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良好的科学素养对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教育不但可以使人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能,而且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的教育要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来实施。
  [关键词]情感教育;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在体现三维目标的理念下,大多突出设计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性的目标,往往容易忽视情感教育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标达成上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更好地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目标,以下列举小学科学课《动物——人类的朋友》和《认识空气》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小学科学课情感教育的几个策略。
  一、创设情景——赋予情感一个支点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间”,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最可宝贵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的纽带和驱动作用。”给情感一个支点,就是要积极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态度、方法,进而让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动物——人类的朋友》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欣赏影片《可可西里》,其中有人类大量捕杀藏羚羊的片段,一大群藏羚羊倒在血泊中。在播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表情都很凝重,有些嘴里还不时的发出“啧啧”声,甚至还有的孩子发出感叹:“这些人真是太残忍了,太可恶了,应该把他们都抓起来。”此时的课堂气氛掀起了高潮。影片结束后学生还久久地沉浸在对动物的同情和对人类杀害动物的不满情绪中,有些感情脆弱些的女学生甚至眼眶都湿润了。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对待珍稀动物,怎样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当看到危害动物生命的人类或各种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制止。 这就是给情感一个支点,也就是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创造性,使课堂生动、活跃,从而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谈体会。
  二、创造机会——赋予情感一片乐土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激情飞扬,除了创设情境外,还应该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给学生的情感一片发展的乐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都有表达的欲望,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思维的空间。例如,在教《动物——人类的朋友》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看动物灭绝的数据资料,动物灭绝的速度快得惊人。这时教师不禁感叹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些珍稀动物,积极引导学生谈感受,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情感教育的契机,和学生一起探讨今后该怎样对待珍稀动物这个问题。教师可用自己发自肺腑的真情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师生间情感交融,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三、创设平台——赋予情感一份交流
  教师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分享,只有在合作中才会有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动物——人类的朋友》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图片,然后引导提问: “看了这些动物,你能想到这些动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帮助吗?”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交流并设计出方案。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加入到其中几组去共同探究,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再引导学生积极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展示本组的研究方案,其余的学生认真、耐心、虚心的倾听别组意见,最后再让他们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 互相评价。在这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有了情感的交流,学生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情感。
  四、创设情境——赋予科学一份情感色彩
  科学是理性的,抽象的,但也蕴涵人文情感,可以赋予它文学、艺术的气息,以及强烈的感情色彩。如在教学《认识空气》中最后一个环节时,教师可设计让学生想象如果空气有颜色,有气味,让学生用画笔或语言描绘他们心中的空气。此时教师展示一团黑色云状的空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将空气这种十分抽象的物体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地善待自然。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科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和教室之中,应开放学习时空。教学活动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学生可以求知的每一个角落。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就要让他们走进自然,自己去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就要认真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和理解有关知识,才能激发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责任编辑 沁 砚
其他文献
“问题”是数学课程的灵魂,“问题解决”已成为数学教学工作的必修课.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
针对传统四旋翼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困难和控制效果较难达到最优的问题,综合了传统PID控制器工程意义明确、参数整定简单以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和自学习的优点,构造了四旋翼
针对异地配置的雷达与ESM航迹关联问题,传统的统计类方法对逐条航迹采用检验假设的思想进行关联决策,没有利用多目标间的空间分布信息。首先基于距离信息和空间分布信息,获取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融入数学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高,还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升华学习成功的体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学习;游戏;天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可以促进他们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发展他们的灵敏性,能启发心智与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绪品质。因此,在
本文从通信运营企业财务部门视角出发,提出深入开展业财融合工作的重要性,从内容、机制、组织和数据等四个层面,提出建设业财融合实施体系应当覆盖的框架,进而对体系内各个模块进
传统的离散线性滑模应用于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具有跟踪误差大、响应速度慢、不能有限时间收敛等问题,针对具有外干扰、系统不确定和建模误差的四旋翼飞行器,提出了干扰观测器补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教师应在总结传统的数学课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大胆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开展讨论课、游戏课、探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