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民国大师 运用学术资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走近民国大师,运用其学术资源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以此助力学生成长。
  【关键词】 民国大师 学术资源 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17-01
  0
  二十世纪上半叶即民国时期,是一个新学和旧学碰撞,中学和西学融汇的混沌时代。这个时代虽短,却英才辈出,这些英才在教育、国学、科学等领域引领时代潮流,为国家民族做出大贡献,我们称之为民国大师。
  民国大师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即他们的生平事迹、轶事典故、主要作品、经典名言、主要成就、成长原因、历史评价等。他们以斐然的成就贡献和高尚的人格品德为我们树立了为人范式,故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走近民国大师,挖掘其精神内涵,运用其学术资源。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走近民国大师,运用其学术资源的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教材多选用民国大师之作
  高中语文教材多种版本选用了许多民国大师之作,如人教版、粤教版。人教版五册必修课本共有65课,民国大师之作就有18课19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入选的大师作品有徐志摩《再别康桥》、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朱自清《荷塘月色》、郁达夫《故都的秋》、沈从文《边城》、钱钟书《谈中国诗》等。从中,民国大师受教材编者的推崇程度可见一斑,可谓“你总是这样叫人牵挂”①。故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走近他们,运用他们的学术资源,让大师风范引领高中学子成长。
  (二)近五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多涉及民国大师
  1.文学类会选用民国大师之作。如2017全国Ⅱ卷选用了林徽因的《窗子以外》,2018全国Ⅱ卷选用了老舍的《有声电影》。
  2.实用类中人物传记的传主多选民国大师。如2014全国卷Ⅱ的《爱国科学家邓叔群》,2015全国卷Ⅰ的《朱东润自传》,2016新课标卷Ⅱ的《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民国大师并运用其学术资源是多么重要。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走近民国大师,运用其学术资源的具体做法
  (一)课内重点学习。教材选用了这么多民国大师的作品,我就在教学中将之作为重点教学篇目
  1.所用课时较多。在学习大师之作时,所用课时较多。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按教学要求是1个课时,但我用了2个课时。第1课时重诵读,先是在读中体会其形式上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后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学生在课前预习有了对徐志摩于康桥求学经历的了解,普遍能较深刻地体会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难以割舍的细腻深沉的情感。第2课时重分享,先是老师示范解读诗人另一首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接着学生分享解读诗人其他作品,最后分享诗人的奇闻异事。两个课时下来,学生被诗人的才华折服,加深对诗人的了解。
  2.由此及彼。在学习大师之作时,由此篇到彼篇,由此人到彼人,适当延伸。如学习钱钟书《谈中國诗》时,我让学生课外阅读大师的《围城》和杨绛先生的《记钱钟书与〈围城〉》《我们仨》。通过延伸阅读,学生既惊叹于这位“文化昆仑”的幽默与睿智,又被大师一家朴实真挚的情感感动。这样会让学生感觉语文学习并不枯燥,而富含人情味,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色彩。
  (二)课外分类阅读
  除了课内重点学习,我还带领学生开展以“走近民国大师”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有大师自己的作品,有以大师为题材的作品。
  1.在高一读大师资料及著作
  我把民国大师分成教育、国学与艺术、文学、科学、政治与经济五大类,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学生周末回家上网收集大师们的生平事迹、轶事典故、主要作品、经典名言、主要成就、成长原因、历史评价等。再把这些资料集结成小册子并打印出来,在班里传阅。读完这些资料之后再去读大师代表作。
  2.在高二读他人写大师的作品
  在对大师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他人写大师的作品,看别人是如何评价大师的。推荐学生读《民国那些大师》、《细说民国大文人》、《民国才女人物传记小说文集》、《星汉灿烂曾几时——民国文人写真》等。
  (三)分享与运用
  第一,阅读分享。阅读必有感想,要让学生把读后的所感所思表达出以分享。1.每周安排两次课前三分钟演讲,个人形式。2.每月安排一节阅读汇报课,小组形式。3.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后感,老师各挑选三篇张贴展示。
  第二,实践运用。学生觉得有用,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才能让这个主题的阅读可持续发展,故需要实践运用。
  1.现代文阅读训练。高考、模拟考题里有许多人物传记阅读题,可从中选一些放进周测、月考、段考中,给学生练练。如《黄侃先生二三事》《下笔不觉师造化》《灵性鬼才黄永玉》《梁宗岱先生》《梅贻琦——永远的校长》。
  2.写作训练。高中主要写议论文,而议论文需要典型事例作论据。在写作中,学生多举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人为例,尽管这些人物很典型,却很泛滥,缺乏新意。而以民国大师为例则少见而有新意,故在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上民国大师的事例,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这两种形式进行实践训练,既可以调动学生“走近民国大师,”的阅读积极性,又与高考衔接,充分运用民国大师的学术资源。
  民国大师大都有高深的才华学问,有高尚的道德操守,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所以他们才能受到教材编者和高考命题者的青睐。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走近民国大师,让学生关注他们,挖掘其精神内涵,运用其学术资源,从而获取正能量,助力高考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 参 考 文 献 ]
  [1]汪兆骞.《民国清流:那些大师们》.2016年现代出版社出版.
  [2]汪兆骞.《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2016年现代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概念抽象性强,它在高中课本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学生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抽象的观念,同时数学概念也是学生理解新事物的依据,可以作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固着点”。运用变式来对概念进行引入、深化和巩固,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联系和拓展,同时我们还可以把数学概念从陈述性的知识过渡为程序性知识,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不同情形的变式可以让学生对概
摘 要:核心素养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展示出的一类综合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是分不开的。在后疫情时代初中数学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基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菱形的判定》线上线下融合案例为例,研讨了提升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疫情;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布鲁斯教学目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及各种教学工具软件的层出不穷,思维导图已经渗透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它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实践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动力,也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工具和策略,为学生创造新的学习理念和方式,高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关键词:思维导图;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工具;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 本人通过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教学内容与教师人格表现的密切组合,是引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欲望和能力的前提;阐述了应试教育向终身观念转变和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观念的转变;并运用多种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情趣;那种只管教,不管学,注入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
【摘要】 思想道德是一个人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有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其次才是开展一般的知识教育。初中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心智并不成熟,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认识并不完善,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班主任是影响学生最大的老师,在众多任课老师中,班主任所管的事情也最多,其中就
【摘要】 阅读是学生全面了解文本内容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清主次,通过深浅结合开展个性化阅读;通过特定内容的专题性阅读和课内联动、课外拓展等方式来提高语文阅读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51-01  0  《普通高中语
【摘要】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为例,指出新课标背景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将高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检测学生素养的掌握程度,达成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目标,将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
【摘要】 美术课程是中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民俗美术资源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文章在分析民俗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应用对策,以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民俗美术资源 美术教学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更新理念,做到算理与算法相辅相成,真正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算理 算法 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9-176-01  0  一、借助已有经验,感悟
摘 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各学校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并在提高授课效率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灌输知识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