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y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与个体之间的互动与辩证统一的过程,是通过社会媒介传达和灌输政治信仰以及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的政治运转模式的过程。对政治社会化的准确认知会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主体;客体;高校;思政教育
  一、政治社会化概述
  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于1958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系统地阐明了社会化是政治合法化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把合法性的来源归于意识形态、结构和个人品质三方面。实质上,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社会媒介传达和灌输政治信仰以及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的政治运转模式的过程,是通过社会化的途径培养人们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的过程。此外,在洛克、卢梭、孟德斯鸠和密尔等人的著作中,也可以找到政治社会化的相关论述。这说明政治共同体为了维持其统治,势必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使所有社会成员接受并形成合乎统治阶段要求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就这一概念而言,政治社会化存在着二元的主体,从整个系统而言,社会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主体,社会成员是社会化的客体。而从个体的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活动途径,建立和不断完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的过程。个体也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主体。所以,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二元主体辩证统一于推动人从自然人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这一过程又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极大的共同性。
  二、政治社会化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理论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上,学术界存在的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过程。公民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统治阶级宣传、树立其思想主导地位的实践活动,在本质和功能上存在着一致性。首先,从价值取向上而言,二者都是传播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在知识领域的化身。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虽然也充满着公民意识、爱国主义的思想,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价值观基础之上的,都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其次,都是一种有一定组织性和计划性的自觉行为。政治社会化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其发展进程中的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为主题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再次,都具有共同的目标,即培养以统治阶级意识为主导的主流政治思想所武装的“政治人”,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当然,二者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作为中国表达术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完全包含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在我国,从内容层面上看,政治社会化是以文化形式出现的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政治思想系统,政治文化中的思想往往不是直接出现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渗透到人们的心里。政治文化内容不仅包括主流的政治文化,也包括社会系统内存在的各种非主流文化,呈现多元文化的现状;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教育手段,往往直奔主题,目标明确,要把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要传播什么样的政治理念,要维持什么样的政治体系。它具有比较规范的语言,是统治阶级主流思想在文化领域中的体现,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控制性。
  三、政治社会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最为重要而正规的阵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因此,深入分析比较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有助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政治社会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借鉴和思维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重要途径,是不断建立、巩固、完善和拓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的重要环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政治社会化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①以政治社会化理论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表达方式,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具有历史性。但是,多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处于多元化、非稳定状态,而且其内容过于空洞,具有较强的说教性,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抵制心理。为避免此类情况,我们应该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反思,避免意识形态的灌输和说教。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魅力就在于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这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理论与现实密切联系起来,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创新。②借鉴政治社会化理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亟需解决的课题。当前我国的理论界也对此作了许多探讨,从总体上而言,存在着三个重要的转变:首先从“传统型”到“启发型”转变。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导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理解不足。一些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主要通过灌输教育方式影响和教育当代的大学生,反而使得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填鸭”方式而向新型的“启发”方式发展,注重校园各个方面环境的建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让校园文化的良好政治氛围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政治文化,形成一个积极、健康、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在技术手段上,由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借助于课堂,教学也大多通过面面传授来实现,然而,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网络、传媒等新媒介的作用日益凸现。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借助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手段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伴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我们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政治社会化理论,站在时代的前沿,努力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坚固的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张琪.试论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问题[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高峰.“试论西方政治社会化的属性与本质”[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3]青岛里工大学课题组.“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06,(1).
  [4]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将《弟子规》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并与班主任、辅导员一道用《弟子规》教育思想建设高职院校先进班集体。通过老师教授、班主任和辅导员引导及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实
为了解江苏省某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采集腹泻仔猪小肠组织及肠道内容物,通过RT-PCR进行PEDV鉴定。将检测为阳性的病料组织经20μg/mL胰酶处
韦伯作为社会学奠基者之一,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有力地反应了他的核心思想和总体趋势。本书以宗教为核心展开,试图探寻西方宗教对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起着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