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整体把握”的教学目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地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里“尤其要重视的”不只是语感,还有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而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也强调“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整体把握是针对传统的阅读教学弊端提出来的。传统的阅读教学缺乏整体观,学生对课文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一知半解,整体把握的阅读教学可以改变这样的弊端。
  关键词 理解;阅读;整体把握
  中图分类号:R361,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93-01
  我校是一所农村基层小学校,学生的阅读水平向对较低,基于改变目前教学现状的前提,我们在阅读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探究,在这次我校语文阅读教学调研课的结束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关于落实“整体把握”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一、正确理解
  正确理解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对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从文章的角度看,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称作文章,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字、词、句、段)等各种要素发生关系,并在其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臻于完美。课标中提出的“整体把握”不等于仅仅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对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标准》),并遵循这一规律,从学生的直觉思维出发,从整体把握入手。
  二、转变思路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思路,要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由文章学的思路转向阅读学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样学,以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为依据,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不搞过多过细的串讲串问串读式的讲解,不搞“截肢解体”式的分析,不搞零敲碎打的训练,而由学生从文章整体入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然后抓住关键部分(可以是一個自然段,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语)前后联系,上下贯通,理解内容,最后再回到全文,认真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中由“学会”变为“会学”。
  三、课堂实施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课堂作为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习得的,也不是通过为考试而进行繁琐零碎的题海训练习得。作为教师有了先前“整体把握’的意识,只有耕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家常课上,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方能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抛弃传统的从字词句到段落层次,到篇章结构的三段论式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从全篇着眼的重读书、重感悟的整体感知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懂得一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知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必须把它们看作整体中的一部分,从整体中去理解部分,增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意识,养成整体感知的习惯;要让学生通过复述课文,增强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的能力。
  (二)整体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剪裁、并编织起来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和倾向(倾向就是对生活现实的憎爱情感或态度)。主题是文本的灵魂,它统率全文,具体到文本的一个自然段,一句话或一个词语,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阅读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文章主题,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与情境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整体把握文章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凭借这一“例子”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可爱的草塘》一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故意掀起波澜,使文章波折动人。(1)先抑——初到“呆腻没意思”。文章的中心是赞美草塘的美丽可爱,目的是“扬”,但文章一开始却反说它不可爱,这就是“抑”。(2)后扬——初看“草塘真美啊”。作者随着小丽的带领,来到草塘的边上,此时又大又美的草塘呈现眼前。作者的情感由“没意思”的不喜爱转变成惊喜的赞叹,这是第一次“扬”。(3)再扬——耳听春冬的草塘。接着文章以小丽自豪的话语描述了草塘春冬两季。北大荒的物产丰富通过小丽的诉说得到再“扬”,但同时“我”在耳听时的态度,一而再地故意逗她,体现着不信,这也是“抑”。这段文章扬抑结合,又掀起涟漪,增添了文章的魅力。(4)又扬——亲历“美好的画卷”。接着作者亲历了抓鱼,看到了藏在草丛中神奇的河。作者对草塘,对北大荒的热爱升华到了高潮。这时文章戛然而止,但余音未尽。文章以“腻、喜、赞、恋”的线索,欲扬先抑,抑扬结合,不仅符合作者内心变化的规律,而且增添艺术魅力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教学需要反思,(虽然我们未能真正做“每日反省吾身”,但这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生活方式。《窦桂梅语》)反思自身教学的经历,反思自身的一言一行,并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研究与创新,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扎实、更加高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讲授和教师演示为主的传统课堂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对于新课程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不太明显。学生被动接受较多,缺少探究、分析、应用的学习过程。本文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实验教学;物理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
摘 要 美术教学需要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反思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知识结构的老化、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学方法的死板已经成为当今美术教学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使美术课堂教学颇具艺术。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424.21
摘 要 砖陶文化,特指以御窑金砖为代表的御窑砖瓦、陶艺文化,也是蕴含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着艺术言语的文化,展现着地方特色的文化。我园地处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古镇,是御窑金砖的发源地,因此我园的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和“砖陶”发生互动。立足于幼儿“爱砖陶”“惜砖陶”的情感,如何将御窑金砖背后的历练过程及其身后的历史文化内涵等融入课程中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砖陶文化”活动课程;幼儿;言语发展  中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选题、开展活动、跨学科整合。  关键词 综合实践;选择活动内容;课堂实践;活动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175-01  古人曰:问渠
摘 要 教学不仅仅只专注于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同时关注学生体、美、德全面发展。在我国体育教学贯穿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体育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缓解繁重学业的一门较为轻松的课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都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文章将以新疆地区为例,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重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确保每一位学生可以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重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
摘 要 新时代下对学好高中语文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提高成绩上,此外,还需要学生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承担起传承国学文化的重要责任。这就需要高中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锻炼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时代、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02-01  语文学科可以说是贯彻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一门重要学科,也
摘 要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难度开始逐渐加大,尤其是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強,同时六年级数学是整个数学课程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旦打不好数学基础,就会对初中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而言,要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实现数学学习全面开花,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本文对“因势利导、全面开花”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
摘 要 小学数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而数学模型可以有效描述世界存在的各种现象。因此在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模式。本文讨论了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并演示了数学建模过程。  关键词 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建模思维模式;建模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21,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4-0084
摘 要 素描是绘画学习的基础,我们指导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起素描教学模块,渗透素描技巧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了实现对初中生的美术素描能力培养,我们要正视传统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的不足,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试探讨提升初中美术素描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可以为初中美术教师提供几点参考。  关键词 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日益重视散文教学,并注重增强散文课堂教学审美体验。在散文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能有效改善散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文学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立足于散文教学实践,积极探究有效策略强化散文课堂教学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语文;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