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活动设计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有效途径。审辩式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独立、辩证地看待阅读文本,提升学生善于思考的思维能力。而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阅读、以字词句为基本教学单位、以表面信息代替深度理解、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以策略和技能训练为重点等问题。这些现象使得阅读教学在“知识技能”的层面徘徊,而忽略了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是当下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1. 通过开放性问题,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
  为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意识与能力,必须设置一定量的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向,拓展思维的广度,增加思维的深度,激发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如在执教牛津译林版八下《Unit 4 A good read Period 2 Reading》时,可设计:If you were Gulliver, how would you feel and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saw such a small man,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If you were the tiny men, what would you talk about? Could Gulliver run away at last? 学生可以摆脱文本的束缚尽情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想象、质疑与批判,形成个性化的表达见解。再如在执教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B Unit 4 Moving to Mars》时,为了使得学生深度理解文中的几个关键点,如Journey to Mars、Food on Mars、Gravity on Mars Houses and schools on Mars,设计What would food on Mars be like? Why would gravity be a problem? What would happen because of the low gravity? Where might people live on Mars? What would schools be like on Mars? 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促使其进行审辩式的思考。
  2. 通过层层递进追问,激发“双向质疑”的能力
  层层递进地追问是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重要途径。这种策略一般用于读中环节,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文本,逐步把握文章结构和细节信息,增强文本理解的深度。英语教师应通过追问,有意识地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当学生回答粗浅时、含糊时、矛盾时便可进行适时有效追问。答案并不是预设固定的,而是具有思考想象空间的。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探讨、想象,进而激发师生“双向质疑”的能力,深层次激發想象力,帮助学生跳出浅层信息理解的局限,激活学生思维,在思维深度挖掘中养成审辩式思维,提升阅读力。
  例如在执教《Unit 4 Growing up Reading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时,为了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我根据每段内容设计了问题链和讨论话题,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逐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度。Q1:How did Spud Webb become a great NBA player? 让学生了解Spud Webb的生平和如何成为NBA运动员的,还设计讨论性的问题: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big" dream? Can you think of other words to replace (替换) the word "big"? 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虽然身材矮小但是目标远大。Q2:How did Spud make such a difference? 让学生思考Spud Webb由失败到成功转变的原因,并设计讨论性的问题:Some people thought Spud Webb was lucky because the chance was waiting for him. Do you agree with it?
其他文献
语言是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反映,脱离了文化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英语是外来语言,学生由于常常受汉语文化的影响,而不能正确地理解英语知识,给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常规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的渗透,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产生的文化土壤和其使用的文化背景,從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当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
在經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背景下,英语成为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教师不应该直观地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输出,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才能从本质上得地进步提升,因此角色扮演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本文中笔者将对小学英语中角色扮演的有效应用提出若干意见。  1. 小学英语中角色扮演的应用价值   角色表演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
英语时文就是指如英美媒体新闻、英美报刊、外国名著及外文杂志等英文读物,初中英语教师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英语阅读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与促进作用,将英语时文阅读引进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英语本土文化的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感受外国人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分别采取时文阅读素材多元化、创建适用于时文阅读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及构建适用于时文阅读的课后评价体系等课堂教学
随着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热题。将英语原版小说应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能有效解决该教学难题。教职人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自主进行英语原版小说阅读,使学生
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上各行各业都经历了巨大的改变。语言是人类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上各地的人们有了更加频繁的联系。由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因此,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首先要掌握世界上通用的语言。现如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语言就是英语,也是我國现在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学会英语的使用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帮助。随着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联系的不断增多,学生
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除却教师的语言讲述,也可借助一定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肢体语言所能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逊于语言讲述的,甚至能够达到“无声胜有声”教学成效。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吸引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注意力,为小学生营造出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更愿意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以达到有效教学目的。本文以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为出发点,详述了肢体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时期作为学生身心发展与成长的关键阶段,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会产生重要影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然而在新课标视角下,很多高中学校的英语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基于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对现有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进而构建出比较
大学内部的思想张力是由大学内部特有的诸多矛盾所引发的大学思变的动力。它反映了大学人对大学使命的认定和大学理想的追求,是大学"应然"与"实然"之间矛盾的推动结果。与社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