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三重逻辑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如何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党史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从中流砥柱的概念形成入手,建构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三重逻辑框架,即坚定的抗战意志、改变战争局势的战略战术和指引国家战后重建的方向.而后回到历史现场,从抗战的全过程观察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具体表现,还原共产党在这三个层面逐渐掌握主导权的过程,最终得出中国共产党经抗战成长为引领中国革命和国家命运的中流砥柱的结论.
其他文献
从多角度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与原生态、活态化和产品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是研究非遗活态化传承和产品化路径的关键点.本文在立足保护非遗“原生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非遗“活态化”传承与非遗“产品化”开发路径相结合的非遗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从“活态化”传承视角探究非遗传承特征、传承人物和传承思路,并通过“产品化”路径对非遗文化属性进行提炼,结合产品设计方法及目标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再造设计,从而激发非遗内在生命力.并以闽南地域非遗为例进行了案例实践,为相关非遗产品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与案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