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可见,只有全面了解、读懂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在现实教学中,读懂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具体方法有哪些?怎样才能真正读懂学生呢?我们参加了“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些读懂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一、从前测中读懂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生的学习基础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方法基础和经验基础等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及所受的文化熏陶各不相同,导致学生个体的智力和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如何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前测”可以让我们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状况,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增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加法估算”一课时,我们选取一个班(31人)进行了前测,具体情况如下:
第1题:每台空调售价为1130元,约是□元。
每台电视售价980元,约是□元。
目的:调研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近似数的掌握情况。
数据统计:把1130估成与之相近的整百数的有19人,占61.3%;不会估的有10人,占32.3%;空着没写的有2人,占6.4%。
结果分析:学生还没学过近似数这个单元,不理解“约”是什么意思。
第2题:买这顶帽子大约需要50元,请你猜一猜,这顶帽子可能是多少元?
目的:调研学生对近似数估计范围的掌握情况。
数据统计:把帽子的价钱估在一定范围内的(如46~54、45~49、49~51……)有17人,占54.8%;只能把帽子的价钱确定为一个具体的数的有13人,占41.9%;空着没写的有1人,占3.3%。
结果分析:学生对近似数估计的范围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
第3题:小白兔拔了46个萝卜,小黑兔拔了23个萝卜,它们大约共拔□个萝卜。
目的:调研学生的估算意识及对加、减法估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数据统计:
结果 70 60 50 67 68 69
人数 16 4 3 1 2 5
百分比 51.6% 12.9% 9.7% 3.2% 6.5% 16.1%
结果分析:虽然学生在二上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有一半的学生已掌握加、减法估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有7名学生有估算的意识,但估的结果离准确值较远。有8名学生估算的意识比较淡薄,采用了计算的方法,由于没学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有3名学生计算还出现了问题。
第4题: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目的:调研学生对加法、减法估算的方法及估算策略的多样化的掌握情况。
结果分析:
结果 43 28 24=95
∵95
一、从前测中读懂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生的学习基础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方法基础和经验基础等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及所受的文化熏陶各不相同,导致学生个体的智力和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如何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前测”可以让我们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状况,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增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加法估算”一课时,我们选取一个班(31人)进行了前测,具体情况如下:
第1题:每台空调售价为1130元,约是□元。
每台电视售价980元,约是□元。
目的:调研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近似数的掌握情况。
数据统计:把1130估成与之相近的整百数的有19人,占61.3%;不会估的有10人,占32.3%;空着没写的有2人,占6.4%。
结果分析:学生还没学过近似数这个单元,不理解“约”是什么意思。
第2题:买这顶帽子大约需要50元,请你猜一猜,这顶帽子可能是多少元?
目的:调研学生对近似数估计范围的掌握情况。
数据统计:把帽子的价钱估在一定范围内的(如46~54、45~49、49~51……)有17人,占54.8%;只能把帽子的价钱确定为一个具体的数的有13人,占41.9%;空着没写的有1人,占3.3%。
结果分析:学生对近似数估计的范围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也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
第3题:小白兔拔了46个萝卜,小黑兔拔了23个萝卜,它们大约共拔□个萝卜。
目的:调研学生的估算意识及对加、减法估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数据统计:
结果 70 60 50 67 68 69
人数 16 4 3 1 2 5
百分比 51.6% 12.9% 9.7% 3.2% 6.5% 16.1%
结果分析:虽然学生在二上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有一半的学生已掌握加、减法估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有7名学生有估算的意识,但估的结果离准确值较远。有8名学生估算的意识比较淡薄,采用了计算的方法,由于没学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有3名学生计算还出现了问题。
第4题: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目的:调研学生对加法、减法估算的方法及估算策略的多样化的掌握情况。
结果分析:
结果 43 28 24=95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