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儿童静脉留置针患儿111例,按年龄不同分为新生儿组37例、婴幼儿组37
【机 构】
: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二科,河南南阳 47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儿童静脉留置针患儿111例,按年龄不同分为新生儿组37例、婴幼儿组37例、学龄前组37例.三组患儿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三组不同留置针位置的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学龄前组总留置时间长于新生儿组,新生儿组总留置时间长于婴幼儿组,且学龄前组上肢留置时间长于下肢留置时间,婴幼儿组头部留置时间长于上肢留置时间,上肢留置时间长于下肢留置时间,新生儿组头部、上肢留置时间长于下肢留置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组留置成功率高于婴幼儿组及学龄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婴幼儿组及学龄前组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不同年龄儿童静脉留置针患儿中,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留置成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解本地区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流行情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判定其敏感性;用纸片酸度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59株淋球菌检出PPNG为78.9%,TRNG为48.4%,多重耐药菌株占比73.6%;对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100%、89.9%、89.3%、1
目的 探究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6月就诊的99例面部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超分子水杨酸组(33例)、1 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组(33例)和联合治疗组(33例)。其中超分子水杨酸组予以超分子水杨酸治疗,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组进行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及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超分子水杨酸组与1 56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与日光照射高度相关的慢性光敏性皮肤病,发病机制暂未完全明确,当前普遍认为与紫外线引起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免疫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相关。治疗主要使用预防措施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为主,对急性期及重型患者也可使用硫唑嘌呤、环孢素及羟氯喹等进行治疗。可通过手术治疗达到对皮肤外观有严格要求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