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d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前提和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其目标的确立和制定首先必须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和落实教育目的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制定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它关系到我国语文教学的方向、水准和质量。
  一、确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1.社会发展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前提和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其目标的确立和制定首先必须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和落实教育目的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要求。
  2.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小学语文也应从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把语文教学和提高人的素质结合起来,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上。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确定语文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既要着眼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也应充分考虑到个体在学习语文中的差异性,使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总体认识。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等属性,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首先,为突出工具性。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应该以语文知识目标为基础,以语文能力目标为核心,同时注意语文教学的道德情意目标和人格教育目标。其次,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目标与其他自然学科的教学目标的很大的区别。一方面,语文有许多可以量化的知识性目标,可以分解得相当具体、细致,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像能力、道德、人格等较高层次的目标,却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十分精确地编制,更无法以量化的标准去衡量。如果不顾语文学科的这—特性,一味地强调客观化、精确化,不但会违背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而且其教学目标也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目标应达到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制定的复杂性。
  4.学生身心发展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的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制定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目标应适应和促进学生在一定教学阶段语文素养的发展,并达到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目标富有针对性,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
  二、目前较有影响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确立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理论主张通过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认为教学目标是有层次有结构的,而且可以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后一类教学目标往往建立在前一类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每个领域又时分为不同的层级,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可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情感领域的目标可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价值的性格化五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可分为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和复杂的外显反应五个层次。以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为基础,先后出现一些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如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功作技能领域提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有:
  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综合;
  情感领域:注意—主动—爱好—毅力—个性;
  动作领域:准备—练习—技能—技巧。
  以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建立起来的目标体系,其优势在于它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但也有不足之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中能以行为来界定的内容只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而那些兴趣、情感、个性等一般很难用外显的方式测评。从语文学科来看,这种目标在认知领域的作用明显,在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根据语文教学的任务编制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从小学语文学科的内在结构上看,它包括知识、技能、智力及思想道德诸方面,按此编制的小学语文目标体系包括:
  (1) 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等非语言知识;
  (2)语文技能。包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技能,主要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
  (3)语文能力。主要指智力,包括三种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5种能力(观察、记忆、想象、注意、思维);
  (4)语文人格。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动机、意志、习惯、个性等内容。
  这种目标体系的特点是以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系构建语文目标体系,它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造和个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有些目标属于较为抽象的教育目标,如世界观、人生观等在课堂教学中操作性不强。
  3.依据素质教育理论构建的语文教学目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系包括思想情操因素、智力发展因素和语文能力因素三个方面。
  思想情操因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审美教育,是语文的德育目标。
  智力发展主要是一般智力目标,包括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创造等层次。
  语文能力主要是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语文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这种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特点是注意把语文目标建立在整个素质教育目标的背景之上,突出语文学科的目标特点,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更为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但这种目标的操作难度较大。另外在某些目标之间存在着重复,如语文能力与智力发展,评价的难度较大。
  (作者单位:河北省磁县岳城镇屯头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在高中阶段很有必要对高中生进行一定程度的阅读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的阅读分析鉴赏能力,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发展,高中生的兴趣点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影视作品、网络传媒等方面,而对传统的阅读领域越来越疏远。针对这个现象,我们高中语文老师有职责去引导学生重新建立对阅读方面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对自己的语文阅读学习进行重新定位,这对于提高高中生阅读
【摘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今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在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日益普及并对现代教育产生极大影响的今天,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教育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
【摘要】高中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随着终身教育思想潮流的兴起,高中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让学生学会选择体育锻炼方法,向学生传授体育的价值观念,并形成自己的体育能力。终身体育教育主张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能够科学、系统地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促进人体身心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我们要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