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如今,农村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表现出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发展。合唱训练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合唱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合唱训练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目前,我国初中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从年龄来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可塑性强的花季少年时期,同时是最易发生叛逆的年龄段。由于种种原因,加上生源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混个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对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很迷茫。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这些孩子在家当惯了“小皇帝”、“小公主”,过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宰的生活,很多同学养成了自私、懒惰的不好习惯。在学校,同学间经常会有人表现出自私的一面,不懂得人际关系,因为很小的事情引发矛盾。部分学生对学习有种混的态度,认为初中毕业混混就算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他们在小学期间养成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要解决上述难题,就必须从初中學生的养成教育抓起。
  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合唱训练中的表现
  养成教育就是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日常行为习惯训练为切入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除了日常的学校教育外,合唱在众多活动中因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教育功能,无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及德育工作者,我认为很有必要加强合唱内容的训练。
  1.养成正确合唱姿势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许多同学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经常出现不雅观的情况。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训练时,注重合唱姿势习惯的培养。合唱的姿势与歌唱的姿势差不多,统一姿势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合唱队员身体器官的状态一致,使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之中,这是做到其他统一要求的基础。而且,良好的姿势有助于减少疲劳,提高排练效率。正确的排练姿势需要人自然挺,上胸自然微挺保持吸气时的状态,两肋扩张,小腹微收而下沉,垂肩且微微向前,双眼平视前方,脸部肌肉放松且往上提,提眉,下巴稍收而放松,脸部略带微笑,头部适当后移,使咽腔置于声门上方,臀部最好只坐三分之一橱面,或者双手互握置于前排椅子背上,有一种“随时可以离椅起立”的准备状态。如果站立训练,则上身要求与坐姿相同,双脚略分开小半步,重心一虚一实,脚跟虚而脚尖实。这些要领并不是使人拘束如坐针毡,而是在一种必要的工作状况之中保持放松。
  任何习惯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合唱姿势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单靠嘴来讲那些枯燥乏味的语言要求,这需要交代后持之以恒地训练。通过教师逐步运用手势和脸部表情来表达正确的要求,以期达到提醒学生无须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自然习惯的效果。
  2.时间观念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基础。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益。从音乐教师层面考虑,除了日常上课时间外,能够用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机会无疑是类似合唱之类的活动。和其他好习惯的养成一样,培养学生守时好习惯,教师同样要以身作则。说好几点钟集合绝不拖拖拉拉,教师应该提早一些时间迎接同学们的到来,这也让按时到达的同学心中有所慰藉。要明确告知同学们,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他人的时间,尊重别人的等待。
  3.要注重协作能力、意志品质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合作美、和谐美,为合唱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在众多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中,合唱艺术是最需要集体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的,最能体现团队力量和合作精神。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的歌唱艺术,虽然每个声部的要求不一样,但是要在一个整体下合作歌唱,所以,相互的聆听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合唱作品先进行悉心细听的欣赏,学生可能还沉浸在独唱教学要求有个性特色的审美追求之中,不会明白合唱与个性化的独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歌唱要求,更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在参与演唱的过程中还要去理会别人的声音。因此,要教育队员牢固树立合作共赢意识,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的关系。唯有服从指挥、各尽其职、密切配合,把个人融入集体,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真正达到和谐的境界。
  三、合唱训练中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形成途径
  作为音乐教师,我希望借助于合唱艺术这种底蕴丰厚的艺术活动形式,把道德品质的教育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完善学生的思想品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克服困难的决心。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育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孩子高贵的心灵和完美的人格都提升到极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由此,我认为合唱训练必然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一次难得的珍贵的体验。通过尝试,我有以下几点感触,现总结如下:
  1.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锻炼
  通常的合唱比赛都是学校合唱队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每个学校都会有绝大部分的同学从未参加过合唱训练或表演。学校的合唱比赛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机会,为所有班级提供了机会,包括给了班主任与科任老师机会。以班级为单位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有利于班主任进一步开展德育工作,可以收到日常德育工作中难以达到的效果。我所任教的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合唱比赛活动。每次活动,我的意向是希望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这其中包括身体上有缺陷的一位同学。只要学生愿意上,我们就全员参与,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同学。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还可以通过合唱队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甚至可以通过音乐的熏陶,使他们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我认为音乐素质等因素虽然重要,但是对于这类活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团结班级同学的凝聚力,鼓舞大家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在活动中锻炼集体荣誉感。   2.利用合唱歌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虽然日常教学中每位老师都会对学生进行爱国及爱父母的教育,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听的层次,很少有机会进行深层次的体验及感受。因此,在合唱比赛中,无论是选歌方面,还是歌曲的处理方面,我都希望能够利用这少有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真正体验、感受音乐,进而从内心真正涌起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感恩的心》这首歌曲中,我们学习了一段手语。手语表达的内容是: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世间万物,感谢祖国、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身边每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全体同学边唱、边表演的时候,无论是表演者本人,还是其他观看的同学,都可以从视、听觉方面引起内心的冲击。
  3.合唱在人际交往中所体现的作用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碰到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我们需要的是仔细分析情况,然后对事情进行冷处理,淡化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化干戈为玉帛。同样,我认为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这句话有时也甚是好用。在校合唱比赛中,让我感悟到了这句话对于教育的意义。某班有这样一位男生:他很喜欢唱歌,但是嗓音条件不是很棒,在合唱歌曲中我需要一个领唱,他第一个举手,表现得非常积极。可是为了整个比赛的效果,我还是选择了另一位同学。事后他特伤心,决定不参加比赛了。我经常找他聊天,跟他交流这当中的利弊。合唱比赛本是班级的活动,我要求全班同学无特殊情况全员参与。但后来排练过程中,这位男生总是不配合,就是不張嘴唱,说自己弃权不参加了。我想我可以理解他这样做的心情,可是这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合唱效果。比赛前我又找他谈心,可是他还是不很理解我的做法。后来想想,何不就顺其自然,让他感受一下脱离群体的感受。最后全体队员上场,他一人未参与留在了座位上面。当同班同学在舞台上激情演唱、表演的时候,当观众为他们欢呼的时候,我看到他眼里有了一丝遗憾。后来,在和他交流的时候,他的话语直接表明了他在这一次的活动中觉悟出了脱离群体的苦痛。
  在初中学校开展合唱教学,更加应该受到重视。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合唱训练这个契机,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加强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合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展现出合唱的最美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程毅.浅谈在合唱教育中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培养[J].教育学,2011(6).
  [2]杨长安,周跃峰.合唱指挥与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王菊香,戴海英.合唱里没有我,只有我们[J].中国音乐教育,14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处在小学阶段,认识意识还比较模糊、不稳定的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主要从社会常识、日常行为规范和法律、政治知识等方面进行教育。在教育现状下,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学校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思想品德反映了学生的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活动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实践活动中
科幻电影《神奇旅程》中,几名医生微缩后进入一名科学家体内实施血管手术。日前,亚洲首例“达·芬奇”全机器人左肝切除手术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喜获成功,此举开辟了机器人在腹部高难高危手术的先河。微型“机器人医生”只有四分之一毫米大小,相当于两三根头发的宽度。它能够携带传感器进入人体发回图像,甚至能替代医生实施血管手术。如果发生损坏,它能顺着血流方向回到原点,离开人体。    机器人主刀   
摘 要: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追求新鲜事物,认识新鲜事物的感知倾向。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一名学生如果具备学习的自觉性,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就一定会在其所学习的领域中出类拔萃。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差、抽象思维弱,认为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牵引式”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看做无趣的学习。本文重点
摘 要: 在示范建设过程中,以传承工业文明和渗透机电工业元素为切入点建设机电工业展览馆,将工业发展历程融入校园、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发挥其育人功能。通过产品的展示,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关键词: 示范建设 工业展馆 工业文明  一、建设背景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多次在职业教育相关会议上提出:“要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将工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
摘 要: 中职财务会计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体验、注重严谨的课程。如何引领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教学环境成为一泓师生互动、情境适宜的“活水”呢?教师必须在更加成熟理论视域的支撑下,引领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吃得更饱”,在“模拟实训”中学得更真,在“多轨道上”走得更远。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模拟实训 多轨道 财务会计  中职财务会计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体验、注重严谨的课程。如何引领学生在学中做、做
摘 要: 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大量中等技术人才的责任,机电专业更是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机电专业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机电专业还是其他职业学校的课堂,都普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给教学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分层教学作为职业学校学分制教学的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多元化的职业需求。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分层教学 机电专业  分层教学是差异教学的一种类型,学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社会对财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坚实的财会知识作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力。所以如今中职财会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开始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从生活经验及自身技能出发,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增强知识技能,更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及情感态度,由此可见项目
摘 要: 近些年,由于我国社会就业形势紧张化、艰巨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中职院校因教学水平、学生素养等的限制,其就业形势比其他高校更为严峻。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现状,在中职院校中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工学教学模式在中职财会专业中的开展,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将要面临的新环境,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