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卷解析几何分析与复习反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年高考题出现的一题多解题,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意在利用一题多解这种题型本质,最大化地挖掘高考试题的潜在价值,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内容,让教学过程着眼于方法,立根于本质。
  关键词:高考;一题多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95-2
  今年高考的解析几何解答题,是一道平易近人的可求型交点问题,它改变了以往的大运算量,起点相对较低,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E:x2a2 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12,两准线之间的距离为8。点P在椭圆E上,且位于第一象限,过点F1作直线PF1的垂线l1,过点F2作直线PF2的垂线l2。
  (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l1,l2的交点Q在椭圆E上,求点P的坐标。
  一题多解
  (1)略;(2)怎么求?思考方向不外乎两个:代数法或几何法。不难发现只要点P确定,则涉及的相关直线与点就全部确定,所以从P点的坐标入手成为解决本题的一个自然选择。
  解法1由(1)知,F1(-1,0),F2(1,0)。设P(x0,y0)因为P为第一象限的点,故x0>0,y0>0。
  当x0=1时,l2与l1相交于F1,与题设不符。
  当x0≠1时,直线PF1的斜率y0x0 1,直线PF2的斜率y0x0-1。
  因为l1⊥PF1,l2⊥PF2,所以直线l1的斜率为-x0 1y0,直线l2的斜率为-x0-1y0,
  从而直线l1的方程:y=-x0 1y0(x 1),①直线l2的方程:y=-x0-1y0(x-1)。②
  由①②,解得x=-x0,y=x20-1y0,所以Q(-x0,x20-1y0)。
  因为点Q在椭圆上,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Q和P关于y轴对称或者关于原点对称。x20-1y0=±y0,即x20-y20=1或x20 y20=1。又P在椭圆E上,故x204 y203=1。
  由x20-y20=1x204 y203=1,解得x0=477,y0=377;x20 y20=1x204 y203=1,无解。
  因此点P的坐标为(477,377)。
  能否回避对斜率是否存在的讨论呢?若用向量来处理,就没有这些麻烦。
  解法2设Q(x1,y1),由PF1⊥QF1,得PF1·QF1=0,即(x0 1)(x1 1) y0y1=0。
  同理可得(x0-1)(x1-1) y0y1=0,两式相减,得x1=-x0,所以x20-y0y1=1,
  所以Q(-x0,x20-1y0)。以下略。
  此处可能也会有同学采用三角设点。
  解法3由(1)知,设P(2cosα,3sinα),Q(2cosβ,3sinβ),因为P为第一象限的点,所以α∈(0,π2),β∈(0,2π)。由PF1⊥QF1,得PF1·QF1=0,
  即(2cosα 1)(2cosβ 1) 3sinαsinβ=0,
  同理,由PF2⊥QF2,得(2cosα-1)(2cosβ-1) 3sinαsinβ=0,
  两式相减,得cosα=-cosβ,又α∈(0,π2),所以β∈(π2,π)或β∈(π,3π2),
  若β∈(π2,π),则β=π-α,得sinβ=sinα,代入上式得,
  3sin2α-4cosα 1=0(利用sin2α cos2α=1),sin2α=37,cos2α=47,
  又α∈(0,π2),所以sinα=217,cosα=277,所以,點P的坐标为(477,377),
  若β∈(π,3π2),同理,发现不符合题意。综上,P(477,377)。
  【说明】 利用三角设点,找到纵坐标的关系,当然,也可以借助诱导公式的使用,直接找到α、β的关系分情况求解。当然,有可以抓图形特征。
  所以PF1-PF2=QF2-QF1 ②,
  由①-②,PF2=QF1,由椭圆的对称性(或第二定义)可知,Q和P关于y轴对称或者关于原点对称。
  以下同。
  解法5因为PF1⊥QF1,PF2⊥QF,所以∠PF1Q=∠PF2Q=90°,
  即∠PF1Q ∠PF2Q=180°。所以,四点P、F1、Q、F2在以PQ为直径的圆上。
  设圆心为M,则M为线段PQ的中点且线段在F1F2的中垂线上(y轴)上,设M(0,t),设P(x0,y0),x0>0,y0>0,则Q(-x0,2t-y0),
  由P、Q均在椭圆上,x204 y203=1(-x0)24 (2t-y0)23=11 t2=x20 (y0-t)2,
  所以P(477,377)。
  一题多思
  不难发现解法1、2、3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最平实的思路,通过设点,转化为纯坐标运算,依托于直线与椭圆联立,一算到底使问题得以解决,可以视为通性通法。值得注意的是解法1中要对斜率是否存在进行讨论。
  解法4和解法5都是建立在对几何图形特征的分析上,直接找到P、Q坐标的关系,最终回到解析几何的核心——坐标法解决。
  在以上5种解法里,函数与方程思想贯穿始终,有的算的多、算的巧,有的想的多,算的少,归纳一下有两个要点:
  1.数形结合意识很重要:解析几何仍是一种“几何”,对图形特征的分析必不可少,一定要仔细分析图中的点、线、角特征,因为这些元素都有可能构成等量关系;
  2.计算能力要足够强:解几的本质是坐标法,代数运算必不可少,计算量的大小与解题方向的选择关系密切,但在考试中我们无暇顾及比较不同算法的优劣,就只能遵循“只要解题方向正确,就一算到底”的原则。
  2018备考启示
  在高考创新试题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回顾前几年的解析几何题,笔者认为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继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学生基础扎实,能力自然提升。备考时,不能一味的重难题和偏题,而忽视基础。教师要对每个知识点和方法点做到心中有数(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障碍将在哪里产生?分化点在哪里?如何分析难点等),教学中要注重课本的回归、重视通性通法的总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2.注重以能力立意
  面对圆锥曲线的计算问题,广大学子为什么会如此恐惧呢?究其根源,原因一般在两个方面:一、解几对解题方法的选择要求比较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可以简化运算;二、对计算方法和技术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但不少学生的现状是:计算能力的练习量不够,计算练习的有效性不够,计算技巧的把握还很欠缺,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打心眼里反感,排斥,甚至从未试图计算出准确的答案来。对于掌握解析几何方法不多、计算技能和技巧少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教学中,教师要能站在思想与方法、区别与联系、延伸与拓展的高度揭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形成方法体系,消除学生的恐惧,引导学生“反思再发现”,深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3.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解析几何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都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当然,也包括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等等,还有极其重要的转换思想,要把思想渗透到分析与探究问题解决的细节过程中,思想及时总结,方法及时归纳,以提升认知理解能力和优化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来学校是读书,显然“读”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重点。但是就目前实践情况来看,小学朗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朗读策略还不够重视,认为反复读,读通读熟即可。为了纠正这种认识误区,本文解读了朗读的定义及内涵、朗读的意义,并提出了规范读音、处理停顿、以读促解和学会赏读等有效朗读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处于信息化日益强大的时代中,计算机多媒体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身边,国家对于计算机方面人才的培养也是加大力度,从高中信息化教育着手,让学生们喜欢信息课,真正的从课堂上学到东西和知识。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单元课程;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122-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
摘 要:高中地理在高中课程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一学科是學生对情景领悟能力与体验能力提高的关健性学科。想要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这些前提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而寻求更好地开展高中探究式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感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打开学习数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本文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语言艺术、创设引人导入情境、精心设计数学实验、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激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传统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开展手段,尤其在小学阶段体育课堂中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根据学情的发展特征分析对此进行传统游戏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传统游戏的运用对小学低年级教师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学情;小学体育;传统游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57-1  在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本文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教材解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21-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在理解数学和新概念,掌握和运用数学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鉴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小学生
摘要: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强调了现实生活与学科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对生物学概念与规律的全面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与探究能力綜合培养,促使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不断深化对生物知识原理的掌握和理解。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82-
摘要:兴趣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体育变成他们对内心的自发需要,是搞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终身体育不可缺少的因素。本文结合学生实际采取相应手段,对激发学生自觉积极性和稳定自觉的体育兴趣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体育兴趣;成功教学;愉快教学;创新;意志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39-1  教育家夸
摘 要:矫正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学校老师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要教育好问题学生,了解问题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及时有效地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问题学生向良性轨道转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本文从问题学生与课堂问题行为的涵义谈起,着重探讨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行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口语训练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的口语能力普遍较低。所以,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口语教学,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口语的有效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