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路不开何谈文化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上海《新民晚报》一篇《新英雄闯荡上海滩 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针对说上海话的上海人,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此言论被认为严重伤害了广大上海人的感情,文章作者李大伟被“人肉搜索”。目前,该报社已致歉,相关编辑也被停职。
  《约翰福音》有个小故事:耶稣说了一句话,旁边站着一个差役,用手掌打他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么?”耶稣说:“我若说得不是,你可以指证哪不是;我若说得是,你为什么打我呢?”而今发表“不妥”言论的李大伟和编其文章的编辑,遭遇跟耶稣有些相似,遭了“人肉”砸了饭碗。看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是很容易的,但践诸于行,是何其不易。
  “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如此贸然,如此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当然我也并不认同。但是我却主张对“错话”宽容,即在于就“错话”可以进行驳斥,但却不应“扣帽子”、“打棍子”、砸饭碗。事物总是相对的,如无“错话”,何来正确的话?如不对“错话”宽容,又何谈“去芜存精”、“去伪存真”?倘是动辄因言得咎,又何谈言路广开?言路不开,何谈文化呢?
  上世纪30年代,作家易君左写过一部游记《闲话扬州》,批评扬州,结果就引火烧身。扬州人愤然而起,组成声势浩大的“究易团”,又声讨又抗议,结果是先销书,再赔钱,最后易先生连江苏省教育厅编审室主任的差使也给弄没了;虽世易时移,70多年后,不期然两件事竟如出一辙!
  不禁想起作家柏杨先生名著《丑陋的中国人》里的一段话:“我记得美国有一本《丑陋的美国人》,寫出来之后,美国国务院拿来作为他们行动的参考。日本人也写了一本《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驻阿根廷的大使,他却被撤职,这大概就是东方和西方的不同。中国比起日本,好像又差一级……”本当是就事论事,以理驳理,或是虚怀以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结果却是既“人肉搜索”,又砸人饭碗——暴力相向!做出如此偏狭行止的部分上海人,我以为更应该就此举有所反思!
其他文献
本文按照ASMEⅧ-2中提供的极限载荷分析方法,对某蛇形管高压加热器集箱进行了极限载荷分析,对集箱的静强度失效进行了评定,并简述了集箱应力分析的相关问题,为高参数集箱设计
针对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围岩剧烈破坏变形而产生强烈动压现象,提出水力压裂技术来预裂弱化处理末采面顶板;通过超前分阶段弱化顶板以缓解末采期间工作面采空区的大面积悬顶现
“现在重复检查的内容很多,名目不一样,今天是‘考核’,明天是‘调研’,但很多内容是交叉的,都是看同样的东西。”调查中多个乡镇干部这样反映。有的乡镇党委书记还表示,三分之二以上的上级来人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今年初,广东省对检查项目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裁减。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面向乡镇(街道)检查考核活动的意见》中,全省面向基层的检查考核项目裁减达90%。356项检查考核
大雾散尽,谜底揭开。  启幕于2006年之夏的上海社保风暴,涉及上海政要、国企高管、民营富豪近30人。随着2008年4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的尘埃落定,原上海申能集团副总经理王维工的结局,成为上海社保案最后一个悬念。  2009年4月17日上午,昔日的“上海首秘”王维工被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其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