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已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及未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两类在用药频次、组方规律、四气五味归经、证候分布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并筛选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上收载的关于使用中医药内服治疗术后结直肠癌及未行手术的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文献,将文献所载方剂逐一录入系统,利用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术后中医治疗最常使用的药对前5位由高到低依次为:白术-茯苓、白术-甘草、黄芪-白术、甘草-茯苓、白术-甘草-茯苓,药物多为温、平之品;未行手术的结直肠癌则为:白术-茯苓、黄芪-白术
【机 构】
: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已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及未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两类在用药频次、组方规律、四气五味归经、证候分布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并筛选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上收载的关于使用中医药内服治疗术后结直肠癌及未行手术的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文献,将文献所载方剂逐一录入系统,利用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术后中医治疗最常使用的药对前5位由高到低依次为:白术-茯苓、白术-甘草、黄芪-白术、甘草-茯苓、白术-甘草-茯苓,药物多为温、平之品;未行手术的结直肠癌则为:白术-茯苓、黄芪-白术、甘草-茯苓、甘草-薏苡仁、黄芪-茯苓,药物多为寒、温之品.结直肠癌术后证候分布最多的前5个由多到少依次为脾气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亏虚证、肝郁脾虚证;未行手术的结直肠癌则为脾虚瘀毒证、湿热内蕴证、湿瘀毒结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其特点以正气不足为主,证型多为虚证,治疗偏向补益正气.而未行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邪实而正虚,多为实证,临床用药在补益之余,更注重清热解毒、利湿散结等对癌邪的攻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评估和营养支持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鄄ACLF)营养状况、胃肠道屏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2例HBV鄄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2周、4周时抽取患者血清D鄄乳酸、内毒素和降钙素原(PCT),观察2组患者入组及治疗4周时血清前清蛋白(PAB)、转铁蛋白(TRF)
胃癌属于一种临床上尤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1].临床上广泛运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胃癌,但术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身心负担,影响患者康复[2].相比传统开腹手术,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采用清晰的三维视野,可克服常规开腹手术的局限性且具有微创、高效、安全和恢复迅速等明显优势[3].现对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