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功能紊乱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ENG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功能紊乱的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组,并以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两组血清中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即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高于对照组(P<0.05),但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功能紊乱造成激素分泌失调,其中对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影响较大。
  【关键词】颅脑损伤;垂体前叶;功能紊乱;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2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98-02
  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跌落伤或火器操作。颅脑损伤包括继发性颅脑损伤和原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主要是指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最常见的为脑震荡。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的是由原发性损伤所导致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反过来又可以加重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改变的损伤,常见的有脑水肿和颅内血肿。颅脑损伤给病患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笔者通过研究颅脑损伤血清中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变化,以期为初步诊断颅脑损伤提供合理的依据[1]。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组,并以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进行观察。实验组共60人,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2.5±11.5)岁。对照组共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2.5±11.5)岁。经检查确定60例患者均为颅脑损伤,均无糖尿病、垂体瘤等病史,均无其他严重疾病。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早上空腹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人的静脉血4ml,离心分离出血清后放在低温环境中等待测。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对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进行测定[2]。仪器及试剂全部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差异,P<0.01,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对比性。实验组即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后遗症多。颅脑损伤不仅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而且可引发一系列内分泌失调的发生[3]。颅脑损伤给患者带来心理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垂体位于下丘脑的下方,分为前叶和后叶。前叶又称为腺垂体,垂体前叶一般是垂体远部和结节部的合称[4]。下丘脑激素对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控制是通过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得以实现的。垂体前叶主要分泌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激素[5]。颅脑损伤后造成了垂体前叶功能的紊乱,导致各种激素分泌失调。
  本次研究中的实验组60例患者中血清中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大(P<0.05),促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差异因不明显(P>0.05)。因此可以看出,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含量能够十分敏感地反馈患者颅脑损伤的情况,且可以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析指标,为诊断患者病情的变化提供了有效的临床数据。
  在目前来说,血清中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是预诊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段,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上述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的颅脑损伤情况,可满足初步诊断的要求。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洪涛.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和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32(32):17-218.
  [2]周斌,吕俊生,曾一,颉卫东.急性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激素和血糖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5(15):668-670.
  [3]丁雁,李璐,朱江,樊惠芳,袭德生,牟琴峰.颅脑损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的变化[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15(6):526-527.
  [4]朱红伍,周斌,孙志刚.急性颅脑损伤后垂体前叶激素和血糖变化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2(7):1168-1169.
  [5]迟茜茜,张皓,张小年,王晓艳,孙新亭.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垂体激素变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0):944-9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19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采取腔内微创疗法治疗,并对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为一次手术成功,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尿道外口狭窄,但无膀胱穿孔、尿路感染及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也未出现结石残留的现象。经半年的术后随访,患者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在人工流产术中出现大出血,采取宫腔内置球囊紧急压迫止血术进行止血,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分析止血效果与术后B超复查结果。结果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均止血成功,止血完成后,实施双侧子宫动脉栓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注射玻璃酸钠不同穿刺部位优缺点及患者的舒适度对比。方法72例骨性关节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髌骨外上缘穿刺法(髌骨外上缘处与股外侧肌交界处);B组采用髌骨外下缘穿刺法(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外侧膝眼,可看到一小凹陷)。结果治疗后按患者舒适度及患者满意率疗效。A组舒适度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B组。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髌骨外上缘穿刺法治疗效果优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诸多患有脑梗死以及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患者中,选取80例患有脑梗死以及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患者,将其定为试验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进行健康检查的80例正常体检者,将其定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的颈部动脉内膜的中间层厚度,使用颈部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波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对检查出来后整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165例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产总有效率为94.80%。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少,宫颈软化程度高,术中无须扩张宫颈,1次清宫成功率高,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好。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显著,手术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稽留流产;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30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做出了探讨。结果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患者病情较为隐匿,起病急,以男性患者比较多见。从病患年龄来看,本组研究的患者中,以5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其患者例数为18例,16例患者有延髓麻痹症状出现。根据肌电图的检查结果来看,其
【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双相性贫血的临床特征。结果100例患者中轻度贫血23例,中度贫血46例,重度贫血31例;双相性贫血43例,占总人数的43%。43例双相性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7例,中度贫血21例,重度贫血15例;43例患者红细胞的各项参数值均小于正常水平。结论贫血患者的诊断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对缺铁性贫血伴巨幼细胞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肛管直肠损伤21例。21例均行手术治疗,行直肠损伤修补。转流性结肠造瘘13例,单纯修补肠壁。骶前引流4例,肛管会阴部清创缝合。局部引流4例。结果治愈20例,死亡1例。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清创。修补破损。粪便转流及局部引流是提高肛管直肠损伤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直肠;损伤;诊治  doi:10.3969/j.is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