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肠吻合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在肠吻合术中生物可分解吻合环(biofragmentable anastomosis ring,BAR)与常规手工缝合以及线形吻合器应用的方法和效果,评价BAR在肠吻合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498例肠吻合术病例,分为BAR组186例,手工缝合组177例,线形吻合器组135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吻合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吻合口炎症、狭窄发生情况。结果:BAR组手术时间(102±16)min;手工缝合组(121±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 MRA)对判断肝移植术后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行3D DCE MRA检查,血管显示分级评分及血管吻合口相对
1对象与方法我院采用立体定向钻孔置管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颅后窝血肿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8~78岁,平均58岁.入院时神志清楚13例,浅昏迷2例.血肿量均≥10 ml;血肿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50例舌咽神经痛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17例,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切断术(
1病例资料男性,15岁,因头痛、头晕19个月,加重伴双下肢乏力、呕吐4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共济失调性步态,Romberg征(+),双眼水平眼颤(+),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CT示第四脑室
目的:以空白及苯巴比妥(PB)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作为代谢反应酶源,研究R-(+)及S-(-)-普萘洛尔体外葡醛酸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考察酶动力学特性和对映体之间的代谢性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