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r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林业管理项目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提升实际种植效果,就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种植栽培技术,确保控制维度和管理效果符合预期。本文简要分析了桉树生长规律,并对其人工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着重阐释,旨在为相关种植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种植技术。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生长规律;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桉树人工林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桉树人工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我国桉树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自治区)。相较于其他树种,桉树的人工林生产力要想落实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集中优化种植和综合管控,结合遗传材料、立地环境等参数进行系统化升级处理,并且保证人工管理措施符合实际要求,真正实现人工林规划项目和经营体系的完整结合,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 桉树生长规律分析
  桉树在苗木种植开始,就会按照其标准化生长规律有序生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桉树蹲苗期,苗木生长过程中,表现在地上部分生缓慢,称为蹲苗期,一般而言,时间为一个月。15厘米至25厘米的苗木,从苗圃环境转移到山地环境进行集中种植,要想保证苗木成活效果的最优化,就要满足土壤充足的水分的要求。苗木种植后,苗木根系会因突破营养袋的束缚接触到土壤而快速生长,但处于发育期的根系吸收肥料能力却不是很强。基于此,苗木的叶子颜色会逐渐转绿,高度生长较为缓慢。第二,速生准备期,是从桉树蹲苗期转型到速生期的阶段,旨在提高其根系吸肥系统的综合效果,升级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时间控制在一个月,水分需求较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管理维度,有效吸收基肥,保证植物茎生长效果符合标准。第三,速生期,能建立较为强健的生长体系,确保高温高湿季节,保证桉树速生效果的最优化。借助准备期的有效生长体系,保证管理结构符合实际标准。第四,木质化期,伴随着降水数量的减少,气温较低,土壤中速效营养素不能被吸收,就会导致桉树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生长状态。由于桉树逐渐步入木质化期,叶子和枝干会转变为红色,植物自身会对气候周期能形成有效的适应效果。
  二、 桉树人工林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一) 木质化苗木上山造林
  苗木上山造林体系中,从苗圃环境进入到山地生长环境,要提升整体种植效果和管理价值,必须对种植结构和控制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适应过程中,也要进行集中整合。想要保证整体种植效果的最优化,运行效果和根系处理机制符合标准,苗木不能太嫩也不能木质化程度太高。若是桉树的苗木太嫩,则会导致地上部分呈现出旺盛的生长状态,蒸腾和光合作用较为强烈,根系无法提供足够的水资源。或许会导致苗木长势差,适应时间也较长,影响生长量的同时,也会导致林木枯死问题[1]。若是桉树的苗木木质化程度太高,就会影响桉树的蹲苗期,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苗木的生长。
  (二) 根系苗木上山造林
  苗木根系发达结构中,也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管控,确保适应期和处理效果符合标准,发达根系的同时提升伸展机制,吸收相应营养物质的同时,保障管理效果和控制措施符合标准,生长阶段和管理效果符合實际标准,提升年生长量的有效性,目标结构符合效果。优化管理维度的同时,对年生长量目标展开调整和控制。
  (三) 选取事宜的造林时间
  在造林时间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针对实际项目和管理维度展开有效处理,确保控制项目和实际管理项目贴合实际。桉树是一个特别速生的树种,基于此,要在实际控制维度和管理效果的升级,在春季天气回暖时,要结合实际管理结构和升级效果提升控制维度[2]。因此,雨季到来之时是桉树的最佳造林时间。如果时间较晚,就会对其造林效果产生影响,而这个影响并不简单的只是全年生长量的1/12。
  (四) 选取有效的整地措施
  在整体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提高造林处理效果,保证人工开穴项目符合实际需求。要实现高产体系,就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科学合理的整地,可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透气能力,促进林木根系生长。同时,可防止水土流失。常见整地方式有以下几种:机耕全垦、人工全垦、人工带垦、人工挖坎、撩壕整地。
  (五) 建立健全合理施肥体系
  除了要积极建构系统化管理维度,也要保证施肥效果符合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和环境要求,苗期“送嫁肥”也十分重要,苗木上山后,其实际管理效果要符合实际标准,根须伸展到基肥后,需要在一段时间后,其扦插苗营养土符合基肥项目,在造林前五天到七天的时间内保证整体追肥效果的最优化,提升整体营养价值,保证“蹲苗期”的营养供应[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桉树种植项目中,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结合环境要求的同时,保证管控效果符合实际要求,提高整体管理机制,升级控制维度和管理要求,优化肥料应用效果,确保整地效果的同时,真正提高桉树定值生长效果,实现桉树的新一轮生长需要,实现种植项目的可秩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宇星,陈少雄.不同密度桉树能源林数量成熟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02):61-65.
  [2] 许宇星,陈少雄.一年生高密度初植桉树能源林生物量及热值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3,33(11):2079-2084.
  [3] 谢耀坚.桉树纸浆材定向培育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C].中国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论文集.2015:91-99.
其他文献
"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是党内教育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措施,是落实党章党规,加强党员管理,提高党员要求,使党内教育深入化、广泛化,变集中性教育为经常性教育,对于加强党在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建设有重要意义。
高考命题如何对中学化学教学发挥正面导向作用,中学化学教育如何适应高考命题改革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笔者认真总结了2008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部分的特点,并结合
悠悠岁月,斗转星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60年了。60年前,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共同打击下,遭到彻底的失败。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虽然奠定了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格局,获得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但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带给人类的空前浩劫是永远不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的。  中国抗日战争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把党际关系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关系的全局之中,对党与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理论阐述,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思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一样,党的对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党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
回顾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情况,带来了5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二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断更新;三是化学实验教学备受重视;四是教学评价方式更加丰富;五是课程资
2008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中的化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旨在考查中学化学核心内容,体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命题精神,较往年有一定的变化,其显著
农业是我省经济重要的支柱,当前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我省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