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有偿服务推广模式的分析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银川灌区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采用农民参与式的有偿服务推广模式.常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五个特点以及存在的六大问题,是有偿服务产生的背景.农民通过参与推广过程,自身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在技术上的掌握飞跃到能力上的提高.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改变了水稻的种植方式;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沟通交流;推广人员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度等.经济效益:采用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后,水稻平均亩产比水点播增产100kg,增收150元;
其他文献
山西的黄土高原区建造坑式日光温室,在常年的极端低温期1月份,平均地温、夜温分别比普通节能型日光温室高出3.9℃~4℃和3.6℃,阴雪天100cm(厘米)处全天平均高2.2℃左右.通过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