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就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一点点心得和体会来跟大家进行探讨和研究,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其实我的很多经验和做法是跟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学的,因为我觉得这些老师担任班主任都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而且是比较成功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班主任不仅要充分发挥创新方法的优势,而且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一、明确育人的目的
教育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我结合学校要求在班里开展“五心”活动:忠心给祖国;爱心给社会;诚心给朋友;孝心给父母;信心给自己。从中让同学们明白我们是国家的主人,祖国的兴亡和我们每一个人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爱国,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不闯红灯,帮助同学,遵守纪律,爱护集体等等,都是爱国的行动。通过这样的教育,同学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运动会结束的时候,同学们看到操场上有很多留下的垃圾,就主动要求留下来捡,全班同学都自觉的参加了这次活动,受到了大会的表扬。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爱学生
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和管理学生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根据班主任的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个性差异较大的学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心理或生理存在缺陷的弱势群体。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细心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要用行动使他们明白命运能够被征服,生活不会抛弃他们,身边的每个人都会关心和爱护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强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二是在缺少社会和家庭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畸形群体。这类学生的成绩一般不够理想,他们中多数被称为“后进生”,很少有人关心他们内心的伤痛,使得他们的发展无从谈起。对这类学生我在工作中,主要是培养他们树立平等意识、集体精神,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去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交往,以此来改善和减轻心理压力,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太低了。后来经过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我用给班干部带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这一招还是很有用的。我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主要是自己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得不够好,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班干部虽然可以激励班干部的斗志,但是无意中也会引起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认为老师过分夸大班干部的作用,后来由公开场合逐渐变为地下,给班干部带高帽子后班干部的做事情的积极性高涨,但没给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和沮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主动的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并做他们的强大后盾。所以到了后两个月的时候班干部都能把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承担好,安排好。
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小学生天生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很差,这时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因为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怎样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呢?我采用的方法依然是鼓励表扬法。平常上课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就及时表扬,在班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学生往往表现心理较强,十分渴望获得老师的表扬与肯定,一旦听到夸奖后一定会铭记于心,并且做得更好,而没有得到夸奖的同学也会努力做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毕竟班级中什么样的情况都有,除了以上方法外,我还要个别辅导沟通。例如,我发现有个小同学经常迟到,我了解情况后得知,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由奶奶在家照顾,而这个孩子也比较贪玩,常在路上玩耍,导致上学迟到,我就安排一个和他家住在一起的小朋友每天上学放学和他一起结伴而行,果然,这个同学不迟到了,我又及时表扬了他,告诉他要做遵守纪律的好孩子。从此,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迟到过。
五、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要想管理好、教好本班学生,除了与学生交流外,加强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周末,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更需要你的关心和爱护。可以与其监护人交流,说说他们的孩子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向他们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让双方都知道学生的情况,共同出谋划策,齐心协力,为学生排除生活、学习、心理上的困惑。对于乡村学校,可以利用逢场天,与家长进行交流。
同时,定期召开家长会,特别是期末阶段,家长比较集中,是一个大好时机。要向家长讲明,过去的棍棒式教育是行不通的,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否则,是适得其反的。既要严格管理孩子,又要常与他们沟通;既要给孩子适当的压力,又要根据自己子女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要纠正个别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全然不顾孩子的学习基础而凭空提出“非重点高中不读”的错误想法。试想,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其子女即使使出全身力气,不分白昼也难以实现的目标,他会去干吗?不只给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还要精神上的呵护。大多数学生所需要的不只是每周的生活费,而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陪伴,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人安慰他们。当他们成功时,有人给予表扬;当他们失败时有人鼓励。
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如何使自己的班级学习成绩能出类拔萃或有所进步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你有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你能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会接纳曾经做过错事的孩子,容忍孩子的一切过错,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能改变”,用自己的诚心去唤起学生的信任;我还会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主动与学生谈心,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加倍努力。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还有很多,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不断地反思,深入实践,以后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会不断地提高。
一、明确育人的目的
教育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我结合学校要求在班里开展“五心”活动:忠心给祖国;爱心给社会;诚心给朋友;孝心给父母;信心给自己。从中让同学们明白我们是国家的主人,祖国的兴亡和我们每一个人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爱国,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不闯红灯,帮助同学,遵守纪律,爱护集体等等,都是爱国的行动。通过这样的教育,同学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运动会结束的时候,同学们看到操场上有很多留下的垃圾,就主动要求留下来捡,全班同学都自觉的参加了这次活动,受到了大会的表扬。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爱学生
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和管理学生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根据班主任的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个性差异较大的学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心理或生理存在缺陷的弱势群体。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细心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要用行动使他们明白命运能够被征服,生活不会抛弃他们,身边的每个人都会关心和爱护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强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二是在缺少社会和家庭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畸形群体。这类学生的成绩一般不够理想,他们中多数被称为“后进生”,很少有人关心他们内心的伤痛,使得他们的发展无从谈起。对这类学生我在工作中,主要是培养他们树立平等意识、集体精神,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去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交往,以此来改善和减轻心理压力,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太低了。后来经过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我用给班干部带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这一招还是很有用的。我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主要是自己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得不够好,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班干部虽然可以激励班干部的斗志,但是无意中也会引起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认为老师过分夸大班干部的作用,后来由公开场合逐渐变为地下,给班干部带高帽子后班干部的做事情的积极性高涨,但没给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和沮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主动的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并做他们的强大后盾。所以到了后两个月的时候班干部都能把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承担好,安排好。
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小学生天生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很差,这时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因为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怎样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呢?我采用的方法依然是鼓励表扬法。平常上课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就及时表扬,在班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学生往往表现心理较强,十分渴望获得老师的表扬与肯定,一旦听到夸奖后一定会铭记于心,并且做得更好,而没有得到夸奖的同学也会努力做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毕竟班级中什么样的情况都有,除了以上方法外,我还要个别辅导沟通。例如,我发现有个小同学经常迟到,我了解情况后得知,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由奶奶在家照顾,而这个孩子也比较贪玩,常在路上玩耍,导致上学迟到,我就安排一个和他家住在一起的小朋友每天上学放学和他一起结伴而行,果然,这个同学不迟到了,我又及时表扬了他,告诉他要做遵守纪律的好孩子。从此,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迟到过。
五、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要想管理好、教好本班学生,除了与学生交流外,加强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周末,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更需要你的关心和爱护。可以与其监护人交流,说说他们的孩子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向他们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让双方都知道学生的情况,共同出谋划策,齐心协力,为学生排除生活、学习、心理上的困惑。对于乡村学校,可以利用逢场天,与家长进行交流。
同时,定期召开家长会,特别是期末阶段,家长比较集中,是一个大好时机。要向家长讲明,过去的棍棒式教育是行不通的,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否则,是适得其反的。既要严格管理孩子,又要常与他们沟通;既要给孩子适当的压力,又要根据自己子女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要纠正个别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全然不顾孩子的学习基础而凭空提出“非重点高中不读”的错误想法。试想,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其子女即使使出全身力气,不分白昼也难以实现的目标,他会去干吗?不只给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还要精神上的呵护。大多数学生所需要的不只是每周的生活费,而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陪伴,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人安慰他们。当他们成功时,有人给予表扬;当他们失败时有人鼓励。
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如何使自己的班级学习成绩能出类拔萃或有所进步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还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你有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你能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会接纳曾经做过错事的孩子,容忍孩子的一切过错,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能改变”,用自己的诚心去唤起学生的信任;我还会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主动与学生谈心,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加倍努力。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还有很多,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不断地反思,深入实践,以后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会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