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主题活动下幼儿经验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兒园老师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尽可能地围绕主题关键词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但是仔细梳理分析后发现,有时候同个主题活动下的不同活动内容之间,名称听上去有关联,但却无幼儿发展目标的联系,不同主题活动之间的经验连接更是相当匮乏;有些活动“热闹且有趣”,却忽视了孩子在活动中经验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我们将发现的这一问题与老师们一起讨论与交流,让老师们意识到不仅要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有趣,同时也应重视对接幼儿的发展目标,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敏锐发现幼儿经验的生长点,明确活动到底要让孩子“发展什么”,在实现经验连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老师们一旦在教育理念上产生转变,自然而然地就在实践中实现转向。大一班在第二学期主要开展了两个紧密联系的主题活动——“大家来写信”和“心愿地图”,充分反映出教师对幼儿经验连续性和整体性发展的思考。
  “三八节”写给妈妈的信
  大班第二学期开学初,即将迎来“三八节”。为了给妈妈们一个惊喜,鼎鼎提出,希望给妈妈写信,感谢妈妈的辛苦付出,说出自己的美好祝福。其他孩子纷纷响应,还说不会写字,可以画画,一样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有的孩子还说,请老师帮忙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记下来。就这样,孩子们第一次完成了写给妈妈的信,大班主题活动“大家来写信”就以“三八节”活动为起点开始了。
  分析: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给妈妈写信,激发了孩子们的前书写兴趣,同时也使孩子们知道口头说的话可以用文字或者图画等符号记录下来,从中体会到文字的意义。
  孩子们希望给妈妈制造一个大惊喜,可是自己把信交到妈妈手里的话就算不上什么惊喜。乐乐小朋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激动地说:“可以塞进邮筒里,让快递员叔叔交给妈妈,我去厦门旅游的时候,写过一张明信片,投进邮筒,寄到家里呢。”“那该怎么邮寄呢?”一次也没有寄过信的果果问道。
  老师耐心地解释了邮寄过程,原来光写完信还不够,还需要准备一个信封。信封上要注明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姓名和地址,还要写上邮编,贴上邮票。这么复杂的事情,单独靠孩子们很难完成。怎么办?
  “我想自己写,可是我不会写字呀!”俏俏说出了很多小朋友的心声。“那能不能请一个人来帮你们写呢,你们觉得让爸爸帮忙怎么样?”老师立马提醒。孩子们欣然同意。最终,小杨老师帮忙完成投递,并用手机拍下信投进邮筒瞬间的照片,与孩子们分享。接下来,就需要孩子们耐心等待。
  分析:原来想要把一封信成功寄出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但是正因为不简单,才更能让收件人感受到信传递的感情和温度。这个过程让孩子们体验到表达爱的另一种方式,在等待中感受到信的意义和慢生活的情趣,以及不同寻常的仪式感。
  在幼儿园里开“邮局”
  自从给妈妈写信之后,孩子们写信的兴趣并未停止,还想给幼儿园的老师、其他班的好朋友以及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写信。很快地,班里就积攒了很多没寄出去的信。这该怎么办呢?
  “要不就建一个幼儿园里的邮局吧。”麟麟冒出个好主意。“我来当邮递员,给大家送信。”有的小朋友自告奋勇。“我也想当,我也想当。”大家一听到可以当邮递员,眼里放光。
  “要是当邮递员的话,你们知道把信送到哪里吗?”老师抛出了新问题。“可以寄到老师的办公室,寄到小朋友的班级教室。”俏俏灵机一动。“那么多教室和办公室,到底该寄到哪一个房间呢?”“可以在门上贴上门牌号,我们家的门上就有门牌号,快递员就不会送错了。”
  于是,关于“门牌号”的调查与制作就开始了,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分析:孩子写信的兴趣持续增长,老师跟随孩子的兴趣积极引导并抛出问题,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接下来,孩子们需要调查幼儿园一共有多少层,每层有多少间教室和办公室,然后画出幼儿园的大地图。在共同努力之下,一张画着幼儿园所有班级教室和老师办公室的地图终于完成。大家把大大的地图贴到了墙上,还给每个房间制作门牌号。门牌号上的数字包含特殊的含义,邮递员可以通过门牌号就知道所在的楼层和位置。比如,数字“101”代表幼儿园一层第一间小一班弟弟妹妹的教室。
  很快,孩子们给地图上的每个房间贴上了特定的门牌号。除了在地图上贴门牌号,孩子们还需要把门牌号贴到幼儿园每个房间门上,这样邮递员才能将信准确而快速地送到收件人的手里。孩子们还收集到了所有教师的照片,贴到地图上,方便邮递员寻找。
  
  分析:门牌号上抽象的数字符号代表具体的含义,一个门牌号对应特定的楼层和位置,门牌号和房间是一一对应关系。在游戏过程中,大班孩子也在练习书写数字。
  “邮递员”兜兜先去“邮筒”里取信——一封寄给中三班王老师的信,再在幼儿园地图上确认王老师所在的教室,上面写的门牌号是“303”,在三层的第三间。“王老师,这里有您的一封信,请您收好”,兜兜来到贴着“303”门牌号的教室门前,敲开门看见王老师,把信递给她。王老师笑盈盈地接过兜兜手里的信向她表示感谢。
  除了孩子写信,也有老师往邮筒里寄回信,邮递员们的送信任务并不轻松。为此,他们特意制作了送信记录单。里面需要填写寄件日期、寄件人、收件人和快递员姓名、送达时间,还有对邮递员的满意度调查。
  
  
  分析:送信记录单里需要填入不同的信息,创造了练习书写的机会,激发了书写兴趣,也引导孩子对时间的关注,为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写给园长的一封信
  大班第二学期已经过了一半,孩子们很快将告别生活了三年的幼儿园,平时也会聊到将要进入不同的小学,意识到不久就要分开,掩饰不住伤感。在一次谈话活动中,孩子们开始述说起一些想在幼儿园做但没有做过的事。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围绕“毕业心愿”展开了讨论,并把自己的心愿画下来——“在幼儿园一起吃冰棍”“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延长区域游戏时间”“搭建巨大城堡”……   一天,鼎鼎帶来了图画书《我的地图书》。这本书用地图的方式展现了孩子们的世界,同时将地图的概念泛化,不仅局限于地理空间范畴,更延伸到事和物的结构与关系。书中有一页是关于主人公的“我的一天地图”,把主人公一天主要生活的时间轨迹依次列出来。
  “我们可不可以给毕业心愿列个时间表呢?”书中的内容给了朵朵灵感。
  “真是个很不错的主意。”老师马上肯定孩子的想法,但随后又追问,“可现在离毕业的时间也不多了呢,你们每个人都有心愿,怎么完成得了呢?”孩子们很清楚要实现所有的想法并不现实,所以决定用投票的方式精选出有意思、可实现的愿望,然后按实现顺序用“时间地图”的方式列出来。
  分析:精选心愿的过程考验孩子们面对不同意见冲突、达成共识的能力。在完成心愿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做计划,而且能积极动手动脑,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想出合适的方法和寻找适宜的资源化解问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也发展了敢想敢做、会坚持的学习品质,为小学生活的准备打好了基础。
  其中,“夜宿幼儿园”是非常受孩子喜欢的一个特别心愿。但是,老师没有直接答应:“你们这个心愿真的很特别,老师也很想帮助你们实现,可是你们住在幼儿园这事,我做不了主。”
  “那谁做得了主呢,我们该去问谁呢?”孩子们紧追不舍地问。“那得去问园长,幼儿园的大事需要经过她的同意,所以你们的想法得让园长妈妈知道,看她同不同意。”老师指点迷津。“那么我们给园长写封信,告诉她我们的想法。”之前的写信经验让孩子们立马想到了这个好主意。接下来,孩子们马上围绕该写些什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信的内容逐渐清晰,孩子们决定首先在信上告诉园长他们很想体验在幼儿园睡觉,而且是在帐篷里面睡,还希望园长同意大家晚上一起吃集体大蛋糕,互相分享美味零食。孩子们用边写边画的方式给园长写信,还请班里老师把他们不会写的字写出来,他们照着模仿。最后,一封充满着集体智慧、饱含孩子们期待的信大功告成,小小邮递员怀揣着信小跑着来到园长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想把信送到园长手里。
  分析:写一封信给园长让“不可能”的夜宿幼儿园心愿变成“可能”,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书写文字的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大班孩子更多通过“画字”获得成就感。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提出,应该鼓励幼儿在未能集中地识字和写字之前,积极与文字互动,乐于“画字”或模仿方块字的一些简单特点,使用多种方式书写“非正规”的文字,能够帮助儿童建立和巩固纸笔互动的经验,感知文字组成的一些基本规律,并熟悉书面文字的字形,有效地提高儿童早期书写语言的准备水平。
  夜宿幼儿园的想法最后得到了园长的成功支持,可是要实现起来并没有孩子们想的那么简单,背后需要前勤和后勤的共同支持和各项准备。离真正夜宿的日子越来越近,孩子们越来越期待着“这件大事”,并与爸爸妈妈一起准备夜宿物品清单,帐篷、睡衣、洗漱用品……一样都不能落下。
  夜宿当天,老师们特意准备了一项“快乐寻宝”的游戏任务。用心的园长记下了孩子们的全部心愿,特意准备了“毕业生大蛋糕”作为惊喜。
  趁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老师们已经在睡眠室把所有的帐篷搭好,孩子们跑过来,看见帐篷激动地欢呼。孩子找到对应的帐篷,像个小大人一样整理床铺,铺平弄整齐,能力强的孩子主动帮助同伴。接着,孩子们像在家里一样换上睡衣进行睡前洗漱,一切井然有序。夜幕降临,躺在大大的帐篷里,虽然有对爸爸妈妈的想念,但因为有熟悉的同伴、亲爱的老师在身边,孩子们感到安全和踏实。渐渐地,听不到窃窃私语的聊天声,孩子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分析: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快乐寻宝”挑战任务,让孩子们体验团体合作的快乐。与好朋友一起在幼儿园里睡帐篷,让孩子们体验了短暂的独立生活,考验了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背后的思考
   经验的连续性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3~6岁儿童应当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随着活动一步步地展开,孩子们知道了“信”是什么,体验了怎么写信以及写信的意义,同时书写经验也逐渐丰富,水平由低向高发展。在“我给妈妈的一封信”的活动中,孩子仅仅用图画来书写;在“给老师和小朋友的信”的活动中,孩子除了尝试画字,还书写了数字符号和自己的名字;随着课程的开展,主题活动由“大家来写信”进入到“心愿地图”,孩子们为了达成心愿,给园长写信,整个过程中积极与文字互动,书写经验逐渐丰富。
  “大家来写信”和“心愿地图”虽然是两个主题,但都有内容指向实现孩子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关注孩子读写经验发展的连续性。老师通过适宜的教育策略支持促进幼儿的早期读写能力不断连续发展,为幼儿未来的读写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进入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经验的整体性发展
  这两个大班主题活动同时也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如,“幼儿园里的邮筒”通过让孩子们亲手参与绘制幼儿园地图,在真实的游戏活动中,感知地图的功能和价值。通过制作和粘贴门牌号,孩子们真切体会了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送信活动,促进了空间关系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再如,在制作“心愿地图”过程中,孩子们对“地图”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做事的计划性不断发展;通过安排不同心愿的实现顺序,学习分配与利用时间,对时间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有利于大班幼儿计划性的发展。
  还有,老师一直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幼儿园里的邮筒”活动中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把信送到正确的房间。孩子通过解决活动中的真实难题,大大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注:文章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单位资助校本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主题活动中幼儿关键经验与教师支持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BEB16092。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我们时常会发现孩子的口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有家里带来的小玩具、幼儿园区角的废旧材料、户外的落叶、路边的石头以及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孩子口袋里的神秘世界对儿童来说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成人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口袋世界呢?  其实口袋和口袋里的世界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它们被心理学家称为幼儿的“自我领地”“想象、收藏的世界”,以及“空间敏感期的展现”等。当幼儿在生活中感受
一切还要从几天前的区角活动说起。  意外  完不成的计划  这一天,子耀和淼淼的计划是“一起在积木区里修几层高楼”。但由于他俩来得较晚,当他们开始游戏时,计划要用到的空心大积木已所剩无几了。两个人用仅剩的3块空心积木和几根长条小积木很快地搭好了楼房。淼淼说:“没有(空心积木)了,怎么办呀?”子耀拿来几块拱形积木说:“这种还有很多,我们玩这个吧。”淼淼把拱形小积木挂在手上,说:“看,一条手环。”子耀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用理想、美德、文化、纪律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之所以说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正是源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那么,让“育礼”课程渐进渐深成为儿童成长的滋养,使儿童获得自由和尊重,释放灵性与梦想,构建内在的自我,实现生命的创造,必然成为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一、“育礼”课程是学校文化定位的必然抉择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有很多种,除了日常的衣食住行内展现个人素
“安吉游戏”是一场“真游戏”的革命,教师是开展“安吉游戏”课程的核心要素。因此,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安吉游戏”是“真游戏”,教研也必须是“真教研”。对于幼儿园教研,安吉县教育管理部门从县级层面提出要求:追问到底、回答清楚、落实到位。追问和回答的过程就是反思、假设的过程,落实到位就是验证的过程,这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性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成长。  “真教研”就是要
时光荏苒,我已经在幼儿园当了5年“孩子王”。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会因为引导一位孩子吃完饭菜而高兴好一阵子;会因为逗乐一个哭泣的孩子而兴奋地到处诉说;会因为教会一个孩子整理衣物而自豪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融入了每一个日出日落,没有了最初的新鲜感,我在幼儿园的收获又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是成人生活的导师,儿童的生活里蕴藏着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仔细想来,在
摘 要:传统的Flash教学游戏通常将教学内容设计到程序代码中,在游戏过程中教学内容保持不变,因此阻碍了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学习。本文详细阐述了一个Flash教学游戏设计实例,简要分析了Flash连接数据库的三种常用技术,并结合开发实例,详细介绍了采用XML与ASP脚本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Flash与数据库的连接,从而完成对教学游戏中教学内容实时更新。  关键词:Flash 教学游戏 XML ASP
摘 要:本文首先对当前主要的Web挖掘技术和高校档案馆用户兴趣建模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高校档案馆用户在高校档案馆网站浏览内容分析为主,浏览行为分析为辅的高校档案馆用户兴趣挖掘过程模型。而基于Web浏览内容挖掘所得到的用户兴趣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用户的兴趣。  关键词:用户兴趣模型 Web挖掘 个性化服务 档案馆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
提到色彩文化,可能我们立刻会想到代表吉祥、喜庆的中国红,亦或会想起皇权时代皇室御用之黄色。2013年张明玲出版的《色彩文化》一书,就是从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念谈起,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去探寻神秘的色彩文化,以及人们运用色彩来表达意愿,赋予色彩特殊的寓意。本文提到的色彩文化,就是将色彩传递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与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巧妙对接,即将管理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不同性质的工作内容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如月周计划用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读绘本《我妈妈》,小朋友都七嘴八舌地描述着自己的妈妈,并且还给妈妈画了肖像。只有亚康坐着不动。老师问他:“小朋友都画好了,你怎么没有画?”没想到他哇地一声哭了起来,但他什么都没有说。  亚康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老师知道他是想妈妈了。于是轻轻地抱住他,对他说:“虽然妈妈不在身边,可是她依然爱你呀!我们一起看《魔法亲亲》吧,看绘本里的小獾熊,怎么感受妈妈不在身边的爱!”亚康的情绪渐
2004年毕业至今,摸爬滚打在幼教工作已11年。记得当时“研究生”进幼儿园还很稀有,所以领导当时直接就叫我“研究生”,完全不记得我的本名。当时的自己身在幼儿园确实感觉自己很另类,对自己的处境感觉很尴尬,不懂得如何走进这个群体,不懂得如何与教师融为一体,更不懂得该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在幼儿园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走进走进教师,与教师在一起  刚上班的时候,由于家在外地,所以我很“荣幸”地住进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