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分析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整个网络虚拟技术当中,虚拟财产为其典型衍生物,不仅能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提供切实方便,而且还能提高其财产安全,因而有着积极作用与价值。但有关其刑法属性未能统一意见。本文以虚拟财产为对象,简要分析了虚拟财产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其刑法属性,最后探讨了其保护路径,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虚拟财产;刑法属性;保护路径
  所谓虚拟财产,从根本上来讲,其比照对象为物化财产,实为一种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非物化且拥有典型财产价值的形式表现。其实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衍生物,除了能够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提供切实方便外,还能丰富财产概念与形态,但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网络活动变得日渐活跃与频繁,但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侵犯虚拟财产的情况,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本文基于虛拟财产视角,就其刑法属性及具体的保护对策作一探讨。
  一、虚拟财产概述
  在社会领域中所提到的虚拟财产,从基础层面来分析,即为一种较新型且实用的财产形式,其比照对象为物化财产,其典型载体是电磁数据,拥有财产性价值。通常情况下,虚拟财产具有如下特征:其一,电磁数据为其基本载体,其二,财产价值为其内容,其三,互联网泽则为其基本空间。近年,伴随虚拟财产的日渐增多与丰富,我国许多研究对其进行了全面分类,即:第一,账号类虚拟财产,如QQ账号、游戏账号等;第二,货币类虚拟财产,如金币、QQ币等。针对当前社会的虚拟财产而言,因其实为一种与现实财产相对立的财产形式,所以,财产价值的真实性与形态的虚拟性的相统一,为其典型特点。
  二、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
  1.虚拟财产的法律应对
  许多国家对刑法概念的阐述存在差异,所以,面对虚拟财产,怎样基于法律视角进行定性,各个国家刑法在具体立法上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在围绕财物进行狭义层面的理解的刑法条款当中,虚拟财产未被真正意义上划归呈财务;而从广义层面来理解财务概念的刑法当中,存在把虚拟财产设定成或理解为财物的基本可能性;依据《日本刑法典》当中的相关规定,电磁记录实际就是利用磁气方式、电子方式等来制作,或者提供给电子计算机,由其来处理信息的记录。电磁记录有两大属性,其一为财产性利益价值,其二是信息记录功能,所以,该国刑法在规定电磁记录犯罪方面,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为提供非法制作的电磁记录罪,针对此罪而言,其保护法益实为整个电磁记录的一种信息记录功能;第二,利用计算机实施诈骗的犯罪活动。在整个司法实践当中,虚拟财产的刑事犯罪与民事纠纷处于一种相融合状态。
  2.虚拟财产的理论定位
  针对虚拟财产而言,其性质基于相关案例得知,主要有如下属性:对于虚拟财产而言,其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属于民法层面的财务,但基于刑法层面而言,其并非其中的财务类别。所以,在整个刑法当中,虚拟财产在其中的理论定位,只要秉持刑法民法一致性的基本原则,便能够从根本上明确虚拟财产在刑法当中的财务属性。即当前,在整个法律条款当中,虚拟财产的理论定位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民法与刑法之间的关系,从基础层面来分析,就是民法保持一致。若一致于民法,那么虚拟财产在整个刑法当中的理论定位就是财物,但是从刑法角度来分析,其并非财物范畴。若基于当前社会发展来讲,在刑法层面理论定位当中,虚拟财产是财产,那么在具体的司法解释当中,则与西方刑法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
  三、虚拟财产的保护路径
  1.始终秉持法律位阶性原理,为虚拟财产提供保护
  针对刑法来讲,其在具体的法益保护方面,有着比较多的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三种形态是秩序、安全与权利。所谓权利,即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而所谓安全,即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所谓秩序,即社会秩序与经济秩序。基于法益从属上来分析,权利即为个人法益,而对于秩序与安全来讲,则属个人法益范畴,其中,针对国家安全来讲,其属国家法益范畴,而针对社会法益来讲,公共安全、秩序均属于其范畴。针对上述法益形态来讲,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还彼此影响。所以,要想从刑法层面来保护虚拟财产,需要始终秉持法律位阶性原理,以此来更好的保护虚拟财产。在此过程当中,其核心工作即为刑法保护电磁数据财产,且基于此,保护网络秩序。
  2.强化对虚拟财产法律属性方面的论证
  要想刑法保护虚拟财产,强化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论证,尤为重要。当前,在采用刑法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方面,最基础的争议即为财产的价值与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之间是否相符。通常情况下,刑法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备且实用的法益保护路径,但基于虚拟财产层面来分析,因其特殊性比较强,外加法律自身的属性比较多,因而在刑法保护虚拟财产方面,法益位阶性原则下的刑法法益保护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优先顺序拍立情况。所以,在刑法保护虚拟财产方面,需要围绕虚拟财产的基本属性,开展系统化的论证,以此来更好的发挥刑法作用与效力。还需要指出的是,虚拟财产相比于现实财产,尽管有着不同的存在方式,但针对财产属性层面来分析,仍具有典型的同一性。因此,可基于民刑视角,来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与财物属性。
  四、结语
  综上,伴随虚拟财产纠纷案件的日渐增多,刑法也随之而变动与调整。但在明确侵犯虚拟财产的严重程度上,却未有准确说明与诠释。因此,仍需要围绕此些不足,做好更新与完善,提高此方面的综合效能与价值,提高虚拟财产保护效率。
  参考文献:
  [1]齐力莼.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现状及保护路径[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2):35-40.
  [2]白崇汌.虚拟财产交易的界定及法律保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4):62-65.
  [3]何一贤.公民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94.
  作者简介:
  陶士印(1983~ ),男,汉族,河南新乡人,律师,研究方向:刑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通信平台等电子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人民群众深受其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甚至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本文以象山县近五年该类犯罪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以期对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工作提出参考意见。  一、基本情况  2014年至2018年,象山县院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84件283人,在审查起诉类案件中占比为1.6%
期刊
摘 要:债务人保值增值原则作为破产法基本的原则之一,在破产法的理论以及实践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运行的破产法并没有明确此原则,从而导致了我国目前运行的破产法缺乏一个精神内核,其实践也缺少必要的依据和标准。因而,笔者认为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原则应该在我国立法中进一步的确立,并且应该贯彻实施于法院审理、管理实践等各个环节。债务人财产增值保值原则应该在债务人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之前,并且
摘 要:知情权是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但股东在主张知情权的过程中却常常遭遇诸多阻碍。为了更加充分地保障股东知情权,维护股东切身利益,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对股东知情权的行使及限制进行了一系列规范。然而,《公司法解释四》的出台并未完全解决理论界和实务界多年来一直争论的问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以期平衡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为司法工作提供一定的法律指引。  关键词:股
【摘 要】 目前,煤矿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坚定不移的贯彻反腐倡廉工作方针,维护和促进煤矿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本文就如何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做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煤矿;反腐倡廉  反腐倡廉一直是我党治党的一个基本方针,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任务越来越重。作为煤矿企业,如何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新形势下煤矿企业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摘 要:我国烟草行业属于专卖专营,我国烟草方面的行政执法工作都是由烟草专营专卖行政机关所负责的,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完成对烟草市场的监督管理。而在以往的烟草行政执法中多是从权限、流程方面入手,缺乏对于执法方式方面的研究,在当下对行政执法的要求和标准很高,作为烟草行政主管部门也应该做好对行政执法方式的研究,重视对行政执法方式的改进和优化,使其更好服务于烟草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烟草;市场监
摘 要:本文就从民商合一的理由、具体实施以及民法总则里的商事规范三个方面来浅论民商合一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民商合一;理由;具体实施;民法总则;商事性规范  一、民商合一的理由  从清末的民商分立到民国的民商合一,再到当代的民法总则,关于民商如何立法这场争论可总算落下了帷幕。就清末而言,选择民商分立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幼童依样画葫芦,只是当时没有经验不懂法理的中国对于欧洲国家的立法体制照搬照办,毫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地质勘查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企业单位,其内部的财务管理改革是相关企业单位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角度下对地质勘查行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财务管理改善方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 地质勘查 财务管理 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现有的国有单位、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的改革进行不断深化,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向企业化方向进行转变发展,从
摘 要:夏日里全国多地连续高温,酷暑之下极易发生中暑等意外事故。尤其长期工作在闷热环境下的工人,发生中暑的概率极高。早在2002年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108号)中已经将中暑列入职业病目录。但每年中暑导致保险理赔纠纷不断,特别是中暑死亡争议较大,对是否属于意外伤害争议颇多,那么中暑到底属不属于意外伤害,中暑死亡保险公司应不应该理赔呢?本文就一起中暑死亡
摘 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旅游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将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使其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必须要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心,从而扩大内需。本文将从从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出发,浅谈存在的困境及规制路径,望抛砖引玉,助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论证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之必要性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