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湖南广播电视台播控中心直播技术管理概况,从过去简单的“直播安全”的目标管理向“流程化、标准化”的过程管理转变的管理理念,并较详细介绍了整套的流程化直播技术管理制度;同时介绍了直播技术测试标准化的理念和测试项目,直播技术测试排除直播故障隐患的具体案例。
【关键词】技术管理;直播安全;流程化;直播技术测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19-02
前言
湖南广播电视台播控中心是在整合原湖南广播电视局下属各电视频道的播出机构的基础于2011年组建的。整合—年多来,播控中心在人员队伍建设和技术科学管理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从直播技术管理角度简要介绍湖南广播电视台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来优化工作流程、保障播出安全。
一、建立完善直播管理制度。直播技术管理流程化
近年来,电视行业收视率竞争日趋激烈,我台下属各电视频道节目直播量、直播频次也急剧增加,为保障直播节目安全播出,我们根据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和相关实施细则的要求,将直播技术保障工作从目标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并结合我台各频道播出机构历年直播技术保障工作经验,首次提出了直播技术保障流程化管理的理念和制度。
在保障直播安全播出的前提下,我们将直播分为常规直播和非常规直播两大类,分别制定出不同的直播技术操作流程。
二、常规直播技术管理流程简介
针对常规直播,我们建立健全常规直播信号调度流程表,将我台各频道每天的每场常规直播的技术工作细分成具体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技术指标,并由技术值班员和播出值班员互相检查、共同签字确认。
如要求在直播前30分钟左右,要和直播室校对北京时间、信号延时情况,进行技术测试;直播前提醒直播室挂片头,直播中出现异常情况提醒播出值班员切备用直播信号,主动与直播室沟通,执行直播应急方案。
三、非常规直播技术管理流程简介
针对非常规直播,尤其是一些制作复杂、社会影响大的大型直播节目或重大转播节目,我们针对每场直播成立独立的直播项目小组,小组分为直播技术责任人和直播现场联系人,将工作细化的同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每场直播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技术方案,团队论证通过后分工执行。
技术责任人对此次直播全流程技术执行负责,工作细化到每个环节,如:做好直播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制定好直播信号调度方案和测试方案,填写直播流程表;至少两路延时后信号、一路延时前信号送播出机房;直播前至少进行3次信号质量测试,并做好记录。其中,第一次信号测试至少须提前一天进行,后两次的信号测试需送播出机房上切换台PST监看监听,并由播出负责人签名确认;做好直播前的信号调度工作,考虑到不同信号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廷情况,提前检查和设置好延时器状态参数,调度好延时区和总控大屏幕信号监看;配合宣传把关领导做好直播中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直播结束后,对信号调度进行恢复,并做好总结。
现场联系人在直播现场负责播控中心与相关部门(如转播车、栏目组、传输等)沟通协调,与播出机房进行信号沟通、核对时间,确认开始时间、直播时长、片头画面、片尾落幅等相关信息,确保直播顺利进行。直播开始5分钟前与播出机房沟通为转播车提供倒计时,并提醒转播车挂片头;直播中做好播控中心和现场的实时联系,直播结束播出机房切走信号后通知现场和传输部门关机。(如图2)
四、直播技术测试标准化
电视节目直播技术工作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准备阶段、直播技术测试阶段和直播阶段。准备阶段为技术部门与节目部门进行沟通,就直播技术需求进行讨论和制定直播技术方案;直播技术测试阶段为直播前根据直播技术方案从直播现场到播出机房之间对直播的技术细节进行详细的测试,将播出隐患消灭在直播前,直播技术测试对保障直播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直播技术测试项目
每场直播前都需进行技术测试,必测的项目有:校时、彩条(分标清和高清)、千周、同步、眼图、音频声道、声画同步、活动画面声音字幕(动感MV)。
2、直播技术测试消除直播隐患案例
常规直播前的技术测试,曾经发现直播室时钟与播出机房不一致现象,检查发现是频道直播室时钟机故障重启后恢复正常;直播室信号有图像无声音现象,检查发现是音频加嵌板故障,重新拔插后恢复正常。
非常规直播前的技术测试,曾经发现1、2声道接反的现象,检查发现是卫星接收机接反了音频输出线;高清彩条下变换标清信号后发现其中的白条和黑条仍保留现象,检查发现是转播车下变换方式错误所致(我台规定的下变换标准是切边模式);测试中彩条千周正常,新闻口播也正常,但动感MV画面出现马赛克和高误码率现象,检查发现是上星车编码器码率设置软故障。
有好的管理制度,更重要是落实到细节,并不断完善。直播技术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保障了我台下属各频道每年近上千场次常规直播和两百多场次非常规直播节目的安全播出。
【关键词】技术管理;直播安全;流程化;直播技术测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19-02
前言
湖南广播电视台播控中心是在整合原湖南广播电视局下属各电视频道的播出机构的基础于2011年组建的。整合—年多来,播控中心在人员队伍建设和技术科学管理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从直播技术管理角度简要介绍湖南广播电视台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来优化工作流程、保障播出安全。
一、建立完善直播管理制度。直播技术管理流程化
近年来,电视行业收视率竞争日趋激烈,我台下属各电视频道节目直播量、直播频次也急剧增加,为保障直播节目安全播出,我们根据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和相关实施细则的要求,将直播技术保障工作从目标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并结合我台各频道播出机构历年直播技术保障工作经验,首次提出了直播技术保障流程化管理的理念和制度。
在保障直播安全播出的前提下,我们将直播分为常规直播和非常规直播两大类,分别制定出不同的直播技术操作流程。
二、常规直播技术管理流程简介
针对常规直播,我们建立健全常规直播信号调度流程表,将我台各频道每天的每场常规直播的技术工作细分成具体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技术指标,并由技术值班员和播出值班员互相检查、共同签字确认。
如要求在直播前30分钟左右,要和直播室校对北京时间、信号延时情况,进行技术测试;直播前提醒直播室挂片头,直播中出现异常情况提醒播出值班员切备用直播信号,主动与直播室沟通,执行直播应急方案。
三、非常规直播技术管理流程简介
针对非常规直播,尤其是一些制作复杂、社会影响大的大型直播节目或重大转播节目,我们针对每场直播成立独立的直播项目小组,小组分为直播技术责任人和直播现场联系人,将工作细化的同时,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每场直播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技术方案,团队论证通过后分工执行。
技术责任人对此次直播全流程技术执行负责,工作细化到每个环节,如:做好直播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制定好直播信号调度方案和测试方案,填写直播流程表;至少两路延时后信号、一路延时前信号送播出机房;直播前至少进行3次信号质量测试,并做好记录。其中,第一次信号测试至少须提前一天进行,后两次的信号测试需送播出机房上切换台PST监看监听,并由播出负责人签名确认;做好直播前的信号调度工作,考虑到不同信号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廷情况,提前检查和设置好延时器状态参数,调度好延时区和总控大屏幕信号监看;配合宣传把关领导做好直播中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直播结束后,对信号调度进行恢复,并做好总结。
现场联系人在直播现场负责播控中心与相关部门(如转播车、栏目组、传输等)沟通协调,与播出机房进行信号沟通、核对时间,确认开始时间、直播时长、片头画面、片尾落幅等相关信息,确保直播顺利进行。直播开始5分钟前与播出机房沟通为转播车提供倒计时,并提醒转播车挂片头;直播中做好播控中心和现场的实时联系,直播结束播出机房切走信号后通知现场和传输部门关机。(如图2)
四、直播技术测试标准化
电视节目直播技术工作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准备阶段、直播技术测试阶段和直播阶段。准备阶段为技术部门与节目部门进行沟通,就直播技术需求进行讨论和制定直播技术方案;直播技术测试阶段为直播前根据直播技术方案从直播现场到播出机房之间对直播的技术细节进行详细的测试,将播出隐患消灭在直播前,直播技术测试对保障直播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直播技术测试项目
每场直播前都需进行技术测试,必测的项目有:校时、彩条(分标清和高清)、千周、同步、眼图、音频声道、声画同步、活动画面声音字幕(动感MV)。
2、直播技术测试消除直播隐患案例
常规直播前的技术测试,曾经发现直播室时钟与播出机房不一致现象,检查发现是频道直播室时钟机故障重启后恢复正常;直播室信号有图像无声音现象,检查发现是音频加嵌板故障,重新拔插后恢复正常。
非常规直播前的技术测试,曾经发现1、2声道接反的现象,检查发现是卫星接收机接反了音频输出线;高清彩条下变换标清信号后发现其中的白条和黑条仍保留现象,检查发现是转播车下变换方式错误所致(我台规定的下变换标准是切边模式);测试中彩条千周正常,新闻口播也正常,但动感MV画面出现马赛克和高误码率现象,检查发现是上星车编码器码率设置软故障。
有好的管理制度,更重要是落实到细节,并不断完善。直播技术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保障了我台下属各频道每年近上千场次常规直播和两百多场次非常规直播节目的安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