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rti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兴趣是指导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是中学生学习动力之一,是学生对一门课程或每一节学习内容产生认知的基础。因而,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 素质教育
  根据教育理论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大致可分为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这两种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讲都是十分必要的。直接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欲望的源泉,间接学习兴趣则是学生保持学习毅力和恒心的必要条件,只有把这两种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一、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头和结尾虽然不是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却关系一堂课的成败。所以,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例如,讲“日界线”前提问“一个人在一年当中能否过两次生日”?引出新课,可以从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完日界线后提问“在一般轮船上生下一对双胞胎,弟弟反而比哥哥大,问轮船是向哪个方向航行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可以进一步突出重点,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只有把握住教材重点和学生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手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观察、思考、想象,从而提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板块构造学说无法直接感知、亲自观察。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冬天,把一盆水放在户外(水面结成了一块冰),把冰砸碎成六块,在盆的外侧施加力的作用(如摇晃面盆),发现冰块相互碰撞,且边缘部分较冰块中间破碎得厉害。类比推理: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三、联系实际,突出地理科学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學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的认识原则,用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组织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对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的认识,可以更好地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通过登高山的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这一规律,同样,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地理科学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产生活中小到读图辨方向,大到国土整治与环境保护都离不开地理,例如,生产实践中正视地区差异,可以更好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避免政策一刀切。认识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可以更好地协调人地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
  四、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求知欲是学生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反映。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适当介绍一些风土人情、地理学家的事迹等,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会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介绍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趣闻,可以更直观地揭示大陆性气候日较差大的特征,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对地形与气候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图表、板图、投影片、幻灯、照片、最像、实物、模型、实验等,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经纬网等高线图知识比较抽象,老师不好讲,学生也不好理解,但是如果有经纬网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等教具,这些知识点的难度就降低了。同时,通过对这些模型的讲解演示与版图的交替运用,可以更好地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通过探讨气球升到高空会自爆这一机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压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这一知识点,比托里拆利试验要简洁有趣得多。
  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读书、绘图、读图、分析图、记忆及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以便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思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例如,我国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特征不太好记,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联想记忆。如湖北的轮廓像一顶帽子,青海的轮廓像一只小白兔,江西、湖北的轮廓像两颗相向的人头,黑龙江的轮廓像一只白天鹅,甘肃的形状像哑铃等。这对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七、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能力,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制作、地理知识竞赛、地理科普讲座、野外观光旅游、参观、社会调査、有关环保知识的校内宣传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例如,学完地图三要素后画一幅教室的平面图;让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起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我市五店市吸引了大批游客,课后让学生调査五店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旅游业对五店市经济的影响,描绘五店市经济发展的宏体蓝图等,就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林上双.教学创新,2007.9:12-394.
  [2]常汝洁.地理课程标准,2002年3月第3次印刷.
  [3]冯克诚.地理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998.1(1).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教师要具备的各项素质,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地理教师除了必须按照教材的课程要求、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外,还要有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 地理教师 心理素质 身心健康  地理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是必需的,教师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是现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地理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
银纳米粒子微结构中的共振效应及其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基于银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耦合结构及等离子体共振光学特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
月球表面是粗糙面,既存在地形起伏的大尺度粗糙度,也存在微小尺度的粗糙度。目前国内外关于微尺度粗糙月面对月壤微波辐射亮温的影响的研究都基于几何光学方法,但几何光学只
《萨宾妇女》是伟大肖像派、记录革命的画家查克-路易·大卫的艺术作品,该作品诞生在革命背景下,画家个人意志发生逆转之时,同时集结了他众多的绘画特点,是一幅极具古典主义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光学传感器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微环传感器应用到生物传感领域,其高灵敏度和无标记等特点体现出了明显优势。但微加工技术限制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普及和新课程标准大力推广,新的教学理念逐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新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中国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进行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现在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导航信号体制设计”
摘 要: 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这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学生培养标准的要求,且日益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故此,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 应用方法  高中历史
初中阶段,地理是“副科”,很多学生、家长乃至学校都不重视,教学成效不明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有效教学是在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前提下,用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以下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