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们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现报告如下。
【机 构】
:
071000,保定,河北省荣军医院,071000,保定,河北省荣军医院,071000,保定,河北省荣军医院,071000,保定,河北省荣军医院,071000,保定,河北省荣军医院,071000,保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们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高频电刀用于医疗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手术出血、减轻患者痛苦等,因此得到了广泛欢迎与应用,但由于高频电刀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对人体组织直接进行切割、止血或烧灼的高频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对安全要求极为严格,一旦出现问题,除了一般的高、低频灼伤,还可能造成一些暂时难以觉察的影响,甚至导致生命危险,不仅患者痛苦,也会引发医疗纠纷和麻烦.由于有些患者携带金属植入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在人体内的留置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寻找简便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是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我院2002年1月~2005年3月采用无缝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此法便于导管局部皮肤消毒、减少局部皮肤的感染、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感、减少导管扭曲成角而致不畅、减轻护士的工作量[1],尤其是在抢救成批失血性休克病人时可以因减去缝合步骤而缩短插管时间
无痛无汗综合征极其罕见.无痛征最先由美国的Dearborn于1931年报道,1961年,Winkdme作皮肤活检发现其神经末梢缺如,明确该疾病为先天性痛觉丧失综合征.患者由于痛觉丧失,对外界刺激反应能力差,出现自毁性行为和智力迟缓[1],故常有软组织或硬组织损伤及并发症发生,如骨骼外伤、骨折引起关节畸形、指(趾)甲变厚等.无汗征则由Capitanoi等于1968年首次报道,无汗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少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异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在国内外均获得成功[1],此种术式不仅减少了自体取材造成的再损伤及引起的并发症,而且简化了手术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2003年,我院在关节镜下实行同种异体BPTB移植重建ACL 11例,
桡动脉穿刺是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医疗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传统穿刺方法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适当地改变桡动脉穿刺部位可明显减轻疼痛,现报道如下。
神经干细胞是近年来人们从胚胎期和成年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的脑和脊髓中分离、培养出具有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1].神经干细胞移植是神经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2],国内外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在体外诱导成神经元样的细胞,移植后能在脑组织中存活,并被用来修复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现将2003年3月-2004年3月87例脊髓损伤患
临床上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微量法血糖时,有的护士在操作中直接用第1滴末梢血测血糖,有的护士认为第1滴末梢血可能混有消毒液和组织液,而擦去第1滴末梢血使用第2滴末梢血测血糖.快速血糖仪很多,而使用说明书中多无此说明.为了检验前2滴末梢血在微量法血糖检测时数值上的差异及其意义,笔者分别测定了前2滴末梢血的血糖值,得样本100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经鼻气管插管可作为择期气管插管的首选途径,但盲探经鼻气管插管操作困难,成功率不高[1].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以吸痰管经鼻插入气管成功后再诱导气管插管导入的方法,快速、准确、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成功救治了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喉接触性肉芽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较少,儿童绝无[1],病因较复杂,是难治性疾病.手术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疗效不肯定,并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经济负担.因此,喉接触性肉芽肿的非手术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课题.我科1999年4月-2003年4月,对经过反复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喉接触性肉芽肿4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口服抑酸药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方法.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5月对275例的颅神经疾病患者采取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区位于桥小脑旁,手术视野小且深,术中容易损伤神经及周围血管[1],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防范处理至关重要,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