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高校体育竞赛中道德缺失现象的思考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m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高校体育竞赛活动日益增多,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重视的同时,竞赛成绩得到进一步关注。体育竞赛的商业化和过于膨胀的物质欲望,侵蚀着竞赛的各环节。参赛者甚至为了赢得比赛不择手段,比赛中的“丑恶现象”时有发生,其体育道德已逐渐偏离其公正、拼搏、团结向上的正确轨迹。这种不良的现象也侵蚀着学校体育竞赛。
  关键词:阳光体育;公平竞赛;道德缺失;素质教育
  1.研究目的
  体育运动已成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不仅赋予了人们健
  康的体魄,而且还赋予了我们无畏的精神、团结的力量以及沟通的技巧。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高校竞赛增加,比赛中出现了一些与体育精神相违背的丑恶现象,如吹黑哨、打假球、打架等恶劣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体育竞赛的“费厄泼赖”(Fair play)精神①,而这一切又不得不让我们对现如今高校学生的体育道德进行深思,通过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道德做出相应的贡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所研究目的,内容,参阅有关文献资料
  2.2专家访谈法
  咨询相关的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
  2.3数理统计法
  对所有调查指标进行百分位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比赛中体育道德缺失现象的具体表现
  3.1.1大学生运动员及其教练员的道德缺失
  伴随着网络和电视转播业的越来越发达,大学生能够更多的收看到各种体育赛事。对职业运动员有了更多了解,各种负面的新闻随之而来,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表1国内外一些有违体育道德的案例
  时间事件后果
  2005年10月全运会上女子78公斤柔道决赛奥运冠军孙福明“假摔”让冠军主教练刘永福赛会批评
  2007年10月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琼斯查出服用兴奋剂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五枚奖牌(三金两铜)全部归还,终身禁赛
  2011年7月黑龙江某高校进行的一场院系之间篮球比赛引发了上百人群殴多名学生受伤进医院
  2011年8月12日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泰国队和墨西哥队队员发生群殴双方共7人停赛
  2011年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河南赛区比赛时南阳某高校队员与开封某高校队员发生打架赛会给予领队批评,扣除比赛押金,勒令双方退赛
  表1反映的是极为个别的一些体育比赛中的运动员教练员为了利益而且违法体育道德的一些案例。大学生比赛中也是频发有违体育道德事件,但以打架居多,兴奋剂等高科技案例较少。
  表2大学生对体育竞赛中某些行为的态度选择情况
  问题会可能会一定不会没想过
  是否会替他人参加比赛4%18%74%4%
  是否会做公正裁判员86%8%0%7%
  是否会为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类药品10%16%68%6%
  是否会作为公正的观众合理观看比赛80%10%5%5%
  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带动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的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体育竞赛问题也凸显出来。由表2可见74%的学生表示一定不会代替他人参赛,只有4%的学生表示会;但是有10%的学生为了提高成绩愿意服用兴奋剂类药品。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已经受到职业体育的功利性影响,竞技体育的毒瘤已经在思想上开始腐蚀大学生运动员,但是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学生有着良好的体育道德的思想。
  3.1.2裁判员的职业道德
  影响裁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表2中85%大学生表示会做到公正执裁,但还是有8%的学生表示自己可能做不到,表明了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是不够坚定的。裁判员是比赛场上公平的执法者,对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执判工作中没有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而徇私舞弊、收受贿赂,在主观评分比赛项目中打人情分、关系分等,都会导致比赛无法公正的进行下去。3.1.3 观众的体育道德缺失现象
  在大学生体育赛场上,经常发生基于狭隘的主场意识而导致的赛场骚乱,尤其是足球篮球这种有着激烈身体对抗性的项目比赛之中,更是屡有发生。表2中80%的学生表示会做到公正观看比赛,可是一小部分主场球迷会因自己学校球队的输球,就乱扔东西,围攻裁判和运动员,制造事端,以发泄不满。
  3.2 高校体育竞赛体育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3.2.1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仅竞技体育越来越趋于职业化和商业化,学校体育比赛也越来越多地渗透着物质诱惑和实用主义思想。通过大型体育竞赛,不但获胜的运动员可以名利双收;同时,其教练员也会因此而前途无量。追求一些物质利益已成为部分参与者的最终目标,越来越多的人为达此目的不择手段。
  3.2.2重视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原则是我国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集体的胜利是要通过每个个体的努力来实现的。当今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这类学生本身就比较强调个人主义。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他们开始过多地崇尚自我奋斗、自我完善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由此滋生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忽视集体的力量,导致集体荣誉感的减退,从而丧失集体主义观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学校体育赛事也日益增多,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体育比赛中,同时网络和电视转播业的兴旺发展,为大学生了解世界各种体育带来契机,各种负面信息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大学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道德缺失,以及为了某种利益而丧失职业道德的裁判员,还有体育道德缺失的观众等现象的出现,对大学生的体育道德观念都是一种挑战,但是,大学生是受到良好高等教育的团体,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较高,在体育比赛中,大多数大学生自身能够遵守体育道德,对体育赛事中有违体育道德的不良现象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公正执裁、公平竞赛,这种良好的观念在大学生中更是深入人心。提高体育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4.2建议
  4.2.1重视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体育道德认识水平,使学生了解阳光体育。建立完备的知识传授体系,把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无论是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在体育竞赛中,对大学生进行完整的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4.2.2 增强体育道德法制观念。给大学生讲授体育相关法学知识,建立科学的、完备的竞技规则,对违规者有严厉的法律惩罚。
  4.3.3 加强体育道德监督,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体育道德意识。借助社会舆论的赞许或谴责,通过体育道德评价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作出善恶价值的判断,并把这种价值判断反馈给行为者本人,调动大学生的荣辱感和体育道德良心,使其为符合道德的行为感到自豪并发扬光大,对不道德的行为知耻、愧疚并及时更正,从而培养大学生知善嫉恶的能力和从善去恶的态度,树立正确高尚的体育道德观。(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费列列,陈敏.竞技体育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6):8-21.
  [2]熊茂湘,王正平.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5-37.
  [3]胡小明.新世纪新体育[J].体育学刊,2005,(5):1-7.
其他文献
当代大学生由“80”后“90”后构成,不同的成长背景让当代大学生有了不同于之前的特点,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我们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以
我的导师孙卫星老师1997年进行了国家网球队“内在实力”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内在实力”排名榜可以用于中国网球运动员综合实力的评估。本文在导师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优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以郑州中学拉丁舞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得出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中学生拉丁舞技能所需要的控制力,平衡性和协调性,减少及预防在技术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损伤的结论,建议中学拉丁舞专业教练员在以后训练中一定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关键词: 核心力量, 拉丁舞, 训练, 中学生  1. 研究目的  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河南省的实
在整体性、实效性、发展性和协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把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教育科研训练课程结合起来,构建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造基础课是学生为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由于机械制造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使得其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
高等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由于受陈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取得主体地位,而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新时期国内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大学生党员教育也存在着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创新性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党员教育
合理适度的惩戒可以形成一定的外在压力,这种压力可以使学生自觉抑制错误行为,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校教育管理体系完善需要惩戒,大学也不例
本文是笔者对在中山大学所参加的硕士班中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课程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的总结.在动笔撰写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反思,笔者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体会有了
学生党员的教育监督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监督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经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