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抗原特异性 CD4+T 细胞体外扩增及其在 Th 表位筛选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体外扩增方法,并在Th表位筛选中初步应用。方法从H.pylori感染阳性患者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重组黏附素抗原(HpaA)进行体外刺激,分别摸索不同血清培养基、抗原刺激浓度、培养时间等体外扩增条件,并通过细胞内因子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paA特异性CD4+T细胞产生IFN-γ应答水平,从而建立H.pylori感染者抗原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体外扩增方法。同时,结合合成重叠肽技术,对抗原HpaA中可能的Th表位进行初步筛查。结果在含人AB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的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扩增效率优于含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 HpaA抗原初刺激浓度为0.2μmol/L时,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比例最高;在抗原刺激浓度0.2μmol/L条件下,细胞培养9 d时出现特异性CD4+T细胞应答,且在第15天时达到高峰值;以不同肽段对特异性CD4+T细胞的IFN-γ应答水平检测分析中显示:针对本研究H.pylori感染个体,HpaA抗原中可能存在一个优势应答的Th细胞表位(HpaA220-237)。结论在人AB血清的1640培养基,0.2μmol/L为抗原刺激浓度,连续15 d扩增等培养条件下,在体外成功扩增出H.pylori抗原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可用于H.pylori抗原中Th表位的筛选和鉴定,为表位疫苗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HIV/MTB双重感染对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及其信号通路下游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抽取在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的HIV单纯感染者(32人)、HIV/MTB双重感染者(30人)、MTB单纯感染者(28人)、健康对照人群(29人)为研究对象,共119人,采集其外周20 ml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人群血清不定型流感嗜血杆菌( 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 NTHi)外膜蛋白P6及其T-B联合表位肽抗体水平,为NTHi 外膜蛋白P6多抗原肽疫苗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NTHi P6原核表达系统,纯化重组蛋白P6,同时采用Epitope prediction 1.0软件和ANTIGENIC程序预测NTHi P6的T表位和B表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