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的加减法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297481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2015年7月25日,当一袭红衣的林青霞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岁月似乎格外地眷顾她,虽然年近六旬,时间只是让她出落得更有魅力。“我觉得我的一生,好像是梦,我拍戏走入电影圈,成为明星,这都是我不敢做的美梦,居然变成现实。今天我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出现,还是觉得在梦中。”
  林青霞是幸运的,不满18岁,就拍了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窗外》。从那时起,这个长发飘飘的女孩,就成了深埋于华人心中的女神。人们总是乐意把最美丽的遐想附加在她的身上,任何质疑的念头都会亵渎女神的圣洁。但当我们真正了解她拍戏的经历后,会有别样的味道。
  在1972年入电影圈的7年时间,她拍了55部戏,过着日夜颠倒长期失眠的日子,加上得失心重,在巨大的压力下,她崩溃了。1979年冬天,她离开了复杂的电影圈,到美国进修。回台后,她又成了抢手的演员,这对她来说却并不是件好事。“许多黑社会老大都找上了门,我实在不想接他们的戏,却怎么推也推不掉。他们出手豪爽,而且所有条件都肯接受,如果不接的话,就等于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回想起当年黑社会在我身边的日子,能够全身而退,真是上天保佑!”
  那个时候,她一心想离开中国台湾这个是非圈,到香港发展。正好1984年导演林岭东请她到香港拍戏,她一口答应了。从此她就在香港待下了。就在她在艺术上渐入佳境的时候,1994年拍完《东邪西毒》,她突然彻底告别水银灯下的生活,同港商邢李原结婚。如同青衣一甩水袖,将一地繁华簇锦丢在身后。婚礼现场,邢李原执林青霞的手,向她的父母道:“从今以后我会照顾她。”许多嘉宾当场落泪,人们却只看见她淡淡地笑着。从女孩到女人,从众星捧月到平平淡淡,她那么从容。“在影圈工作了二十多年,每天紧张,每天曝光,忙于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在人前表现,睡觉时间很不规律,睁开眼睛便是拍戏、出席记者招待会……晨昏颠倒,永远不知何时是尽头;每天的生活都有人替我安排,自己完全是被动的。直到现在,我才可以享受平淡的生活,才发觉这样的生活是属于我的。”
  她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经历了生产的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母爱。当女儿发烧时,她会整夜抱着她,为她量体温,在她额上敷冰袋。她喜欢哄孩子们入睡,还有特别的手法:用食指和中指顺着女儿的脊椎骨,一节一节地按摩。她说:“3个女儿小的时候我都是这样哄她们入睡的。”她还要面对丈夫留下的前妻的孩子邢嘉倩。她和老公蜜月后回香港,吃完早餐后和他吻别,结果回头一看,6岁的邢嘉倩坐在钢琴前,冷冷地说:“你干吗吻他?”她知道刺激到了她。她当时真有天旋地转之感,首次尝到当后妈的滋味。可多年以后,在一张杂志封面上,邢嘉倩与林青霞分别穿上黑白装,其中一张邢嘉倩睡在林青霞大腿上,两人笑得十分灿烂。人们很难想象,这就是当初那对儿势同水火的母女。
  已经自如享受为人之母带来的家庭温馨的林青霞,以常人的身份瞄向社会时,忽然发觉自己太计较,总以为别人应该理所当然地对自己好,而经常令自己很不开心,也影响别人的情绪。于是她决定去修行。“我想要有一颗包容心,也想让自己肚子能撑船。三天很快就过去了,这三天的课程让我一生受用不尽,我对父母、先生、女儿、朋友,甚至整个世界感恩。对该忏悔的事,想办法补偿。减少了自我感。少了计较,多了回馈。人也快乐起来。我觉得这三天里,学到的比三年甚至十年还要多,最难得的是我找到了内心最深层的宁静。”
  行文至此我们难免疑惑,一个年轻时为了名利躁动不安,甚至不惜扭曲自己的青春与人格的女子,为什么到了这时能抛却娱乐圈的名利场,主动寻求内心最深层的宁静,并且还真的做到了呢?简单地说就是,年轻时需用加法。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努力闯荡,不要害怕失去,不要害怕一无所有,因为这个年纪本来就是留给你撞得头破血流的。林青霞也是如此,拼命工作,以超乎常态的接戏,恐怕不仅仅是生存压力,实际上是以自己柔软的身躯,在雷区丛生的娱乐圈,蹚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所以她接触了太多的人,经历了太多的事,也挣了太多的名利,也许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足够让她迷失。但与众不同的是,她在闯的时候难能可贵地保持了内心的清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哪些可以失去,哪些要坚持。在与黑社会斗法的日子里,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实际行动成功摆脱其干扰,实现了事业和人格的独立,更成就了其强大的内心。
  人生丰满后,林青霞又开始做减法,剪裁掉灵魂树干上欲望的分叉。息影结婚相夫教女,她那样坦然,对平凡生活如此专注。也许只有经历青年时代剧烈的颠簸才有了中年时的专注,只有专注才会踏实,双脚站立在坚实可靠的地方,灵魂才安宁。也正因专注,内心才彻底回归纯粹。“在香港一个诊所里等候应诊,斜对面坐着两位上了年纪的阔太,她们聊天的声音很大,突然听到了我的名字。我站起来毕恭毕敬地上前自我介绍,两位太太停了几秒钟,手指着我说:‘你就是林青霞?’然后两人捂着嘴拍打着对方笑了起来。在台北的一个早晨,太阳暖暖的,我推父亲到国父纪念馆去散心。在湖边的树荫下,有一群老兵和邻居老先生在闲聊,听不见他们说些什么,只是很清楚地听到林青霞三个字。我知道这是一个让父亲和那些老人家开心的机会。于是我推着父亲上前:‘你们好!我是林青霞!’静默了好一阵,有一个操着台湾话的老先生问:‘你就是她本人啊?’”
  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次,望着所爱的或者陌生的人那么无助,也不知道该给予他们些什么,或者我们能给予的往往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所以我们很少对所怜惜的人施以援助之手。以向善之心度前念,以为善之心造后念。心系一元,不着其相。这是林青霞做的。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学者杜维明把它解释为:“值得喜爱的叫‘善’,自己确实具有‘善’就叫‘信’(真),‘善’充实在身上就叫‘美’,”林青霞身上凝聚了人类善与真的童心,这是她美的源泉。
  宫崎骏说,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也许多年以后,林青霞这个名字作为偶像的惊艳、荧屏的冲击以及那些散着淡淡茶香的文字,都会随时间沉淀下去,但另一个林青霞却悄然站起,并一直站立下去。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丁晨7岁那年的暑假,他去奶奶家。奶奶住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上下楼靠步行,特别吃力。他跟在奶奶的后面,脑子里动了心思,想搞一项发明解决老人上下楼梯问题。有了这种设备,奶奶就不用辛苦地爬楼了。  丁晨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买到手的玩具不是拿去玩,而是将玩具拆开来,研究玩具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家里的小电器也不放过,被他拆成几大块,再组装起来。父母开始反对,要他改正这坏习惯。他答应得爽快,但一
从18岁开始教书,先小学教员,继而中学教师,接着大学教授,钱穆执了整整75年的教鞭。晚年时,他在自家的“素书楼”开馆收徒,为中国文化学院史学研究所的学生授课。  1986年,钱穆已是92岁高龄。6月9日,是他的生日,他决定给弟子上最后一堂课。和往常一样,钱穆神采奕奕,虽然还是操一口无锡方言,不那么好懂,但济济一堂的学生都很安静地听课。课毕,他给学生留下赠言:“你们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不要一笔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百慕大一处并不繁华的地段新开了一家酒店。当时百慕大此类的酒店非常多,所以这家新开的酒店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重视。有一次,一名客人在前台办好入住手续后,笑着对服务员说:“朋友多次向我推荐你们埃德酒店,让我一定要体验一次,看来朋友眼光确实不错。”服务员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埃德酒店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服务员又尴尬又有点生气地说:“不好意思,我想你搞错了,这里不是埃德酒店。”看到客人
朱希祖的厌世思想  杨海亮  朱希祖是浙江海盐人,著名的文史学家,满脸粗胡子、满口家乡话,是他的经典标记。他在北大任教时,因为地方口音太重,许多北方的学生听他上课感觉“鸡同鸭讲”。有的同学甚至从入学听到毕业,也没能听出个子丑寅卯来。为此,朱希祖的课堂时不时闹出笑话。一次,他和学生谈孔子,反复说孔子是“厌世思想”。有同学就纳闷了,黑板上写的孔子的话,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志于道,据于德,
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的错误不自觉,却对他人的小小过失不肯原谅,大声指责,朋友之间甚至因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反目成仇。事实上,揭发别人的过错并加以指责,不但很难达到劝人改过的效果,反而会使彼此的沟通受到障碍。林肯对政敌素以包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應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的包容有大仁
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后金建立后,努尔哈赤有心交好汉人,融合满汉文化,怎奈女真人嗜酒如命,经常酗酒滋事扰乱社会治安。他决定从禁酒入手,发布了一条禁酒令:凡酗酒滋事者罚款,为官者罚俸半年。禁令一出,平民百姓喝酒的倒是少了,可旗人呢?过惯了马背上的生活,一天不喝个酩酊大醉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他们联合起来发难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骑虎难下、一筹莫展。  一天,努尔哈赤微服私访,只见街上到处都挑着
2015年5月13日,作家刘震云作为嘉宾参加严歌苓新作《床畔》的首发式。他一上台就说:“歌苓是一个把历史碎片捡回来的独特作家,包括《床畔》,写的是被大家遗忘的英雄时代人们对英雄的情感。我写过一个小说《新兵连》,大家可以和《床畔》结合着看。因为《新兵连》写的是男的,《床畔》写的是女的,护士万红让‘新兵连’走向‘床畔’。”在场的听众大笑。严歌苓感慨道:“这会子说我,原来是往自己的小说上绕啊。”  刘震
1919年11月6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这一天,皇家天文学会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一直被非议、一直没有得到承认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功绩之一,是有关重力的最伟大的发现。消息传到德国,人们来到爱因斯坦面前,祝贺他:“现在终于证明你的理论是正确的了!”可是,爱因斯坦并没有激动,他从口里取下烟斗,平静地说:“我并不需要证明,需要证明的是别人啊!”  爱因斯坦之所以是爱因斯坦,不正是因为
也速该是成吉思汗的父亲,因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屡建奇功,被誉为“勇士”。1174年,也速该统帅率尔只斤部族打了一个大胜仗,夺回了大片领地和许多牲口。为了庆祝胜利,他特意安排了一场赛马,但优胜者标准不同往常——最后跑到终点的马为胜。一句话,比谁的马最慢。  骑手们想方设法地一个比一个慢,过了好一阵,在最前面的马才只行进了赛程的十分之一。眼看夕阳西下,可比赛难以结束,大家有点耐不住了。怎样尽快结束这僵局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话强调了眼睛对于一个人心灵表达的重要性,然而它默许的,或者是不言自明的,即心灵窗口很重要这一事实。眼是心之窗固然不假,我想说的是,窗是屋之眼。一间房屋要是没了窗,它就是一堆砖头木料,死气沉沉;有了窗子则迥然不同,顿时神气活现,灵动起来。这就好比画龙点睛,未经点睛的龙只是血肉的堆积,点睛之后,霎时间气韵生动,顾盼自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这句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