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雕塑”讲评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五中高三第三次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德舍尔多夫城有位著名的艺术家,作品非常出名。一天,王子慕名来请他做自己骑马的雕像。艺术家接了活便没日没夜地忙起来。巨大雕像做成后立在德舍尔多夫城的广场。王子带大臣观看。雕像是那么漂亮,王子忍不住惊叹起来,并称赞道:“你太伟大了!你把我雕得很完美。”大臣们听后对艺术家又妒又恨,想着法子污辱他一番。有个大臣说:“这匹马的头雕得太大,跟整座雕像不协调。”另一个接着说:“马脖子的弯度不好,这样比较难看”……艺术家静静地听他们说完,转向王子说:“大臣们找出马的很多缺点,您让我改正这些缺点吧。”几天后,艺术家叫王子和大臣们来看修改好的雕像。王子说大臣们非常满意。艺术家微笑道:“我根本没对雕像进行任何修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故事性特强的新材料作文。对于故事类作文,考生在写作的时候,需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故事的整体意蕴是什么?或者说,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是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言行如何?在具体构思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故事中的人物来进行审题立意:
  第一,从王子的角度看。王子慕名请艺术家为其做雕像,雕像完成后,“王子忍不住惊叹起来,并称赞道:‘你太伟大了!你把我雕得很完美”’。其中,“称赞”一词,是触发我们立意的点,由此可以得出“要善于欣赏他人”的立意。
  第二,从大臣们的角度看。关于大臣们有两个情节:一是刚看到雕像时的“百般刁难”,一是看到“修改’’后的雕像,表示“非常满意”。从前者,我们很容易得出“嫉妒是毒药、嫉妒是魔鬼”的立意;从后者,我们可以得出“心态影响我们的认知”的立意。
  第三,从艺术家的角度看。艺术家完成了王子的雕像,但大臣们却“百般刁难”,而他却“静静地”听完,并答应改正“缺点”。但最后,艺术家并没有改动雕像。从这些来看,我们可以立意为:遇事冷静、随机应变、自信、智慧是一种能力等。
  最后,从故事的整体来看,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主题: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无端指责时,要会冷静地处理,并用智慧的方法来解决。或者说,面对小人之心,我们要有君子之风。
  [作文示例]
  一种从容冷静的智慧
  王月
  常听人说,没有头脑的人生是空乏的,更是失败的;又常记起那则故事,艺术家并没有修改的雕像。一语之间,道破所有的捉弄。我想,这便是人生的一种从容的智慧吧。
  已经完美的雕像,却被大臣们认为存在缺陷,那是著名艺术家的精心之作。然而,面对不被认可与故意捉弄的现实,艺术家并没有进行百般辩解,而用“微笑”与从容让他们哑口无言。在智慧的灵光面前,所有的言语都是平凡的、无力的,甚至是苍白的。我不知道那所谓的好坏到底以何区分,但我深知,那些心机重重的大臣们的面前没有海,潮起潮落因为“心”。而用从容不变和微笑应对他们,便是一种最智慧的表达。
  某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是好的,因为它是这样的。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没有人会无端抨击你,只是此时你是争斗还是巧化?这是一个简单而又难辨的论题。漫长的高中生活里,危险的气息慢慢侵袭,时有的议论与搅扰,常常让你不敢前行。智慧的我们为何不从容面对?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从容的追求,生活才会充实有味道。
  一座雕像,它本没有瑕疵,或许是争斗,或许是嫉妒,或许是捉弄。我佩服那艺术家的从容与智慧,那闪烁理性光芒与感性巧妙的智慧之花,开在了我心中,让我不禁凝眉,思考了这漫长,又仅仅刚刚开始的人生。原来,这样的从容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处世的哲学啊!
  站在荒凉的大漠上,你有时也想听听流水的声音吗?走在泥泞的山路上,你有时也想踏踏大路的平坦吗?而身处这纷繁复杂世界的我们,当嫉妒来到身边耀武扬威,当争斗的目光来到身边横眉冷对,当捉弄的整蛊弄得自己不知所措,或许除了从容冷静,没有比这更智慧的选择。
  “巨大的雕像做成后立在德舍尔多夫城的广场……王子说大臣们十分满意。艺术家微笑道:‘我根本没对雕像进行任何修改。”’这是一种大气自然的处世态度,这是一种优雅融洽的经世方法,这是闪烁着理性光芒,从容冷静芳香的智慧之花,这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是生活的追求!
  [点评]
  文章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智慧”为标题,向读者阐释了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很明显,作文的立意角度来源于“艺术家”。立意准确且富有哲理韵味:准确地把握住了艺术家的故事之精髓,让“态度”说话;“一种从容冷静的智慧”,引人深思。文章紧扣材料写,不枝不蔓,选材精当,语言富有诗意。
  考场得分:内容分19+表达分19+发展分19=总分57。
  小人之心,君子之腹
  李昆达
  所谓小人者,就是经常在人背后使绊子,在人前捅软刀子的人。而所谓小人之心,便是小人心中的种种坏主意。而所谓君子,大多是光明磊落、德行危正之人。而我们正应做一位君子。
  材料中的这几位大臣,见不得别人好,非要在鸡蛋里挑骨头,非要无中生有地找雕像的毛病,这就是小人之心,而艺术家的做法很有君子之风范,面对大臣们的刁难,并没有大声争辩,也没有依照这些大臣们的意见而修改雕像,这正是君子之风。
  《巨人传》里有记载,说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完成时,城管来验收,看了半天,对米开朗琪罗说:“这个石像的鼻子有点儿高,你改一下吧。”听完这话,米开朗琪罗马上搬来梯子,拿好工具上去修改,但并没有真的修改,只是小心地将一些石灰擦下去。城管说:“改得不错。”事后,米开朗琪罗对助手说,他知道城管不懂艺术,这样做一方面是保住了城管的颜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保护好雕像。   这两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一个人的成就过于突出,小人便会从阴影中走出来加以指责、干涉。如果我们真的全面接受,无疑是愚蠢的,但一味地争辩则正中他们的下怀。实际上,在这两个故事中,无论是大臣们也好,城管也罢,都可谓对艺术一窍不通,而推动他们的正是小人之心中的嫉妒。大臣们是因为艺术家占了他们的风头,而城管则是想表现一下自己拥有深厚且不俗的艺术修养。
  而这两位艺术家的行动,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且保留了这些人的颜面,这正是君子的器量。
  而生活中,小人是常有的。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将一干伟人变成韩国血统一事即是一例。然而公理所在,民心所向,总之是没有成功。虽然不知道,这是哪位韩国友人想出来的,但这种小人之心着实可怕。
  君子之风,山高水长。君子之腹亦是坦坦荡荡;小人之心常有戚戚之意。小人之行,受人冷眼;君子所为,让人赞叹。正因为如此,与其和小人做口舌之辩,倒不如暂且记下,再放之于脑中,冷静思考,从容面对。推至其他事,也应该表现出一种君子的气度来。
  [点评]
  文章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准确的立意。“小人之心,君子之腹”,是从故事全局角度来立意的,不仅准确,而且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二是精当的选材。作者很会选材,把《巨人传》的故事与本材料联系起来,一方面有力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看出作者广泛的读书积累。三是语言上的平实有力。作者没有华丽的辞藻,而以类似家常的语言,娓娓道来,看似不经意间,论证了大道理。
  考场得分:内容分18+表达分19+发展分19=总分56。
  坚持走自己的路
  张铂睿
  艺术家应王子之邀,雕刻了王子骑马时的雕像,王子大加赞赏,却遭遇了嫉妒心极强的大臣们的非议。聪明的艺术家让他们几天后再来。这一次,大臣们无任何意见。其实,艺术家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用他的坚持证明了自己。
  每一种新事物刚诞生的时候,常常会遭到非议,有的是质疑,有的是讥笑,有的甚至是公开谩骂。记得罗丹刚刚雕出巴尔扎克雕像的时候,整个艺术界都愤怒了。一些人强烈要求摧毁这件作品。然而,罗丹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没有毁掉自己的作品。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件作品的珍贵。倘若罗丹一松口,那件作品便会灰飞烟灭,那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巴尔扎克雕像,兴许是一件很平常的作品,而且毫无新意。
  能在人云亦云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意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这需要本人有一种超越时代的视角,以后世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坚持下去,从而证明自己的路是对的,即使对方人多势众。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一经写出,便广为传诵。有不少人在后来看到这两句中的“杏花春雨江南”时,便说杏花并非江南所有,一些家属江南的学者甚至以自己家乡为例来证明杏花不是江南之景。但作者的后人坚持说这句话是对的。一直到了现代,在科技的证明,以及各种地方志、史料的佐助下,才证明了作者的家乡在那个时候确实有杏花。这才了却了一桩公案,此事也传为佳话,当然作者后人的坚持也有了结果。
  其实,就事情而言,杏花是哪里的并不重要,它只是代表着千万真理的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往往挑战着人们世俗的观念及传统。达尔文的进化论一经提出,便轰动了世界,同时也严重地触碰了西方世界以上帝为主的世界观,而后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进化论是对的,相信进化论的赫胥黎等人也一直坚持这种说法。
  勇敢地面对非议,积极地坚持走自己的路,于大浪之中而屹立不倒,沧海横流,方显真理本色,坚持走下去,你是对的!
  [点评]
  这篇作文核心观点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由此展开行文,在行文中,有两点值得称道:一是开篇对材料的高度概括。新材料作文有的材料很长,有的同学不会概述材料,常常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而本文作者“取有用的材料”,也就是说能将材料为我所用,且放在开篇,简洁而鲜明。二是严谨的逻辑结构。不论是对材料的概述,还是对罗丹、杏花等材料的运用,作者都能以一种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来审视,来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考场得分:内容分18+表达分18+发展分18:总分54。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