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分析的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ood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 2009-02-03
  [作者简介]黄伟(1975-),河南开封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摘 要] 本文在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物流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因素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指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主要集中在产业政策、管理水平、合作商观念、技术积累、企业人力资源等方面。
  [关键词] SPSS;物流产业;聚类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8.024
  [中图分类号] F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194(2009)18-0074-03
  
  当今世界越来越呈现出生产国际化、贸易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趋势对中国的影响更加巨大。企业的采购、仓储、配送的范围将在更广的地域上进行,企业间的协作关系日趋复杂。单靠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已经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保持物流能力的竞争力正在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成本优势战略的基础保证和新的竞争利器。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中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
  
  1聚类分析过程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总称。在聚类分析中,基本思想是认为研究的样本或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似性(亲疏关系)。于是可以根据一些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本(或指标)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本(或指标)聚合为一类,关系密切的聚合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聚合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把所有的样本(或指标)聚合完毕,把不同的类型一一划出,形成一个由小到大的分类系统。最后把整个分类系统画成一张谱系图,用它把所有的样本(或指标)间的亲疏远近关系表示出来。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分为快速样本聚类(Quick Cluster)和分层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本文选择分层聚类方法进行研究。
  为考察各种制约因素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影响程度,选取了16位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负责人和物流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从略)。在设计影响因素时,选择了两个方面七大类共17个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形成了模糊聚类分析的论域U=(u1,u2,u3,…,u17)。在问卷中,采用Likert五级分值分别表示影响的重要程度程度。
  本文采用SPSS for Windows (Release 130) 软件进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聚集分析的冰柱图(图1)和树形图(图2)。
  
  2中国物流产业制约因素分析
  
  经过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主要集中在产业政策、管理水平、合作商观念、技术积累、企业人力资源等若干方面。
  
  2.4 技术积累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物流企业注入了活力,但广大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老化,信息化技术水平低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专业物流发展的需要。技术积累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物流产业继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2.5 企业人力资源
  由聚类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物流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我国在物流人才教育和培养方面的步伐略显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较少,且层次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占全部高校数量的1%;硕士博士生层次教育刚刚开始。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人才更少,制约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以上对其中相对重要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其他因素,如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企业资本状况以及融资政策等,都对中国物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特定环境下,这些因素还可能成为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减少诸多因素对物流发展的制约作用。
  
  3 加快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的来看,由于还存在着上述诸多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的规模目前还不大,发展水平也不高。要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必须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来下功夫。
  
  3.1 引导树立现代物流观念
  中国物流产业的变革必须以观念的更新作为先导。我国企业普遍有“自办物流”的传统观念,面对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面对外资企业利用全球物流网络侵蚀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必须具有现代物流观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物流渠道,专注主营业务,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核心竞争领域。此外,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对市场流通、经济繁荣所起的重要作用,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充分认识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3.2 加强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中心城市一般均为交通的枢纽,也是物流的集散地。经济中心城市便利的交通条件非常适合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区域物流网络。
  
  3.3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物流信息的高效率流动,可以有效地保证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物流企业应积极利用EDI、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企业经营网点连接起来,既可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又可以通过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单位连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并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3.4 积极开拓全球性物流和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中国物流产业需要树立全球经济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备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3.5 加强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
  物流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针对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只有在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不断努力增强竞争能力,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物流产业。
  
  4 结束语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物流产业应在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服务需求为依托,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和支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方针指导下,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物流产业发展需要的相关制度规范,发展和完善包括各种基础设施在内的物流系统,实现建立基本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苏晓渝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J]. 国际化工信息,2005(5):1-5.
  [2] 于伟,李红涛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6(1):1-3.
  [3] 赵晓丹物流业:产业格局浮出水面[J]. 发展,2004(7):48-49.
  [4] 张会云,唐元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模糊聚类分析[J].科研管理,2003(6):71-75.
  [5] 王苏斌,郑海涛,邵谦谦,等SPSS统计分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 侯淑霞我国物流业现状和经营战略选择[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1):67-69.
  [7] 董淑华,廖永明,张天明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30-31.
其他文献
[摘 要]泰安市在基层干部选人用人上树立了正确的导向,建设了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对基层政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基层干部;选人用人;机制;山东泰安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133  [中图分类号]D630.3;F2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
[摘 要]本文以我国财政部2009年发布的其他综合收益相关会计准则为研究背景,将2015至2016年度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运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采用价格模型对每股其他综合收益、每股收益与股价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沪市A股制造业每股其他综合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但每股收益对股价的解释能力很强。财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这一检验,对企业未来潜在利得与损失及时做出反应,进一步预
[摘 要]为了不断提升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功率,本文立足于香精生产型企业的新香精开发项目,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价。首先利用头脑风暴法对目前新香精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得出风险清单并建立风险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并将30项风险因素分为高风险因素、较高风险因素、一般风险因素和较低风险因素4类。  [关键词]新香精开发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层
[摘 要] 传统“精细化”思想,现代“信息化”手段和未来“大数据”发展,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资产数字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成为趋势。本文结合自身在国外访学遇到的“0美元轮胎”的触动启发,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探讨。  [关键词] 轮胎管理系统;精细化;数字化;信息化;国有资产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西安 710043)  [摘 要] 结合陕西省小企业的发展现况,对陕西小企业现况进行分析,针对陕西小企业发展现况寻找存在的问题,对陕西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指导,提出加强内部内外部控制、提升信息质量、推动小企业融资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小企业;小企业融资;小企业会计准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摘 要] 本文以某市大学生体育消费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育消费动机、水平、结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因素分析、协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市大学生拥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其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保持身体健康、受同学朋友的影响和有充足时间。体育消费水平整体不高,消费结构单一,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基础、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这与国家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有很大联系。与此同时,财政分权、地方保护主义等都不利于环境保护,使得中国的环境处于日趋恶化的情况。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研究政府换届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污染;政府换届;面板数据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168  [中图分
[摘 要] 在零备件数字化制造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配备适用于零备件制造的工作中心、数控加工和普通加工设备,而且需要建设实施支撑零备件数字化制造业务运营过程的集成信息系统,从而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零备件数字化制造建设。针对零备件数字化制造集成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从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的角度,对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实施模式、项目选型、项目实施过程管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只有
[摘 要] 本文针对信息系统中冗余数据主要集中在数据库重复记录的特点,对这部分的冗余数据进行精简。对数据库重复记录分别进行:预处理、表内精简、用SOM-BP网络在异构数据库间建立同类型字段的匹配关系、求取匹配记录对、对共享池进行精简这5个步骤实现共享池数据的精简。建立了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共享池建设中异构数据库的精简范式。这套精简系统满足了高校信息集成过程中对数据精简的需求,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
[摘 要]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权利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环境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基于“经济人”假设的视角,以启东事件为例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优先考核指标、单方面制定排污方案,与民众环境利益诉求之间发生冲突时,政府与民众会围绕环境问题进行利益博弈。地方政府只有充分尊重民意,积极回应民众诉求;重构地方政府公信力,才能有效化解社会冲突。  [关键词] 环境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