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回放】
一、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将玩具娃娃和纸杯娃娃比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细致观察,探究方法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娃娃,甚至可以把它拆开来研究:你们认为哪部分最难做?比比哪个同学最厉害,在玩中第一个发现问题。请各研究小组组长到展台上来挑选一个你们组喜欢的纸杯娃娃在小组中研究。
(学生观察、拆卸,教师倾听学生的问题)
师: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娃娃头部最难做,就让我们先来探究怎么做娃娃的头部?
师:请打开书本,仔细阅读23页的图一及制作方法,自己研究剪头的方法。
(学生看书自主研究)
师:试着来剪一剪头部,请你边剪边记录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也可留意遇到的困难,共同来研究,请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学生牛刀小试,教师点拨)
师:暂时让剪刀休息休息,(你坐得很直,奖你一个笑脸)有同学想把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了,让我们来听听。
生1:切一小口后用剪刀剪,剪刀移动时不能离开杯子,慢慢平移过去。
生2:用刀切。
师:用力握住刀柄,一手扶住,注意安全。
生3:先压扁一点、戳洞、再剪。
生4:先捏扁,再朝杯口剪。
生5:我觉得这样剪浪费了纸杯。
师:你的眼睛真亮,相信你平时肯定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在制作时还要注意节约使用资源。杯口剪不平整怎么办呢?
生6:可以修剪。
生7:剪之前画线。
师:在纸杯上画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开动你的小脑筋,找找身边现成的物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既快又好的划线办法。
生8:垫书,转动纸杯绕圈画线。
师:你的办法真不错,同学们值得一学。
生9:两个杯子重合沿圈画。
师:真会动脑筋。
生10:双面胶套在杯身上画。
生11:按杯子的底纹。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真妙,头部这样完成了吗?还缺少什么?
生12:眼睛、鼻子……
师:对,我们要先进行构思。(板书:构思)根据不同的表情可以设计微笑的、(教师范画)哭的、生气的……根据性别设计男孩、女孩,如果你想到的不只是娃娃,若是爷爷、解放军等,说明你更有创意。等一下,我们要进行比一比,哪组同学剪得最逼真!让我们继续玩玩纸杯娃娃,探究每部分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制作?
(学生探究,教师点拨)
生13:娃娃的脚和裙子可以用套的方法。
生14:我们可以给娃娃扎上小辨,穿上漂亮的衣服
师:装饰娃娃。
生15:娃娃的手可以用剪和插的方法。
生16:也可以用粘的方法。
师:粘贴是个好办法,粘贴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17:粘得牢。
师:对,粘得牢,且粘的时候要光滑,不要外露。
(板书:剪、套、粘、插、装饰……)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已经掌握了制作纸杯娃娃的方法,就要开始制作了,我们以2人为合作小组制作一件纸杯娃娃,也可再构思,(板书:构思)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6人一大组中,创作一组有主题的作品,如快乐的一家:爸爸、妈妈和我。大家商量商量,你们打算怎么做?
三、大显身手
师:你们的构思真了不起!开始前,请读读温馨提示,(大屏幕展示内容)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一下。
生:自由读。
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作品做得更可爱、更漂亮。让我们大显身手,作品设有创意奖、美观奖、合作默契奖等。我们要与大屏幕上的字幕比赛,等字幕全部展示在我们眼前时,就是我们该呈现作品的时候了。开始吧!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陆续上交作品)
四、展示评比
师:请将作品呈上来,没有完成的同学也请暂时放下你们手中的剪刀,将作品交上来,同样可以参加评奖。(大屏幕:展我风采)
师:让我们来展示风采吧!我们除了评作品外,还要评评我们的小评委,看谁的眼睛亮,评得最好,能获得最佳评委的荣誉称号。哪位同学认真倾听,还可获得认真倾听奖呢!
师:你们看这些作品,头发真美,帽子很有创意,裙子很精致,可惜他们还没有完成,请制作者说说为什么不能完成呢?
生:我们没很好地合作。
师:有了这次失败的教训,相信你们下次肯定能成功,因为我们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师:同学们,在这么多栩栩如生的作品中,请擦亮你们的眼睛,认真欣赏,看哪件作品最有创意、最美观。
(学生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学会动手动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既注重培养学生对飞速发展的“技术社会”的适应能力,又强调其技能形成。力求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共同能力、个性潜能和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一)创设和谐氛围,迸射思维火花。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本堂课教学中首先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玩具娃娃引入,然后延伸到可爱的纸杯娃娃,让学生们参与挑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制作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二)注重自主探究,体现实践原则。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用教,劳技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最后形成技能。所以劳技课的自学探究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步可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有运用旧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机会,还使学生对所需学习的新知识技能有个整体印象。制作娃娃时,学生通过拆娃娃,发现问题,经过看书自学,自主解决剪头部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三)重视合作交流,体现合作理念。
实践活动中,实行两人小组、六人大组学习的组织形式,强调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让每个组用集体的智慧设计并制作纸杯娃娃。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启迪、相互帮助,促使多种见解、观点、意见趋于丰富、全面与完善,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实现“互补”。由于较好地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合作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四)追求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为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留住不同的思维想法,抓住有限的时间“展示当堂完成有创意作品”,应放手让学生在评点中自我归纳、总结,增加弹性,给愿意学,有能力、有条件学的学生拓展看与学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见解得以呈现与综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品制作情况,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时,不仅应该有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由单一的对作品评价转向全面评价,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劳动与技术教学评价体系。
一、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将玩具娃娃和纸杯娃娃比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细致观察,探究方法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娃娃,甚至可以把它拆开来研究:你们认为哪部分最难做?比比哪个同学最厉害,在玩中第一个发现问题。请各研究小组组长到展台上来挑选一个你们组喜欢的纸杯娃娃在小组中研究。
(学生观察、拆卸,教师倾听学生的问题)
师: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娃娃头部最难做,就让我们先来探究怎么做娃娃的头部?
师:请打开书本,仔细阅读23页的图一及制作方法,自己研究剪头的方法。
(学生看书自主研究)
师:试着来剪一剪头部,请你边剪边记录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也可留意遇到的困难,共同来研究,请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学生牛刀小试,教师点拨)
师:暂时让剪刀休息休息,(你坐得很直,奖你一个笑脸)有同学想把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了,让我们来听听。
生1:切一小口后用剪刀剪,剪刀移动时不能离开杯子,慢慢平移过去。
生2:用刀切。
师:用力握住刀柄,一手扶住,注意安全。
生3:先压扁一点、戳洞、再剪。
生4:先捏扁,再朝杯口剪。
生5:我觉得这样剪浪费了纸杯。
师:你的眼睛真亮,相信你平时肯定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在制作时还要注意节约使用资源。杯口剪不平整怎么办呢?
生6:可以修剪。
生7:剪之前画线。
师:在纸杯上画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开动你的小脑筋,找找身边现成的物品,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既快又好的划线办法。
生8:垫书,转动纸杯绕圈画线。
师:你的办法真不错,同学们值得一学。
生9:两个杯子重合沿圈画。
师:真会动脑筋。
生10:双面胶套在杯身上画。
生11:按杯子的底纹。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真妙,头部这样完成了吗?还缺少什么?
生12:眼睛、鼻子……
师:对,我们要先进行构思。(板书:构思)根据不同的表情可以设计微笑的、(教师范画)哭的、生气的……根据性别设计男孩、女孩,如果你想到的不只是娃娃,若是爷爷、解放军等,说明你更有创意。等一下,我们要进行比一比,哪组同学剪得最逼真!让我们继续玩玩纸杯娃娃,探究每部分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制作?
(学生探究,教师点拨)
生13:娃娃的脚和裙子可以用套的方法。
生14:我们可以给娃娃扎上小辨,穿上漂亮的衣服
师:装饰娃娃。
生15:娃娃的手可以用剪和插的方法。
生16:也可以用粘的方法。
师:粘贴是个好办法,粘贴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17:粘得牢。
师:对,粘得牢,且粘的时候要光滑,不要外露。
(板书:剪、套、粘、插、装饰……)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已经掌握了制作纸杯娃娃的方法,就要开始制作了,我们以2人为合作小组制作一件纸杯娃娃,也可再构思,(板书:构思)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6人一大组中,创作一组有主题的作品,如快乐的一家:爸爸、妈妈和我。大家商量商量,你们打算怎么做?
三、大显身手
师:你们的构思真了不起!开始前,请读读温馨提示,(大屏幕展示内容)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一下。
生:自由读。
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作品做得更可爱、更漂亮。让我们大显身手,作品设有创意奖、美观奖、合作默契奖等。我们要与大屏幕上的字幕比赛,等字幕全部展示在我们眼前时,就是我们该呈现作品的时候了。开始吧!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陆续上交作品)
四、展示评比
师:请将作品呈上来,没有完成的同学也请暂时放下你们手中的剪刀,将作品交上来,同样可以参加评奖。(大屏幕:展我风采)
师:让我们来展示风采吧!我们除了评作品外,还要评评我们的小评委,看谁的眼睛亮,评得最好,能获得最佳评委的荣誉称号。哪位同学认真倾听,还可获得认真倾听奖呢!
师:你们看这些作品,头发真美,帽子很有创意,裙子很精致,可惜他们还没有完成,请制作者说说为什么不能完成呢?
生:我们没很好地合作。
师:有了这次失败的教训,相信你们下次肯定能成功,因为我们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师:同学们,在这么多栩栩如生的作品中,请擦亮你们的眼睛,认真欣赏,看哪件作品最有创意、最美观。
(学生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学会动手动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既注重培养学生对飞速发展的“技术社会”的适应能力,又强调其技能形成。力求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共同能力、个性潜能和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一)创设和谐氛围,迸射思维火花。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本堂课教学中首先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玩具娃娃引入,然后延伸到可爱的纸杯娃娃,让学生们参与挑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制作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二)注重自主探究,体现实践原则。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用教,劳技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最后形成技能。所以劳技课的自学探究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步可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有运用旧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机会,还使学生对所需学习的新知识技能有个整体印象。制作娃娃时,学生通过拆娃娃,发现问题,经过看书自学,自主解决剪头部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三)重视合作交流,体现合作理念。
实践活动中,实行两人小组、六人大组学习的组织形式,强调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让每个组用集体的智慧设计并制作纸杯娃娃。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启迪、相互帮助,促使多种见解、观点、意见趋于丰富、全面与完善,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实现“互补”。由于较好地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合作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四)追求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为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留住不同的思维想法,抓住有限的时间“展示当堂完成有创意作品”,应放手让学生在评点中自我归纳、总结,增加弹性,给愿意学,有能力、有条件学的学生拓展看与学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见解得以呈现与综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品制作情况,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时,不仅应该有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由单一的对作品评价转向全面评价,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劳动与技术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