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专题系列讲座(四)Hp的致病因子及遗传多态性(下)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 Hp致病因子近年研究进展   3.1cag致病岛(PAI)   1996年Censini等在研究Ⅰ型(VacA阳性,CagA阳性)和Ⅱ型(VacA阴性,CagA阴性)Hp菌株的遗传学差异与致病关系时发现,Ⅰ型Hp菌株具有细菌致病岛的典型特征,因此称其为cag致病岛.其特征为:①含有许多毒力基因;②存在于致病菌株,在无毒株及弱毒株上不存在或很少出现;③其G+C含量与宿主菌不同;④占据较大的染色体区域(通常大于30kb);⑤为一紧密、明确的遗传学单位,两端通常为直接重复序列;⑥其侧面与tRAN基因和(或)插入序列相连;⑦载有(通常为隐性的)"可移动"基因;⑧具有不稳定性.   

其他文献
自1990年,Nakaki等[1]首次报道左旋精氨酸(L-Arg)的降压作用以来,不少人对其进行了实验及临床研究。但由于其机理仍有不甚明了之处,实验结果也不尽一致,以致于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影响。在此,作者仅就有关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