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不良反应300例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li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各医疗机构上报的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结果: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0~10岁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23%;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者230例,占76.67%,居首位;以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14%。结论: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对于婴幼儿的静脉注射给药尤其要慎重,切实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28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1-0092-02
  中药制剂是中药材或提取物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药剂。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的临床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现将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各医疗机构上报的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2结果
  2.1发生ADR患者年龄、性别分布由表1可知: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男147例,女153例,年龄8天~85岁,平均(45.9±14.7)岁;0~10岁的婴幼儿、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23%。
  2.2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患者给药途径分布由表2可知:300例发生中药制剂ADR的患者,静脉注射给药230例,占76.67%,居首位;其次是口服给药,占12.00%,可见,中药制剂静脉注射给药需谨慎对待。
  2.3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品种及构成比表3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涉及12个中药品种, 其中有10个品种为中药注射剂,以注射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14%。
  2.4预防对策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方面与药物本身的组成、剂型、制剂工艺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患者的自身个体差异有关,儿童、老年人及过敏体质人群尤其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2]。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必须加强中药制剂品质的监督和管理;规范临床应用适应症;提高全民防范意识;详细了解各种中药制剂的相关适应证、禁忌证;广泛开展不良反应监测,最大程度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3]。
  3讨论
  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发生率来看,男性与女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性。0~10岁的婴幼儿、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23%。其次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很高,占200%,这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速率减慢,肝药酶活性减弱而致解毒能力下降有关。中药制剂静脉注射给药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药理作用较口服、肌内等给药方式更为迅速,但中药制剂的组方、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多重制剂学因素,蛋白、淀粉、鞣酸、色素、树脂、挥发油等物质广泛存在,使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过敏性和抗原性,因此,中药制剂尤其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最为严重,临床使用尤其要慎重[4]。本组资料中,静脉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230例,占76.67%,居首位;以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14%。综上所述,各医疗机构对于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婴幼儿的静脉注射给药尤其要慎重,切实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5]。
  参考文献
  [1] 崔艳丽.1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9): 847- 849.
  [2] 白晓菊,于妮娜,张志芬.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等项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09,6(5):272-276.
  [3] 顾一平.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62例特征分析[J].河北中医,2014,36(6):891-892.
  [4] 姚苑梅,徐玉红,吴斌,等.1768 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9):566-569.
  [5] 高碧莲,黄小芸,李鑫.2008-2011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9):835-837.
  (收稿日期:2014.080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新生儿体重与脐带血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脐带血IGF-1水平以及新生儿体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摘要】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穿
[摘要]2011~2012年为全面了解我省民间医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现状,进一步发挥民间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推动民间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安徽省开展了全省民间医药暨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现状调查工作。通过采用面上调查统计、现场实地调查和接受献方献药等调查方式,对我省的民间医药和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现状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记录下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后期数据的整理分析提供了
【摘 要】 目的:探讨了输尿管镜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治疗较大肾盂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较大肾盂结石患者64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输尿管碎石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输尿管镜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感染率、结石清除率以及平均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