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獭兔蓝眼突变体的发现与遗传分析

来源 :遗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osho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设计了杂交、回交和全同胞交配3个实验,对美系白色獭兔(♂)和青紫蓝肉兔(♀)杂交所产生的白色蓝眼獭兔突变体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等位性测试。结果表明,白色獭兔蓝眼突变体是维也纳座位(V)发生隐性突变的结果。基因v纯合(vv)对家兔基本毛色基因座(A、B、C、D、E)具有隐性上位作用,无论其他毛色座位的基因型如何,只要vv存在即可产生白色蓝眼兔。vv基因型与rr基因型组合即可产生白色蓝眼獭兔。白色蓝眼獭兔突变体在我国家兔育种中是一个新发现,其遗传机制的阐明,对獭兔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大麻素受体1基因(Cannabinoid receptor 1,CNR1)3个SNP位点(rs6454674、rs1049353和rs806368)、谷氨酸脱羧酶1基因(Glutamate decarboxylase 1,GAD1)3个SNP位点(rs1978340、
体细胞重编程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已分化的体细胞去分化逆转回原始多能状态或转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目前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主要有:体细胞核移植、细胞融合、特定转录因子
端粒是线性染色体末端的核蛋白“帽子”结构,其长度由端粒酶来维持。端粒对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防止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鸡是遗传和发育研究的经典模式动物,随
对《遗传学名词》(第二版)中部分"经典遗传学"名词进行了讨论,指出了这些名词的定义或注释在内容、语法结构及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在氮源缺乏及信息素存在的条件下,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进行减数分裂并完成产孢.在此过程中,信息素介导的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信号通路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