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与来自科教文卫体界的10位代表进行座谈。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时,温总理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可以说,温总理的一席话道出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声,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大学的沉疴所在。
如今我们走入一些大学校园,仿佛走进某高档社区或先进城镇,高楼大厦林立,环境也很优美,可唯一让人闻不到的是“书香”气息。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楼有了,大师却没有,没有大师的大学也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当然还是温总理所说的,没有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然追根溯源,要想给大学思想“松绑”,或者说要想大学拥有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表达,首先就必须给大学的身体“松绑”。因为身体自由了,思想的自由才能随之而来!
给大学的身体“松绑”,也就是去掉大学身上的那些枷锁和桎梏。说白了,即去行政化。大学校长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学人,一个纯粹的教育学家,而不是什么行政官员。一旦大学行政化了,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了枷锁。身体受到行动的限制,久而久之思想上也难免受到限制,不能做到“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了。
综观世界的公立大学,佼佼者无不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如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再比如自主招生、破格招聘人才等。而许多人怀念我国过去的大学,原因也正在此。至今还被世人传为佳话者如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胡适批阅罗家伦的作文试卷时给了满分,然而,罗的数学成绩却是零分。由于蔡元培和胡适的坚持,北京大学最终破格录取了罗家伦。在用人方面,蔡元培先生的不拘一格是闻名于世的,比如当年聘请没有文凭的陈独秀。诸如此类,可谓不胜枚举!正是由于治校者拥有独立治校的权利,不受外界的干预,在思想自由的空气下,高校才能产生杰出人才。
大学要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理念”,必须要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松开人为套在它们身上的重重枷锁,为身体减负,进而给思想松绑,才能使大学真正实现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出世界一流大学,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民!
如今我们走入一些大学校园,仿佛走进某高档社区或先进城镇,高楼大厦林立,环境也很优美,可唯一让人闻不到的是“书香”气息。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楼有了,大师却没有,没有大师的大学也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当然还是温总理所说的,没有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然追根溯源,要想给大学思想“松绑”,或者说要想大学拥有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表达,首先就必须给大学的身体“松绑”。因为身体自由了,思想的自由才能随之而来!
给大学的身体“松绑”,也就是去掉大学身上的那些枷锁和桎梏。说白了,即去行政化。大学校长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学人,一个纯粹的教育学家,而不是什么行政官员。一旦大学行政化了,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了枷锁。身体受到行动的限制,久而久之思想上也难免受到限制,不能做到“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了。
综观世界的公立大学,佼佼者无不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如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再比如自主招生、破格招聘人才等。而许多人怀念我国过去的大学,原因也正在此。至今还被世人传为佳话者如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胡适批阅罗家伦的作文试卷时给了满分,然而,罗的数学成绩却是零分。由于蔡元培和胡适的坚持,北京大学最终破格录取了罗家伦。在用人方面,蔡元培先生的不拘一格是闻名于世的,比如当年聘请没有文凭的陈独秀。诸如此类,可谓不胜枚举!正是由于治校者拥有独立治校的权利,不受外界的干预,在思想自由的空气下,高校才能产生杰出人才。
大学要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理念”,必须要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松开人为套在它们身上的重重枷锁,为身体减负,进而给思想松绑,才能使大学真正实现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出世界一流大学,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