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琴江河 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刻想起你 两岸的生活依旧美好 水延续着一种缓慢 经过那些丢失已久的事物 此刻,它们从每一个角落溯流而上 琴江河。我的记忆之河 我习惯了在偶然的场合 带着祖先从中原辗转流传的 客家口音 不经意地说出你的名字 不经意擦亮一把尘封多年的琴 琴声贴水,铺满整道河水 在十月流淌过我的脚踝 随八月的汛期 漫过村庄的屋顶 更遥远的三月 祖辈们五更动身下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琴江河
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刻想起你
两岸的生活依旧美好
水延续着一种缓慢
经过那些丢失已久的事物
此刻,它们从每一个角落溯流而上
琴江河。我的记忆之河
我习惯了在偶然的场合
带着祖先从中原辗转流传的
客家口音
不经意地说出你的名字
不经意擦亮一把尘封多年的琴
琴声贴水,铺满整道河水
在十月流淌过我的脚踝
随八月的汛期
漫过村庄的屋顶
更遥远的三月
祖辈们五更动身下南洋
让他们的女人
成为岸上的山歌手
琴江河,我就是站在你岸边
一个山歌手最小的儿子
多少年来,我埋头赶路
踏进大地上很多的河流
却再也唱不出
你亲手谱写的歌谣
梅江桥
小时候,梅江桥横跨在父辈的青梅州上
他们弹两下梅江桥
一支煙便探出头来
1990年,它是我第一次春游目的地
大巴车满载一班少年的飞扬歌声
裹挟梅江河清爽的风
大学三年,有多少酒后的凌晨
我狂蹬着“蓝凤凰”二手单车
风一般掠过一座空荡荡的桥
它的两端,机动车禁行标识如此醒目
仿佛提醒坚硬中滋生的伤痛
2007年,一个冬日的午后
我回到梅城
在一张旧报纸上
看到它已经封闭停用的通告
其他文献
向白云打听一位母亲 想知道谁做了她的孩子 并托晚霞告诉她 我一直走在寻她的路上 別猜我是谁 我只想知道是谁做了她的孩子 并想让她知道 我走在寻她的路上 已走了三十三年 养 蜂 人 那百花盛放的地方 养蜂人 早早帶蜂赴繁花的宴 他要在花蕊中 酿风花雪月的蜜 送给她 逆行光 晨光 逆行光 打在蛛网上 细丝 丝丝泛彩 一只 皇者般的蜘蛛 骄傲地盘踞网中央
Abstract At present, museum education has become a hot field. Taking Zhoukoudian Site Museum and Coventry Transportation Museum as exampl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useum curriculu
德安先生的山居实验 造访他的适得其所,陶弟与蛇 还有蝴蝶。在山涧跳舞 拉着家常,坐在石头上 罗丹与托腮者静默等候主人 早日跨洋回家 银杏树准时铺满一地的金黄尖叫 报答二十年的养育恩情 红尘滚滚随山上下来的水流走 南天竹,大叶桂樱,坚守着石头房子 房前屋后零散的足迹记录了 陶渊明、嵇康前来拜谒的爽朗笑声 我相信,这只是一种陪伴树林的试验 风声在深夜与虫鸣一起打嗝 沉默的語
“文章合为时而著”。己亥岁末,庚子初始,中华民族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总体战、阻击战。为了发挥闪小说的独特作用,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凝聚精神动力,2020年3月1日起,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索亿斯(厦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闪小说委员会,联袂举办2020年“赤帜阳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此次活动,得到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菲律宾华
想要在短时间内——比如三五天,抑或三五个月——真正领略到步云的美的内涵,是很困难的。这块北回归荒漠上绿色翡翠的美,不仅是随着行程的深入而为你徐徐展开的一幅山水画卷,更是一种触动灵魂的心灵旅程。 步云的山水不是名山大川,而是养在深闺的邻家碧玉。世人多喜欢名山大川,可是游览名山大川容易迷失在朝拜者纷杂的脚步中;而走进步云的山水,则看到自然的亲切可人,看清自己从容的脚步。 我的家乡就在步云梨岭。对脚
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 也许会有不少朋友认为梦想该是无价,但最近我确实看到有一对父子,烧钱实现梦想。 我是一个上班族,天天回写字楼(注:办公室),每朝走一样的路,几乎连碰见的路人也一样。大抵不同的,只有四时气候。记得某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早上,离开屋苑大闸,忽尔看到对面马路多了一家新食店“蚬劲村”,古怪到不得了的名字。我边走边说,跟大围的“显径村”应该没有关系吧? 心中疑团未解,过了几天,特意走到
探婆婆 每一年,我都会去印尼。 不,不是去阳光海滩的峇里,也不是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婆罗浮屠,我只是待在雅加达市郊的一间小平房,我婆婆的家。 自小便仰慕婆婆的胆识和智慧,她七十多年前从福州飘洋过海去印尼,办旅馆、做酱油、建工厂、开农场……人生每一页,都沾上了旧时代的传奇。虽然我在香港她在印尼,很久才见一次,但很喜欢跟她谈话,她总能让我有新看法。 婆婆也是巧手厨子,如同一众华侨,在异地落力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016年10月30日,我趁南下高雄演讲学思达之便,特地到余老师家中探访。当时余老师和余师母刚从医院返家休养,气色很好,心情亦佳,我们一起在客厅聊了一个半小时。 余师母说近几个月,先是她身体微恙,遍查不出原因,住进加护病房,女儿怕余老师担心,瞒着余老师;后来余老师独自外出公园散步,返回大楼门口时忽往后跌了一跤,后脑勺着地,外伤出血,幸好有人发现,紧急送医治疗,也住进加护病
【作者简介】 胡菊人,原名胡秉文,1933年生于广东顺德,香港著名报人、专栏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曾执掌《明报月刊》十余年。小说的“小说” 《明報》副刊改版,以新面目登场,罗老总问我,是否愿意写写武侠小说。一年多前我初来温(温哥华),他就邀我开专栏,我有点踌躇,说不知写什么好,不如写金庸,他欣然说好。后来有了专栏,我没有写,因为书籍箱子未开。如今改版他又重提,我不能不答应,毕竟这是我首先提出的。但
我有两个红包 一直留到元宵节前 才找到那双手 住客过年发红包 总漏掉收垃圾的人 因为这种厌恶性工作 要刻意躲开人群 今晚我一直在家门守候 終于等到她在走廊出现 我递给她两个红包 她谦卑地说不用了 我说你辛苦了 我要感谢你 她见无法拒绝 就脱下黑色的胶手套 用雪白的手接过红包 此刻我终于见到 那双世上最干净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