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要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必须在“辅助”上下功夫。
  关键词:语文教学 恰当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习在兴趣 引发联想想象 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教教学设备的投入,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我略谈几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职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将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学得并不多。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多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乏术的语文教育者带来了福音,给了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情感世界
  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录音来创设情景,用录音教材指导朗读,以读代讲,能够让学生浮想联翩,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如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集中精力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音,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绪之中,学生沉浸在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再通过显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撞击出情感的火花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取。在这样一个声像文结合的情景下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打破了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理解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直接体现,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可以对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行洗礼,完成感染——打动——共鸣的情感历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不停情态的荷花图片,并配以轻柔舒缓的乐曲,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情韵,进而会品味自己以往有关荷花的所见所闻所感,完成第一个层次的联想和想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层面:如果在一个月光淡淡的夜晚,看到的荷花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此层层联想和想象,就超越了眼前、生活和作品的界限,达到不借说教而自知自觉的境界。在这里多媒体提供了引发想象的触点,提供了想象的方向。
  多媒体教学它具有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结构的效果,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扩大直接经验的范围;它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虽然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是他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的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再加上它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很清楚,驾驭起来难免会不顺手。
  总之,要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必须在“辅助”上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手段,都是为了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任何媒体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活动展开。一种好的教学手段也要科学、恰当、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的为教学服务。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从古到今,凡是有成就的人,没有不是因为对某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专心致志地去学习,最后取得成功的。如何让小学生爱上作文呢?我们可以从“创设环境,丰富生活;培养情感,消除畏惧;自改自评,体验成功”这三方面去做。  关键词:小学生 爱上 作文    从古到今,凡是有成就的人,没有不是因为对某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专心致志地去学习,最后取得成功的。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做起:  设语境,打开话匣  一切语言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的。教学时,应通过图画、课件、模拟表演、语言描绘等手段把生活情境重视与课堂中,激发
期刊
【摘要】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而阅读习惯的前提是阅读兴趣,八年级学生依然延续着带着情绪学习的心理特点,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独立阅读能力,阅读鉴赏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习惯 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阅读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构成语文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
内容概要:在新课程实验如火如荼的今天,面对城乡结合部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普遍薄弱的情况,就如何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展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理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