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但是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不起来,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针对目前的现状,笔者积极寻找解决之策,并提出了三个可行性高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现状及策略
  在倡导全民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界格外重视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培养也逐渐倾向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是教科书式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问题导向。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问题意识,都是在赶上课的进度,并没有留出太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提出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上课方式是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对此,应该对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一、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
  所谓的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难以用他们当前的知识水平来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怀疑和疑惑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心理状态能够驱使学生去思考并提出问题。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下,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并且能够驱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一种思维的训练,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培养,但是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都缺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训练,具体的情况如下。
  1.缺乏问题意识观念的教学活动
  中国的学生和外国的学生相比,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中国的学生考试能力强,但是动手和创新能力差。这个与各国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教师在教学的目标上就定偏了位置。在很多中小学教师看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学校,从而改变学生的命运或者家庭所在阶层。所以对老师来说,学生的做题能力以及班级的升学率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因此除了教学生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他们最注重的就是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了。至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们觉得这个似乎并不是很重要,对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影响都不是很大。所以说,中国式的教学模式,很多时候缺乏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创新型人才的稀缺。
  2.低效的问题意识培养方式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创新型人才越发受到社会的欢迎,所以很多教师开始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但是培养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主要是一些教师的培养方法不恰当。目前,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和对问题进行诱导的方式,教师成为出题者,这显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无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此外,有些小学数学教师会在课堂上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并询问学生是否有疑问,但是由于每个学期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很繁重,因此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学生来不及思考,教师就已将跳到下一个题目去了,使得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仅仅是走一个形式。在这种低效的培养方法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当然并理想了。
  3.被打压的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充满好奇心是他们该有的状态。但是当他们的好奇心遇到一些古板的小学数学教师时,往往就会被打扼杀掉。在人口众多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都要带很多个班,一个教师带一个班的情况很少,更别说一对一的教学了。一个教师的精力被多个班级多个学生分割,所以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应对小学生天马行空的好奇心,所以即便学生提出某些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教师也没有办法花太多的时间在某一个学生身上,他们会担心由此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度。从管理学的理论来看,这是一种对学生行为的负强化。渐渐地,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欲望就没有了。学生的好奇心慢慢消失,逐渐成为“听话”的好学生、考试的好机器,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问题意识培养的改进策略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虽然目前对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也没有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但很多教师已经在积极地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会思考问题、会发现问题、会动手解决问题的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并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提出三个改进策略,具体如下。
  1.转变思想观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刷题至上的层面上,对于教学,他们只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教授。但是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国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中国,最缺的不是人,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而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小做起,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的教学思想一定要转变过来,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需要教师的引导来激发他们的思维,这样他们的问题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2.逆向思维教学
  教师平时上课的时候,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作为听讲的一方,教师也不仅仅是将知识进行分享的一方。教师可以先给出结论,让学生对结论产生疑问,并就这个疑问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应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不断深入探究问题,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学生经过讨论后还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学生继续追问的机会,让课堂成为思考的课堂,而不仅仅是接受的课堂。在逆向思维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得到好的培养。
  3.创建特有的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特有的氛围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第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尽量都有反馈,在学生看来,教师反馈他们的提问是对自己的认可,因此,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强化。学生得到的正强化越多,提问的频率就会增多,在这过程中就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并说出他们的想法,让学生体会到他们不仅仅是课堂的接受者,还是课堂的主体。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也不能只看进度,还应该注重打造精品课堂,这样才能够将问题意识的培养深入到教学行为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项维芳.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现状及策略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4(05):60-62.
  [2]欧春艷.在“问题”中找契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J].中华少年,2017.
  [3]董素芹.怎样激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296.
  [4]黄伟.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6(32):134-135.
其他文献
<正> 本研究应用我们与东方音像公司编辑的胎教音乐系列提供孕妇聆听、欣赏,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设立3个组(n=10)Ⅰ组对照组;Ⅱ组对照组;Ⅲ组实验组。研究结果:Ⅰ组2
会议
对大冶有色冶炼厂主要排污渠东港渠水体调查表明:①东港渠渠水由于受冶炼厂排污影响,渠水中CA、Pb、As等重金属含量明显增加,往下游渠水中重金属含量呈现减弱的趋势,但大冶湖水中
大风及冻雨天气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由此引发的线路覆冰现象会加重导线与输电杆塔的外力负荷,导致线路舞动甚至塔架垮塌。本文分析对比了若干有关输电塔架安全性与可靠
少先队活动课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是实现少先队教育规范化、常规化的重要载体。少先队活动课主要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少先队教育,在内容上集中于对少先队员进行政治意识的启
【摘要】黄编小学创办于 1947 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革命老根据地学校。为传承黄编族人“学贤崇道,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我校提出了“黄编教育”理念体系和课程体系,从实践层面探讨了“立德树人”的育人路径,通过活动育人、文化育人,践行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黄编教育;立德树人;文化自信一、“黄编教育”文化背景  1.根植于黄编村历史文化  黄编村始建于公元 1381 年。苏东坡
概要写作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它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短文形成自己的认识,并通过恰当的语言来简述短文的主旨大意。概要写作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