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些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探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先后形成一大批新型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就是其中一种,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效果。为了推广这一先进的学习模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可谓由来已久。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大多流于形式,对其应用也侧重于合作学习的组织管理模式,对于合作学习的核心缺乏触动,影响合作学习的功用发挥。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合作学习被重新认识和完善,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学习模式,获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1]。
  1.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构成,是对当前国内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教学实践,整个学习模式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学生、合作和学习。
  1.1学生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唯一具有主动性的要素,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学习的执行者,是合作学生模式的基本要素。学生的主观意识对于合作学习的最终具有决定性作用,应该给予注重。
  1.2合作
  合作是该种学习模式的方法,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手段。合作并非简单的学习交流,而是就学习问题进行的全方面的立体的融合,能够发挥学生个体间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的效果,促进学生的整体提升。
  1.3学习
  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合作学习开展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2.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具体流程
  2.1分组
  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依托相对固定的组织形式,即学习小组,否则将导致合作学习缺乏相应的组织基础,呈现管理和开展过程中的无序性,造成一定的学习混乱,影响合作学习的开展。所以,应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以4-6人为一组,设置组长、副组长、记录员等职务[2]。分组时,应该采取学生自由组合+老师调整的方式进行,确保分组的合理性。
  2.2确定合作學习内容
  尽管合作学习具有显著的教学优势,能够实现学生学习的优势互补,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该种学习模式,应该注意甄别,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避免学习内容与学习模式不匹配造成的教学阻碍。一般来说,合作学习应该选择开放性、探究性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内容,发挥合作学习的群体优势。
  2.3重视学生个体的学习
  合作学习并非是对个体学习的否定,恰恰相反,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个体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只有通过个体学习对相关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形成自身的观点和问题才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合作学习,如果个体学习缺乏效率和效果,学生将对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自身的判断,难以发挥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的效果。
  2.4给予公正的学习评价
  合作学习的最终效果如何是需要通过教学评价予以体现的,进行评价时,老师应该从公正、客观的角度出发[3],对学生个体和小组群体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学生、小组在该阶段的优异表现和不足之处,使得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有准确的了解。进行评价时,切忌随意评价和不公正评价,应该注意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保证评价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避免因评价不当对学生身心造成损害。
  3.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的主要问题
  3.1过度追求形式
  当前的小学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合作学习的理念理解不透彻,单纯的从教学形式角度进行模仿,没有触及学习模式的核心所在,导致语文教学出现本末倒置,教学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营造虚假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合作学习得不到有效的开展,产生严重的学习分化,对班级中、下游学生学习造成影响,导致其丧失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心理。
  3.2学生缺乏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就小学生而言,单纯从教学的理论角度分析难以实现对合作学习的全面理解,无法认识导致合作学习对自身学习的促进,因而将其视为常规的教学方法,参与的积极性不足,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认为合作学习是对学习资源的浪费。这是由于对合作学习认识不清造成的,是合作学习推广过程中应该重视并加以消除的问题。
  3.3教学的引导作用缺失
  小学语文教学的受众为小学生,处于较低的年龄层次,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弱,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引导方能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学习行为。这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行为和合作学习的方向进行引导,确保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向正确。然而,实际的教学中,鲜有老师注重该方面,导致合作学习的开展受阻。
  4.推进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的相关措施
  4.1提升老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只有对合作学习模式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应用,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4]。因此,应该通过教学方法研讨,教学个例分析和班级教学试点等方法进行合作学习的宣传工作,确保老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模式有清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4.2注重合作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的适应性
  教学活动中,应该认可个体的差异性,不能照搬照抄成熟的学习模式,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现,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现状等进行学习模式的适应性改良,将先进的学习理念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再创新,从而形成老师接受,学生喜爱的学习方法。
  【结 语】
  综上可知,合作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提升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流程领悟,实现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改良应用,推动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媛.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5(5)
  【2】陈莉.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
  【3】周祥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实施【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8)
  【4】王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合作学习的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4(7)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职英语教学导入应该明确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导入,才能够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之后的英语教学打好基础。本文中笔者依据自身教学经验,针对中职英语课堂导入的方式进行了相关讨论,希望能够为其他中职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可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中職英语 课堂导入 策略方法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为文化课学习程度相对较差的学
【摘 要】  作文教学是一个传统的话题,我们的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也都能明白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此每位教师也都为写作教学付出了许多的心血,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得我们的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因此学生作文总体写作水平不高,兴趣不强,现状不容乐观,怎样走出这样的困境,是值得每一位中学教师思考的问题。微型化写作教学,指出了当前作文教学低效的症结所在,基于此笔者建构了“线组式”教学模式。  【
近几年,有大量的实验研究了电子、中子、原子和分子的衍射现象,且给出不同的理论解释。本工作用一种量子力学的方法研究低能中子的双缝衍射问题。通过研究可知:当缝宽a和缝间距d
对核电厂应急行动水平(EAL)制定方法学和技术体系进行调研,并对国内核电厂制定的EAL进行分析。概要阐述了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展形成的EAL方法学和技术体系,对目前我国核电厂
为实现低成本、高分辨率的小动物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设计了一种基于临床探测器和针孔准直器的小动物SPECT成像系统。综合考虑视野尺寸、空间分辨率和绝对探测效率等指
研制了立式轴系结构靶丸AFM表面轮廓仪,对测量装置的精度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针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分别从气浮轴系回转误差、系统静态噪声误差以及综合测量误差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