译文并不能达到原文的效果,无法完美体现该产品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会影响该产品的销量问题。因此译者应该在确保原文信息完整表达的前提下,注意英译文的语篇清晰度和结构的连贯度。
  综上所述,韩礼德提出的三大元功能思想对于广告的翻译确实提供了非常实用有效的理论基础。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英译广告版本,从元功能的角度,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探讨,结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本文只是借助了一些广告的实例进行特例的分析,这在数据的获取上有一定的缺陷,希望日后的翻译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对翻译和语言学理论的联系做研究.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1  “知行合一说”是一中国哲学史上重要一派,作为这一学说的创始人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人们通常称他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集大成者”一词最早是源于孟子对孔子的赞誉,“孔子之谓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也。”如奏乐一般,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作为一本名为
期刊
人到晚年,有许多时间会在重温旧闻往事中杳无声息地度过。想起与钱锺书先生曾经有过的交往点滴,如今仍不胜神往,特别是在“文革”期间的几次相遇似乎还留下了一点历史的印痕。这里借用钱先生大作《也是集》的书名“也是”说点旧事。  那正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刚刚兴起不久,天天都会耳闻目睹许多恐怖而又荒诞的事,打砸抢抄(家),揪斗“坏人”,商店被改名,有些人连自己的名字也满怀豪情地改成红色的“卫东”、“卫青”、
期刊
摘 要: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文本中都得以广泛的运用,其不仅仅被看作一种修辞方式,更是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思维方式。通过隐喻的使用,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的概念,以便读者或听者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去理解另一事物或者概念。在此篇文章中,作者将以报刊杂志中的政治类新闻中的隐喻作为分析对象。  关键词:隐喻;报刊杂志;新闻  作者简介:蒋兴芬(1989-),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涉
摘 要:本文以“不要太”结构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该结构在共时平面上的意义、后续成分特征、在历时平面上的语法化表现以及发生语法化的语境条件,以求对其语法化问题产生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不要太”语法化语境分析  作者简介:女(1993.6-),汉族,吉林人,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
期刊
1  傍晚的火焰变成星沫  迅速降温厚重的夜色沉入眼底  从漩涡中溅出的苦涩或烦浊  血肉躯壳里的一辈子  或无数日子描绘不清的幻想  在眼前  升腾起午夜的云烟  2  夜是另一种椭圆形的黑茧  我在里面  捕捉自己的记忆和踪迹  每一寸水泥地面  布满裂痕每一条缝隙  充塞着凝重、黝暗和古老的往事  盘根错节  带着阴湿的纷扰  在地底喘着粗气  黑夜的蚕茧吐着灯光的冷丝  在交织的网上  形
期刊
在纪念柳青百年诞辰的时候,回忆我和他几十年的交往,翻看我写过的一些文章,思绪连绵,心情激荡。但我觉得还有的说,有的写,只因为疾病的困扰,精神和体力太差,所以,我就采用随笔形式,断断续续地写下一些片段,以此纪念我心中永远怀念的柳青。写作中,我得到柳青女儿刘可风的具体帮助,她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让我感动,十分感谢!  从深入生活到文学创作  柳青生前和我交谈时,凡讲文学创作,必谈深入生活。他的“三个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