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变电运行是供电网络中的重要环节,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变电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80-02
1 引 言
变电运行工作是保障电网整体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内容,包括根据各级调度指令进行的各类型倒闸操作,配合相关单位完成对电力设施的状态检修、技术升级和设备缺陷处理工作,有效处理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异常、事故等内容。加强变电运维过程安全管控是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内容,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安全隐患有待解决
设备安全隐患造成的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在整体变电运行事故数量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一个比例,由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老旧设备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利润而采用一些质量性能不达标的变电设备,这也是设备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设备的安全隐患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都有着非常大的威胁,只有从根源上提高设备的质量,加大老旧设备的技改力度,才能有助于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
2.2 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制度全面而广泛地规定作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工作人员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以及约束,进而造成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意外性的安全事故,对人身、设备以及电网的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同时当前我国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着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制度内容,对于变电运行人员安全以及设备安全不仅没有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纵容作用。
2.3 上下级单位对同一规章制度执行不一致
当前,各级电力管理单位在针对某些设备存在的共性安全隐患时,上级单位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颁布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或条款,并要求全区下级单位执行并反馈。往往这时会发现上级单位对制定或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或条款执行得比较到位,而许多下级单位却对这些规章制度或条款执行不力,甚至不闻不问。各个单位对同一规定理解存在偏差,执行不一,这在安全管理上也是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容易造成同类问题或安全隐患在多个单位之间重复存在。
3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培养“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
把安全变为企业文化,让每个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都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养成“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工作习惯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根源和不安全现象对企业和个人带来的严重危害。企业文化中还要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把安全放在认真巡视设备,对负荷变化的监控中等每一个细节里,让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变的尤为重要。
3.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更好地保证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使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得以贯彻落实,从而保证正常的电力供应不被干扰,应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变电系统的安全责任人应当亲自监督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督促所制定的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此外,还应定期对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最后,变电运行管理部门还可以采取日常抽查与定期检查的方式,重点检查经常出现的问题隐患,并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
3.3 加强设备管理
电气设备从出厂到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因此,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1)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
(2)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瞬间的异常现象必须一查到底巡视检查中发现電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己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观察设备的恢复情况,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息,恢复其健康水平。
3.4 制定变电运行应急预案
变电运行工作中容易受到一些自然因素、设备因素以及人为事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受到影响,给居民用电和企业生产带来严重干扰。因此,应当制订详细的变电系统应急预案,确保变电系统在面对突发事故的前提下仍能确保正常供电。
3.5 加强现代化监测技术应用
相关单位还应该在变电过程管控中加强对现代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如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监控测量技术、智能传感技术、仿真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检测设备等对各类电气量、非电气量变化进行监控,及时发出突变告预警,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也能减少变电人员现场工作时可能碰到设备危险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为人身、设备以及电网的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6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和监督
相关单位应该针对运行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培训以及充分的监督工作,特别在变电运行中一些常被忽略的小型分散作业的安全培训,比如日常的站用变切换操作,看似简单的操作往往因大意进而引发一连串故障。只有加强人员的培训,才能够保证运行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工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有效的完成变电运行的各类操作内容,以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电网安全事故;同时相关单位还应该针对变电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流程制定不同的安全要求,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督查,确保运行人员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相关安全制度的规定要求,确保运行人员养成将制度深入到日常工作内容中的习惯,进而有效地减少人为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4 结 语
变电运行在供电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根源抓起,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进而达到“我会安全”,切实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家斌.变电运行与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张 平,吴晓新.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175~176.
[3]胡新刚,巩方伟,耿 斌,等.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农村电气化,2016(04):60.
收稿日期:2018-11-8
作者简介:危蓉婷(1987-),女,福建泉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变电及基建安全监察管理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80-02
1 引 言
变电运行工作是保障电网整体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内容,包括根据各级调度指令进行的各类型倒闸操作,配合相关单位完成对电力设施的状态检修、技术升级和设备缺陷处理工作,有效处理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异常、事故等内容。加强变电运维过程安全管控是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内容,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安全隐患有待解决
设备安全隐患造成的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在整体变电运行事故数量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一个比例,由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老旧设备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利润而采用一些质量性能不达标的变电设备,这也是设备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设备的安全隐患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都有着非常大的威胁,只有从根源上提高设备的质量,加大老旧设备的技改力度,才能有助于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
2.2 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制度全面而广泛地规定作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工作人员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以及约束,进而造成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意外性的安全事故,对人身、设备以及电网的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同时当前我国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着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制度内容,对于变电运行人员安全以及设备安全不仅没有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纵容作用。
2.3 上下级单位对同一规章制度执行不一致
当前,各级电力管理单位在针对某些设备存在的共性安全隐患时,上级单位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颁布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或条款,并要求全区下级单位执行并反馈。往往这时会发现上级单位对制定或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或条款执行得比较到位,而许多下级单位却对这些规章制度或条款执行不力,甚至不闻不问。各个单位对同一规定理解存在偏差,执行不一,这在安全管理上也是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容易造成同类问题或安全隐患在多个单位之间重复存在。
3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培养“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
把安全变为企业文化,让每个职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都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养成“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工作习惯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根源和不安全现象对企业和个人带来的严重危害。企业文化中还要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把安全放在认真巡视设备,对负荷变化的监控中等每一个细节里,让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变的尤为重要。
3.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更好地保证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使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得以贯彻落实,从而保证正常的电力供应不被干扰,应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变电系统的安全责任人应当亲自监督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督促所制定的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此外,还应定期对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最后,变电运行管理部门还可以采取日常抽查与定期检查的方式,重点检查经常出现的问题隐患,并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
3.3 加强设备管理
电气设备从出厂到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因此,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1)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
(2)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瞬间的异常现象必须一查到底巡视检查中发现電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辨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己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观察设备的恢复情况,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息,恢复其健康水平。
3.4 制定变电运行应急预案
变电运行工作中容易受到一些自然因素、设备因素以及人为事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受到影响,给居民用电和企业生产带来严重干扰。因此,应当制订详细的变电系统应急预案,确保变电系统在面对突发事故的前提下仍能确保正常供电。
3.5 加强现代化监测技术应用
相关单位还应该在变电过程管控中加强对现代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如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监控测量技术、智能传感技术、仿真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检测设备等对各类电气量、非电气量变化进行监控,及时发出突变告预警,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也能减少变电人员现场工作时可能碰到设备危险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为人身、设备以及电网的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6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和监督
相关单位应该针对运行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培训以及充分的监督工作,特别在变电运行中一些常被忽略的小型分散作业的安全培训,比如日常的站用变切换操作,看似简单的操作往往因大意进而引发一连串故障。只有加强人员的培训,才能够保证运行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工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有效的完成变电运行的各类操作内容,以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电网安全事故;同时相关单位还应该针对变电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流程制定不同的安全要求,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督查,确保运行人员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相关安全制度的规定要求,确保运行人员养成将制度深入到日常工作内容中的习惯,进而有效地减少人为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4 结 语
变电运行在供电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根源抓起,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进而达到“我会安全”,切实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家斌.变电运行与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张 平,吴晓新.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175~176.
[3]胡新刚,巩方伟,耿 斌,等.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农村电气化,2016(04):60.
收稿日期:2018-11-8
作者简介:危蓉婷(1987-),女,福建泉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变电及基建安全监察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