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岩质软、跨度大的特点,采用加厚初喷、二村和双层型钢拱架的新型支护方式。通过对现场岩样的事内三轴蠕变试验,研究炭质千枚岩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伯格斯蠕变模型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其长期流变行为。
运用大型岩土工程分析软件FLAC3D,结合现场新型支护方式,模拟隧道建成后DK357+976处围岩的流变力学行为,分析隧道在运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隧道100 a的使用期限内,二次衬砌能有效地减小围岩蠕变变形,支护结构中仅拱顶初喷在后期产生破坏,现场支护方式可以保证隧道的长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