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全景扫描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y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是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强国,在全世界第一次将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发展,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之外,更与其独特而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有关。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总结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带来一些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特征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独具特色,在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上与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迥然不同,拥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高教体系独具特色 在美国,高教体系按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职业或技术院校、初级社区学院、四年制学院、大学或理工学院四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大略等同于中国的专科学校,办学理念也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初级学院或社区学院主要提供高等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为所有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普通教育,同时为四年制高校输送人才。
  按性质的不同,美国的高等教育可划分为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私营大学三种。公立大学由州政府或地方政府资助,接受州政府的管理和指导。私立大学是由私人团体、宗教组织、企业公司等作为赞助方,由创办者管理和指导,在州政府教育体系内的一种办学模式。私营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区别于私立大学的又一种办学形式。其与私立大学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私立大学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私营大学是以营利为目的。
  独特的行政管理体系 美国的政府行政教育部门,更多扮演的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管理者、一个政策规划者。
  美国的教育机构中,承担教育资质认证的主要是民间认证机构。目前,全美具有对高等院校学术质量与水平资质认证的,主要是六大区域的民间认证机构以及近百个其他类型的专业认证机构。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HEA)对全部认证机构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同时,此类认证机构也在联邦政府与各大高校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联邦政府以此来对高校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
  在美国的高校监督与管理中,民间力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高校的管理权与监督权是分离的,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政府部门只负责高校的“注册”事务,也就是相关学校通过政府的许可获得办学的基本条件,这一条件与要求往往是最低限度的。至于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办学质量,则需要进一步的“认证”来加以确认,而对其资质进行认证的工作则由各类民间认证结构来进行。只有经过了民间认证机构的严格认证、评议,合格的才会具有相应的办学资格。这就是说,美国的高校注册与认证是不相隶属的,二者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作用。也正是这一措施,保证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联邦与州政府职权划分不同 在美国,联邦教育部起到的是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其为教育的发展规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具体的实施步骤是由各个州政府自己的教育机构安排的。并且联邦教育部对各州自己的教育部门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命令权,二者不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
  根据联邦宪法的相关规定,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分属于所在的州。联邦政府对一般高等院校(军事高等院校除外)并不具备直接的管辖权。长期以来,美国名义上的教育最高主管部门联邦教育总署,直到1979年才被升格为联邦教育部。然而,联邦教育部既不制定统一的高等院校教学标准,也不具备批准高等院校成立或停办的权力。同时,美国也不存在统一的、由政府主导的高等院校质量评估标准。至于学校的学分认可、学历互相承认等也均是学校可以自主决定的。总体上看,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影响是间接的。
  在美国高教体系中,真正对高等院校产生影响的是各州的高等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委员会可以通过批准院校规章制度、给予学校批准资格等方式对高等教育施加影响。但是也不能施加强制的行政权力。
  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社会力量是泛指一切除了公共行政权力支持的力量。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社会力量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拥有非常大的力量,社会力量办学与公共院校一起支撑起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其中,既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大学,也包括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大学。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社会力量,都在美国高教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校内部管理的不同 美国高校实行教授治学,去除行政化命令对学校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其内部管理民主化,设有评议会等各种形式的监督机构,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决策评议,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弊端。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目前的高教体系,以公办高等院校为主,民办教育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依然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发展高等教育依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以此满足不同人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
  反思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管理者,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好坏具有决定性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那就是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应该是“有限的管理”,这种限度的极限,就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引导。将高等教育去行政化,让学校将发展的重点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使学校围着教育教学这个中心点来运转,而不是围绕政府的行政权力。在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时,要避免使用直接的行政命令来解决。政府行政部门的本质角色是服务者,要主动服务去解决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对于高校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权力划分,要通过立法予以保护,要明晰二者之间的权力划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改革才能真正展开。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地域的不同难免导致不同的教育问题,一种模式就不利于高等教育的灵活发展,会影响教育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该对地方教育部门适度放权,促进地方教育部门的独立发展、特色发展。
  引导民间力量参与监督 参考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法,引導民间力量参与高等教育的资质审核、证书发放等,让高等教育在民间力量的监督下合理发展,避免公共权力被滥用。
  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入改革发展之际,仔细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有利于我们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对于我们解决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而美国高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分权和制约,只有分权才能促进权力的进步,只有合理制约才能促进权力的合理运用,这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关键,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之际,社会、经济、技术等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从普通地方院校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分析了普通教学型院校在自身定位、服务方向、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经济环境、企业需求和学生自身诉求不适应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型应用型转化  [作者简介]张思光(1969- ),男,河北成安人,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黑白超检出临产胎儿真性脐带绕颈的准确率。 方法 观察、总结黑白超诊断临产胎儿脐带绕颈95例声像图,并立即用彩超复查,最终与胎儿娩出时脐带在胎儿颈部的实际情况对照分析,寻找提高黑白超诊断临产胎儿真性脐带绕颈准确率的方法。 结果 黑白超诊断临产胎儿真性脐带绕颈95例,诊断符合率94.74%,误诊率5.26%。 结论 用黑白超只要抓住临产胎儿真性脐带绕颈的声像图特征、结合必要
认证技术是《电子商务安全》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寓学于用地让学生掌握好这个知识点,是每个教电子商务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比拟教学等多种方法来研
现金流量表已成为世界上通行的重要会计报表之一,笔者就如何根据现金流量表利用比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论述,以便为财务决策及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摘要]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腦出血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同时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8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再出血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58例患者发生再出血2例,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1例,发生率为1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
[摘要] 目的 研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介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及副反应。 方法 对96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分为A组(三维适形放疗组)和B组(三维适形放疗+介入化疗组)。放疗设备采用瑞典医科达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为Precise 2.03,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等剂量线图、二维等剂量线和云图综合评价确定治疗计划。DT180cGy/次,每天1次,每周5次,总剂量65~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单次输注在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160例刮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吗啡单次输注)和对照组(镇痛泵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E—Learning(在线学习)应运而生,它是网络环境下一种新的学习与教学模式。本文浅析了E—Learning的几种教学模式。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有症状和无症状Barrett食管患者胃镜及病理表现。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80例,根据有无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并活检,观察两组病变形态,长度,增生程度。 结果 Ⅰ组(无症状组)全周型比例(20%)较Ⅱ组(有症状组)(10%)显著增多(P<0.05);Ⅰ组短节段型(27.5%)较Ⅱ组(55.0%)显著减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