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只有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和求知欲,努力营造快乐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达到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巧设情境,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自主探究呢?
一、创设快乐的课前预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预习课文不能仅限于查查字典,会读生字,会解释生字词意,浮光掠影地读几遍,而应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善于质疑,对教材内容的“矛盾”质疑,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质疑,发现教材内容起伏时质疑,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写预习笔记,记下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片断,记下自己没读懂的、有疑问的地方。上课前检查预习笔记,对学生有困惑的章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设计教案。对质疑有创意或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他们质疑、释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快乐的预习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如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时,我让学生预习时根据课文内容的“矛盾”和起伏质疑,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有价值。在备课时,围绕学生的疑问,我设计了几组思考题,让学生在深入探究前认真查阅资料,在课堂学习中仔细阅读课文,在小组讨论中认真动脑筋思考,在合作交流中互相探讨,一个个疑问迎刃而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快乐的课堂学习情境,激励学生深入探究。
快樂的课堂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与精神负担,易于进入自由、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保持深入探究的好奇心。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索取知识的“辞典”、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媒介,而应是一名“向导”、“顾问”,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教态和蔼可亲,语言生动逗人,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快乐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作者产生共鸣,激起深入探究的热情。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导语,能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因此,课堂教学从导语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灵活导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预习的成果,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创设快乐的自主探究情境。如教学《会走路的树》时,我设计的导语是:小朋友,你们平时见过哪些树呀?见过会走路的树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会走路的树》。看看会走路的树是什么呢?课文为什么用“会走路的树”作题目呢?请小朋友们仔细阅读课文,深入探究。
在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引导、组织学生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切忌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如学习《晚上的太阳》一课,在探究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用油灯代替太阳的奥秘时,我组织学生用蜡烛代替油灯,一边现场实验演示,一边讨论交流,通过争论思辨建立起多向的信息交流网,在真诚协作中取长补短,在激烈的争论中得到灵感,在快乐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又如练习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时,我让学生做游戏表演,联系实际来体会。上课时,我故作为难地说:“我们班的黑板报该换新内容了。我想请美术老师帮忙。可是,美术老师太忙了,我怕请不来,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请吃饭、送礼物、帮做事……我注视着兴致勃勃的孩子们大声说:“这些方法管用吗?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演美术老师,你们派代表来请。”代表选好了,我又特意问:“其他同学就是看吗?”“不,我们要为代表出谋划策。”经过讨论,方法终于定下来了。代表闪亮登场:“老师,您好!您的美术功底真厚实,我们班全体同学都很敬佩您!我们想请您帮个忙,帮我们设计美化一下黑板报,好吗?”我故意推辞说:“最近我又忙又累,没有时间。”代表灵机一动说:“老师,我们知道你很忙、很累,请您坐下来,我们帮您捶捶背、揉揉腿吧!”说着,下面又上来几位同学,捶背的捶背,揉腿的揉腿,大家一起诚恳地说:“老师,您就帮个忙吧!”让人不好意思再推辞,只好答应。
游戏结束,同学们很快就总结出请人帮忙的语言表达技巧:有礼貌,心真诚,讲究技巧,随机应变。趁热打铁,我揭示了本节课的训练内容,全班哗然,在欢乐的气氛中,水到渠成,完成了本节课的训练任务。
三、将快乐的续学情景延伸到课后,扩大探究成果。
快乐的自主探究情境不但预习时要营造,课堂教学时要营造,还要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扩大自主探究成果,让学生对课堂上快乐的探究情境回味无穷,欲罢不能,产生课后继续探究的欲望。
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我们可以组织课后交流会、小小文化节、演讲比赛、故事会、朗诵会等。让学生尽情展示自我风采,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会走路的树》时,我在教学快要结束时设计了一个课外练习题: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他们编故事,看谁编得最精彩。课后我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故事会,孩子们的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争相上台边讲边表演,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总之,语文教学要想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强吸引力,就要巧妙设计快乐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动起来,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插上自主探究的翅膀,在广阔的知识天地间自由翱翔,在翱翔中感知感悟、接受情感熏陶。
一、创设快乐的课前预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预习课文不能仅限于查查字典,会读生字,会解释生字词意,浮光掠影地读几遍,而应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善于质疑,对教材内容的“矛盾”质疑,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质疑,发现教材内容起伏时质疑,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写预习笔记,记下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片断,记下自己没读懂的、有疑问的地方。上课前检查预习笔记,对学生有困惑的章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设计教案。对质疑有创意或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他们质疑、释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快乐的预习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如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时,我让学生预习时根据课文内容的“矛盾”和起伏质疑,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有价值。在备课时,围绕学生的疑问,我设计了几组思考题,让学生在深入探究前认真查阅资料,在课堂学习中仔细阅读课文,在小组讨论中认真动脑筋思考,在合作交流中互相探讨,一个个疑问迎刃而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快乐的课堂学习情境,激励学生深入探究。
快樂的课堂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与精神负担,易于进入自由、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保持深入探究的好奇心。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索取知识的“辞典”、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媒介,而应是一名“向导”、“顾问”,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教态和蔼可亲,语言生动逗人,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快乐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作者产生共鸣,激起深入探究的热情。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导语,能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因此,课堂教学从导语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灵活导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预习的成果,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创设快乐的自主探究情境。如教学《会走路的树》时,我设计的导语是:小朋友,你们平时见过哪些树呀?见过会走路的树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会走路的树》。看看会走路的树是什么呢?课文为什么用“会走路的树”作题目呢?请小朋友们仔细阅读课文,深入探究。
在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引导、组织学生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切忌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如学习《晚上的太阳》一课,在探究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用油灯代替太阳的奥秘时,我组织学生用蜡烛代替油灯,一边现场实验演示,一边讨论交流,通过争论思辨建立起多向的信息交流网,在真诚协作中取长补短,在激烈的争论中得到灵感,在快乐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又如练习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时,我让学生做游戏表演,联系实际来体会。上课时,我故作为难地说:“我们班的黑板报该换新内容了。我想请美术老师帮忙。可是,美术老师太忙了,我怕请不来,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请吃饭、送礼物、帮做事……我注视着兴致勃勃的孩子们大声说:“这些方法管用吗?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演美术老师,你们派代表来请。”代表选好了,我又特意问:“其他同学就是看吗?”“不,我们要为代表出谋划策。”经过讨论,方法终于定下来了。代表闪亮登场:“老师,您好!您的美术功底真厚实,我们班全体同学都很敬佩您!我们想请您帮个忙,帮我们设计美化一下黑板报,好吗?”我故意推辞说:“最近我又忙又累,没有时间。”代表灵机一动说:“老师,我们知道你很忙、很累,请您坐下来,我们帮您捶捶背、揉揉腿吧!”说着,下面又上来几位同学,捶背的捶背,揉腿的揉腿,大家一起诚恳地说:“老师,您就帮个忙吧!”让人不好意思再推辞,只好答应。
游戏结束,同学们很快就总结出请人帮忙的语言表达技巧:有礼貌,心真诚,讲究技巧,随机应变。趁热打铁,我揭示了本节课的训练内容,全班哗然,在欢乐的气氛中,水到渠成,完成了本节课的训练任务。
三、将快乐的续学情景延伸到课后,扩大探究成果。
快乐的自主探究情境不但预习时要营造,课堂教学时要营造,还要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扩大自主探究成果,让学生对课堂上快乐的探究情境回味无穷,欲罢不能,产生课后继续探究的欲望。
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我们可以组织课后交流会、小小文化节、演讲比赛、故事会、朗诵会等。让学生尽情展示自我风采,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会走路的树》时,我在教学快要结束时设计了一个课外练习题:小驯鹿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他们编故事,看谁编得最精彩。课后我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故事会,孩子们的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争相上台边讲边表演,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总之,语文教学要想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强吸引力,就要巧妙设计快乐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充分动起来,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插上自主探究的翅膀,在广阔的知识天地间自由翱翔,在翱翔中感知感悟、接受情感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