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四级目标要求学生除了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达到15万词以上;六级达到20万词以上。说明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英语阅读,同时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2001标准建议:中学英语教学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标准》明确规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培训。
二、阅读策略现状分析
(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选择和采用的各种措施(Cohen),它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其具体行为。《标准》中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其中调控策略也称元认知策略,它是指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等行为,是学习者进行自我管理所采取的措施。《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习策略根据运用的领域可以分为语法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阅读学习策略、写作策略、听和说的策略。而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调控阅读环节的操作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
(二)目前中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现状究竟如何呢?笔者做了三项调查。
1.学生英语学习基本情况调查
(1)你认为现在学习英语的难点是
A.听力(12.5%) B.口语(22.8%)
C.阅读(48.2%) D.写作及其它(16.5%)
(2)是否读过中文小说
A.读过很多(72.5%)
B.读过,但很少(18.5%)
C.一本也没有读过(9.0%)
(3)是否读过英语简易读物或小说
A.读过很多(23.7%)
B.读过,但很少(68.2%)
C.一本也没有读过(8.1%)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在听、说、读、写中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读书并不是目前中学生最喜爱的课外活动。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学生本身缺乏阅读兴趣,还因为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
2.学生英语阅读策略问卷调查
(1)你认为哪些方面的训练最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A.背诵大量词汇(38.3%)
B.做大量阅读习题(30.4%)
C.阅读大量文章(22.7%)
D.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29.3%)
(2)你是否了解一些英语阅读技巧
A.很多(4.5%) B.一些(62.2%)
C.很少(22.0%) D.不知道(11.3%)
(3)你通过哪种途径了解阅读方法与技巧?
A.老师讲授(68.6%)
B.课外阅读(21.7%)
C.同学交流(12.5%)
D.其它(12.2%)
(4)你是否受到快速阅读方法的训练?
A.有(18.2%) B.没有(71.8%)
(5)你通常如何阅读一篇文章
A.默读(28.4%)
B.指读(23.6%)
C.逐词出声朗读(21.9%)
D.总想着汉语意思(26.1%)
(6)阅读中遇到生词,你如何处理?
A.立即查词典或问其他人(18.3%)
B.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 (34.6%)
C.遇到难词难句,停下来反复阅读分析(26.3%)
D.不影响理解就跳过去(20.8%)
(7)你是否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
A.大部分(23.2%)B.经常是(28.5%)
C.偶而是(37.9%)D.几乎没有(0.4%)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不满意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阅读技巧与方法都来自教师讲授,有一部分学生有不良的阅读习惯,如逐词出声朗读、指读和经常回读。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策略比较陌生,能够对策略进行选用活用得很少。学生处理生词和运用阅读技巧方面仍缺乏系统训练与指导。
3.教师的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1)阅读课主要教学活动
A.以课文中的语言点为主(39.2%)
B.以课文内容为主(38.2%)
C.由课文内容进行扩展(12.3%)
D.其它(10.3%)
(2)阅读授课方式
A.老师讲学生听(42.5%)
B.分小组阅读讨论(38.2%)
C.语法翻译练习(17.5%)
D.其它(1.8%)
(3)如何处理阅读材料中的生词
A.阅读前解释(18.3%)
B.阅读中解释(44.5%)
C.让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33.8%)
D.不进行任务解释(3.4%)
(4)如何处理材料中的语法知识
A.详细讲解并大量练习(43.6%)
B.进行简单的解释(41.0%)
C.不做任何解释(5.2%)
D.不清楚(10.0%)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仍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详细解释和大量练习仍是阅读课的重要内容,很少有教师能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灵活运用阅读策略,加大了学生阅读策略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元认知阅读策略培训
(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阅读的重要性
1.教师要明确阅读重要性,应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新教学理念,教学要由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转换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上。教师要由课堂上的“权威”转变为一名学习策略的“协调者”、“指导者”。
2.教师要先做阅读策略的学习者,加强英语阅读策略理论的学习,提高策略意识及策略指导能力,然后才能指导学生熟练运用阅读策略。
3.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阅读动机,并培养学生树立“运用策略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信念,使其了解阅读策略的知识,尝试使用一些策略,如 跳读、猜词、借助母语和借助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预测,做到对阅读策略的有效选用、适用与活用。
(二)分析学生策略学习情况,传授元认知策略知识
①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习者对阅读策略的认识态度和掌握程度。分析何种原因引起阅读困难。
②介绍各种阅读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知识,明确使用阅读策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行之有效的元认知策略。
有效阅读策略之一——略读
略读的目的是通过扫描迅速预测文章内容或把握问章的主旨大意,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其中准确快速地识别关键词语、领会意思并通过对关键词的掌握去推断句子内容至关重要。
有效策略阅读之二——细读
细读是指在确定文章中与解题有关的内容并范围后,在该范围内逐词阅读,特别是对关键词、句要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较深刻、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细读不是译读,切记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试图通过译成汉语来辅助理解。
有效策略阅读之三——利用上下文或构词法来猜测词义
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未学过的生词,再就是旧词新义。要学会利用构词法知识或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具体的语境,猜出它们相应的词性、词义,这样就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有效策略阅读之四——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如读消遣的英语小故事、新闻消息,语言结构比较简单,只要知道内容大意,采用略读即可;如果材料从表层到深层进行理解,则要寻读或详读。
有效策略阅读之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A.要克服唇读、心读、喉读等不良朗读习惯,要学会默读。朗读与默读是两种技能,朗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学生朗读一篇未读过的文章的时候,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语音语调上,对文章的内容则不完全理解。因此一定要养成默读的习惯,使注意为集中在文字符号上,全神贯注于篇章中。
B.要克服逐词阅读、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逐词阅读会使回视现象频繁,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影响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养成一个意群一个意群、一个整句一个整句阅读的习惯。这种阅读注视域多,不仅阅读速度加快,而且对句子的理解也会更连贯、更完整、更透彻。
(三)策略选择和计划实施
1.教师应选择那些学习者普遍缺乏的策略,或选择能帮助他们克服阅读困境的策略。
2.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把新课标关于学习策略中对调控策略(元认知策略)的分级描述作为中长期目标,并制定计划。
3.实施训练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策略类型,来制定训练内容。有的策略只能通过讨论、解释、自主尝试、及时反馈等方法使学习者策略生成内化,而有的策略类型要使用典型材料加以演示。此演示力求做到简洁,使阅读策略培训明朗化,然后让学生逐渐参加进来。如教师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讲出使用何种策略,然后教师执行;也可组织小组或班级讨论学生们提出的典型的阅读策略,在典型语境中的应用个例。通过这种锻炼可以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更深刻的认知过程:如原有知识的激活、不同问题的归类处理、理解过程的自我监督。
4.培养学生使用策略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比学习能力较不理想的学生更善于运用阅读策略。发扬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选择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的阅读策略。
(四)阅读的训练评估
策略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生已掌握一定量的阅读策略并能熟练运用后,教师设置一系列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阅读策略培训阶段测试题,为学生提供即时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对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描述、自我评价和评估,以巩固其对不同策略的掌握。同时教师对培训的进展也可做出准确的评估。
阅读策略培训旨在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使用策略的重要性、提高策略意识,学会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中采用恰当的阅读策略,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自我指导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方面如何把教学内容和策略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今后努力。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四级目标要求学生除了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达到15万词以上;六级达到20万词以上。说明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英语阅读,同时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2001标准建议:中学英语教学须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标准》明确规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培训。
二、阅读策略现状分析
(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选择和采用的各种措施(Cohen),它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其具体行为。《标准》中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其中调控策略也称元认知策略,它是指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等行为,是学习者进行自我管理所采取的措施。《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习策略根据运用的领域可以分为语法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阅读学习策略、写作策略、听和说的策略。而英语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调控阅读环节的操作过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灵活运用一系列阅读方法或技能的学习过程。
(二)目前中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现状究竟如何呢?笔者做了三项调查。
1.学生英语学习基本情况调查
(1)你认为现在学习英语的难点是
A.听力(12.5%) B.口语(22.8%)
C.阅读(48.2%) D.写作及其它(16.5%)
(2)是否读过中文小说
A.读过很多(72.5%)
B.读过,但很少(18.5%)
C.一本也没有读过(9.0%)
(3)是否读过英语简易读物或小说
A.读过很多(23.7%)
B.读过,但很少(68.2%)
C.一本也没有读过(8.1%)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在听、说、读、写中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读书并不是目前中学生最喜爱的课外活动。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学生本身缺乏阅读兴趣,还因为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
2.学生英语阅读策略问卷调查
(1)你认为哪些方面的训练最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A.背诵大量词汇(38.3%)
B.做大量阅读习题(30.4%)
C.阅读大量文章(22.7%)
D.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29.3%)
(2)你是否了解一些英语阅读技巧
A.很多(4.5%) B.一些(62.2%)
C.很少(22.0%) D.不知道(11.3%)
(3)你通过哪种途径了解阅读方法与技巧?
A.老师讲授(68.6%)
B.课外阅读(21.7%)
C.同学交流(12.5%)
D.其它(12.2%)
(4)你是否受到快速阅读方法的训练?
A.有(18.2%) B.没有(71.8%)
(5)你通常如何阅读一篇文章
A.默读(28.4%)
B.指读(23.6%)
C.逐词出声朗读(21.9%)
D.总想着汉语意思(26.1%)
(6)阅读中遇到生词,你如何处理?
A.立即查词典或问其他人(18.3%)
B.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 (34.6%)
C.遇到难词难句,停下来反复阅读分析(26.3%)
D.不影响理解就跳过去(20.8%)
(7)你是否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
A.大部分(23.2%)B.经常是(28.5%)
C.偶而是(37.9%)D.几乎没有(0.4%)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不满意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阅读技巧与方法都来自教师讲授,有一部分学生有不良的阅读习惯,如逐词出声朗读、指读和经常回读。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策略比较陌生,能够对策略进行选用活用得很少。学生处理生词和运用阅读技巧方面仍缺乏系统训练与指导。
3.教师的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1)阅读课主要教学活动
A.以课文中的语言点为主(39.2%)
B.以课文内容为主(38.2%)
C.由课文内容进行扩展(12.3%)
D.其它(10.3%)
(2)阅读授课方式
A.老师讲学生听(42.5%)
B.分小组阅读讨论(38.2%)
C.语法翻译练习(17.5%)
D.其它(1.8%)
(3)如何处理阅读材料中的生词
A.阅读前解释(18.3%)
B.阅读中解释(44.5%)
C.让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33.8%)
D.不进行任务解释(3.4%)
(4)如何处理材料中的语法知识
A.详细讲解并大量练习(43.6%)
B.进行简单的解释(41.0%)
C.不做任何解释(5.2%)
D.不清楚(10.0%)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仍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详细解释和大量练习仍是阅读课的重要内容,很少有教师能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策略指导。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灵活运用阅读策略,加大了学生阅读策略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元认知阅读策略培训
(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阅读的重要性
1.教师要明确阅读重要性,应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新教学理念,教学要由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转换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上。教师要由课堂上的“权威”转变为一名学习策略的“协调者”、“指导者”。
2.教师要先做阅读策略的学习者,加强英语阅读策略理论的学习,提高策略意识及策略指导能力,然后才能指导学生熟练运用阅读策略。
3.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阅读动机,并培养学生树立“运用策略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信念,使其了解阅读策略的知识,尝试使用一些策略,如 跳读、猜词、借助母语和借助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预测,做到对阅读策略的有效选用、适用与活用。
(二)分析学生策略学习情况,传授元认知策略知识
①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习者对阅读策略的认识态度和掌握程度。分析何种原因引起阅读困难。
②介绍各种阅读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知识,明确使用阅读策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行之有效的元认知策略。
有效阅读策略之一——略读
略读的目的是通过扫描迅速预测文章内容或把握问章的主旨大意,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其中准确快速地识别关键词语、领会意思并通过对关键词的掌握去推断句子内容至关重要。
有效策略阅读之二——细读
细读是指在确定文章中与解题有关的内容并范围后,在该范围内逐词阅读,特别是对关键词、句要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较深刻、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细读不是译读,切记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试图通过译成汉语来辅助理解。
有效策略阅读之三——利用上下文或构词法来猜测词义
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未学过的生词,再就是旧词新义。要学会利用构词法知识或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具体的语境,猜出它们相应的词性、词义,这样就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有效策略阅读之四——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如读消遣的英语小故事、新闻消息,语言结构比较简单,只要知道内容大意,采用略读即可;如果材料从表层到深层进行理解,则要寻读或详读。
有效策略阅读之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A.要克服唇读、心读、喉读等不良朗读习惯,要学会默读。朗读与默读是两种技能,朗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学生朗读一篇未读过的文章的时候,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语音语调上,对文章的内容则不完全理解。因此一定要养成默读的习惯,使注意为集中在文字符号上,全神贯注于篇章中。
B.要克服逐词阅读、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逐词阅读会使回视现象频繁,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影响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养成一个意群一个意群、一个整句一个整句阅读的习惯。这种阅读注视域多,不仅阅读速度加快,而且对句子的理解也会更连贯、更完整、更透彻。
(三)策略选择和计划实施
1.教师应选择那些学习者普遍缺乏的策略,或选择能帮助他们克服阅读困境的策略。
2.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把新课标关于学习策略中对调控策略(元认知策略)的分级描述作为中长期目标,并制定计划。
3.实施训练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策略类型,来制定训练内容。有的策略只能通过讨论、解释、自主尝试、及时反馈等方法使学习者策略生成内化,而有的策略类型要使用典型材料加以演示。此演示力求做到简洁,使阅读策略培训明朗化,然后让学生逐渐参加进来。如教师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讲出使用何种策略,然后教师执行;也可组织小组或班级讨论学生们提出的典型的阅读策略,在典型语境中的应用个例。通过这种锻炼可以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更深刻的认知过程:如原有知识的激活、不同问题的归类处理、理解过程的自我监督。
4.培养学生使用策略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比学习能力较不理想的学生更善于运用阅读策略。发扬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选择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的阅读策略。
(四)阅读的训练评估
策略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生已掌握一定量的阅读策略并能熟练运用后,教师设置一系列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阅读策略培训阶段测试题,为学生提供即时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对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描述、自我评价和评估,以巩固其对不同策略的掌握。同时教师对培训的进展也可做出准确的评估。
阅读策略培训旨在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使用策略的重要性、提高策略意识,学会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中采用恰当的阅读策略,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自我指导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方面如何把教学内容和策略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今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