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单于是何人?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k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卢纶有诗云:“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气氛渲染出色,战士欲追击逃敌之情状如在目前。但是这首诗中的单于是谁呢?
  有唐一代,自李世民至李隆基,政权稳定,国力雄厚,文化繁荣,是一个超级强国。但是国力逐渐强盛的同时却伴随着连绵不断的战争,从唐朝建立开始直到唐朝灭亡,战争始终就没有停止过。
  唐朝建立初期主要是同突厥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了一系列战争。李世民登基后休养生息三年,一举击溃北方的颉利可汗,随后又灭薛延陀部,消除了北方边境的隐患,同时施行民族平等政策,将胡人内迁长安几万人,封官六品以上的就达100多人,李世民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一致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据史书记载,在卢纶生活的这一段时期(约737—约799),唐朝和契丹、吐蕃、小勃律、南诏等国打打停停,关系时好时坏,其中和吐蕃的战争次数最多。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和回纥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回纥曾援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协助唐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当然,这些援助都连带着巨大的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唐对突厥的首领称可汗不称单于,单于是汉代称呼;
  2.卢纶生活的年代,唐朝确实和其他国家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但这些国家的首领都不称单于。
  所以,卢纶《塞下曲》中的单于并非确指,而是一种虚拟和想象,是借前朝(汉)事写本朝(唐)事。“以汉代唐”,这在诗家是一个传统,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一说卫青),王昌龄借此抒发唐朝缺乏名将的感慨,用的正是这种手法。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等句用的也是这种手法。其他如杜甫《兵车行》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高适《燕歌行》中的“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李颀《古从军行》中的“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王维《使至塞上》中“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等诗也尽然。
  以汉代唐的现象为何如此频繁地出现在诗歌中呢?我们不妨从几方面理解。
  其一是为了避讳。直言当朝事难免招致祸端,假前代的故事来行文则可以大胆评论。
  其二是具有历史沧桑感。我们仔细品读以上诗句时,不自觉的会进入到历史的情景中去,获得更加深沉邈远的感受。
  其三是唐人的自我认同意识。汉武帝在开拓疆土上的赫赫武功令唐人羡慕,因此,以同样大一统的汉代来比附唐代当然顺理成章。
其他文献
目前找矿难度的加大和日益完善的地学信息探测手段为遥感信息与煤田地质工作的结合创造了条件。文章从矿产开发预测和煤矿地质灾害调查两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在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的黑山顶峰石洞中和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的杜山周围,有一种石头名叫红丝石,其石质坚而不脆,硬而不滑,手感温柔,敲之响声清悦:其石色似晚霞,红黄相问,鸡血色的丝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读诗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高中诗词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情感、审美意识等因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评或议,不拘一格,在发散性思维中习得知识,陶冶性情。  一、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要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
"南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词,其使用通常有以下三个意义:第一个是南侧的水浦或具体地名。第二个是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其意蕴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情感倾向:送别之
纵观近年来全国及其他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特别是新材料作文)备受人们的青睐。然而据调查统计,大部分考生面对材料不知从何下手,行文时往往云里雾里,不能切中要害,满分作文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不会准确解读材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文章所及只停留在表皮,未能一语中的,触及骨髓。新材料作文是针对2006年全国卷甲卷和乙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和以往的材料作文不同,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留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