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了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地位,让学生参与进教学环节,教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而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是基础知识,也是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物理浮力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性,这和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关系。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一下,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变办法,以便提高初中物理浮力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分析;问题
  引言:我国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是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贯穿到高中物理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需要重视对浮力知识的教学。但是,目前我国的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仍然只是单一的知识受众,而不是教学的参与者。这样不利于学生了解浮力知识的原理以及应用,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的利用浮力知识来解决物理题。因此,应该改变现有的物理浮力知识教学的方式。
  一、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浮力知识理论性讲解,导致学生理解不到位
  初中物理知识,浮力是基础知识,但是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由于浮力知识是比较理论性的内容,因此,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是通过自身的理解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的概念。但是因为过于重视对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反而学生不理解浮力知识和不会使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阿基米德发现的浮力,但是通过对发现浮力的过程的了解,很多学生会混淆,物体的体积,与排开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下一步学生。因此,老师在教授浮力知识的时候,首先需要让学生清楚浮力有关的每一个概念,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准确的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
  (二)浮力知识综合性较强,学生不会运用
  通过老师教学可以发现,浮力知识综合性较强,能够应用于我们生活中方方面,比如最常见的船,在海上航行,利用的就是浮力,人在水中游泳,利用的也是浮力。在实际生活中,浮力的知识就可以得到运用,而综合性较强的浮力知识,在习题中,学生反而不会运用。比如,通过例题可以发现,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对于悬浮和漂浮的判断,以及计算排开的液体等,都是对浮力知识的运用,很多学生不能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因此,老师在讲解浮力知识的时候,应该注重多浮力知识综合性运用的讲解。
  二、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教学分析
  (一)提高浮力知识教学内容与实验的联系
  物理知识主要来源生活,并且通过实验不断的验证,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初中物理浮力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是实验的结合。浮力知识最基本的内容和原理,就是阿基米德定律和原理,因此,老师应该结合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故事,在教学现场真实的还原以此,这样有利于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阿基米德获得灵感的感觉。老师可以运用实验教学工具,可以选择玻璃器皿装满水,当放入质量较大的物体是,会产生一定的排开的液体,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和计算,发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否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一样,或者有关系,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清楚的得到答案,并且记忆深刻。
  (二)提高浮力知识教学与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因为浮力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最终物理浮力知识,还是需要回歸到生活中。因此,老师教授浮力知识的时候,应该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运用。比如,浮力知识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就是对浮力的产生以及判断,这样有助于后期和浮力知识有关的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就是利用了浮力知识进行判断而得到的相关定律,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利用公式表达方式,就是即F浮=G液排=ρ液gV排。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有用的时候,依据自身的体重,计算一下,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多大。所以,老师在教授浮力知识的时候,应该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物理知识。
  (三)创新浮力知识教学重点、难点简易化教学的方式
  因为物理浮力知识比较难,而且是教学重点,所以为了学生能够听得清楚,便于理解,应该简化教学模式和方式,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话语进行描述和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尽量让物理教学勇于在有专业性的同时,还具有生活化的特征。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对生活中具有浮力知识的现象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从而了解浮力的实际作用。而老师采用简单、直接的话语进行描述浮力知识,能够清晰明了的阐述浮力知识的作用。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因为物理浮力知识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因此,应该通过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物理浮力知识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改变物理浮力知识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以及运用。因此,应该重视对物理浮力知识教学的改变,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 婧.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J].成功(教育),2015(08):166-169.
  [2]张旭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J].苏州大学,2010(06):145-148.
  [3]张志勇.浅议怎样学好初中物理[J].延安,2010(07):144-145.
  [4]陈海军.如何培养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J].学知,2010(08):123-126.
其他文献
【摘 要】建构主义的提出对于现在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转变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建构主义改变了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和教师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使得商务英语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教学,建构主义从多方面来探讨教学模式改革,为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商务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最早划分是归属心理学,这种理论很好的表明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规律,这种理论认为学生在一定的真
【摘 要】面对教改新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营造更加浓厚的教学氛围,拓展政治教学空间,以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时俱进体现政治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關键词】高中政治;课改要求;教学研究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而言,墨守成规、陈旧老套显然不可取,教师应当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综
【摘 要】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大量的化学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实验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得到有效开展,是目前化学实验教学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几点策略,旨在提高学生
【摘 要】教师要立足自身历史课堂,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有效的手段,尝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挖掘学科的潜力,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念培养,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出发点;关键点;立足点;支撑点  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 已经成为顺应教育改革趋势,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