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初中学生对生物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兴趣,这种兴趣能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给予关注力,将这种兴趣转化为知识的内动力,使其素质和学业都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高新科技;实验与实践;激发兴趣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4 -01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研究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对于失去中考应试压力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学习,兴趣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想,达尔文之所以能在进化论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除了他的坚持和努力外,也离不开他对生物学的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激发人思考的内在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呢?本文试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激发学生对生物课学习兴趣的方法,如以前沿高科技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以奇妙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动手兴趣和以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学生的观察解释兴趣。
  一、以前沿高科技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微观上,以细胞工程、遗传工程等代表的生物工程将有突破性的发展;在宏观上,由于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耗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因素日益困扰着人们。引导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促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科研工作已将生物学列为高科技研究发展的重点。当代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都希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力军,无生物知识便等于无稽之谈。受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与兴趣。
  二、以奇妙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动手兴趣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单位》时,可以充分利用显微镜,组织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带进实验室,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这些在平时的生活中很难观察到的现象会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促使他们想了解更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时时有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会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其它动植物的细胞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学生必然会兴趣大增。
  另外,实验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一定要对实验的有关细节加强辅导,尽量使学生实验一步到位、马到成功,让学生品尝自己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给学生学习生物带来浓厚的乐趣。
  三、以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学生的观察解释兴趣。
  “兴趣的基础是需要”,通过课堂和实验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未必能使学生的兴趣持久;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生物,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课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兴趣才是自然的。学好生物学,学生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人体生理卫生时,利用投影、挂图、录像或课件,让学生感受各种器官在自身的实际位置、生理特点。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学生坐、立、行、走姿势不够端正的现象,在学习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常训练,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要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利用电视、录像、电化教学等使学生开阔视野,谈谈生物与生活,参加实践、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土壤的酸碱度的实地调查、测试,以及对学校的绿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田间、校园等实验调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另外,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的探索活动也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对素质教育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不仅要做到具有简明扼要、清楚准确、言之有物的内在知识,还应具有抑扬顿挫、生动活泼的外在形式,这样,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提升。
  总之,兴趣爱好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只要教师自己能改变教育的理念,不断改进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变换教学模式、优化生物学课堂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不仅能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减负,还能让学生轻松学习,愉快考试。
  当然,如何搞好生物教学,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深入研究,需要大家尽最大的努力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搞好生物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小斌.浅谈中学生物的兴趣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08-109.
  [2]赵贵玲.生物教学中兴趣的诱发和培养[J].青海教育,2000(10):42.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江苏高考新方案,应采取针对性训练、注重课堂内外结合、转化边缘生、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好复习总结。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应对;高考新方案;策略探究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3 -02     一、善于加强新教材和新高考研究  (一)信息研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方式,主动了解和掌握最新的高考信息和动态。由于高考新方案是近年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面临着这样的困惑:老师们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可学生听起来还是云里雾里,兴味索然。个中原因当然很多,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没能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涵泳其中,咀嚼品味,欣然领会。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境,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情境体验,使教材中的“情”与教师、学生的“情”融为一体,那么,“无须君多语,佳境自惹人”,学生自然会以极
我家有一位“厨神”,她呀,就是我的妈妈,我和爸爸总爱叫她“厨神老妈”。  妈妈每个星期都要去菜场进行一两次大采购,出来时,手里总是提着两个快撑破的大袋子,冰箱里,放得连水都快流不通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在房间都能闻到早餐的香味。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只见妈妈拿出一大块面团,用力地搓成条,再切成一块一块的,揉成一个个圆,并压压扁。最后,拿出擀面杖,用九牛二虎之力,在面团上滚来滚去,直到变
名称突出“伊朗之幸”(COV-IranBarekat)的伊朗国产新冠疫苗,6月25日经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公开接种,开始为世人所知。  虽然疫情肆虐下,关于不把疫情政治化的呼声很高,但由于长期和西方对抗,伊朗在推介国产疫苗时难免突出政治色彩—把国名写进了疫苗名称。  伊朗是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约8000万人口的国家,6月下旬时累计确诊病例达300多万,死亡8万多人。而且伊朗疫苗接种率偏低,伊朗卫生部
摘 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要培养学生的钻研和探索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  关键词:政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0 -01    要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该
猴子妈妈带着小猴子到树林里去玩。小猴子一会儿爬上树,一会儿跳下树,一不小心掉到了洞里。   地洞里又深又滑,小猴子怎么也爬不上来,急得直哭。猴子妈妈更加着急,跑过来跑过去,也找不到别的小动物来帮忙。   后来,猴子妈妈看见一根根结实的青藤绕着大树生长,它想出好办法来。它抓起青藤繞着大树转了好几圈,把青藤拉直当绳子,又在藤的一头绑上石块,把青藤慢慢地放进地洞里。   小猴子拉着青藤爬上了地面。
摘 要:  随着聋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词,文章从有效沟通、有效提问和有效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构建聋校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聋校;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8 -02     随着聋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关键词,广大
摘 要:本文作者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应注意探究式教学的适度使用,处理好学生主体与老师主导的关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热点探索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2 -01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标志着课堂教学新的突破。但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明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程序,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等是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2 -01   一、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基
质疑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是学生探究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新一轮的物理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对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质疑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新课改的理念。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其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得到培养,质疑、批判、求索的精神得到锻炼,他们就会成为积极理解和独立思考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