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成了老挝骑行后,阿寂和阿静从丹沙湾口岸进入越南境内,再从越南中东部沿海岸一路南行。在22天里,他们的行程长达1521公里,途经顺化、岘港、芽庄、胡志明市等著名旅游城市,全程都伴随着迷人的海湾和沙滩。其间,他们饱览了灵姑湾绝美的海景,深入仙女溪火红的奇境,体验美奈沙丘壮美的诗意。不过,他们也遭遇了海关人员的勒索,警察无情的驱赶,小偷潜入帐篷行窃……
次日,我们一路向东骑行,穿过狭窄的街道,恍惚间,我看见海上的光晕照耀在细软的银色沙滩上,浪花翻腾、微风轻拂,我们把车推下沙滩,就势坐在沙滩上休息,多日来的疲惫仿佛也在顷刻间被海水冲淡。
继续沿着海岸线骑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名为“安邦”的渔村,一条平坦的水泥小路延伸开去,路旁的草木中耸立着一座座豪华陵墓,陵墓高大宏伟、规模堪比宫殿。这些陵墓沿着公路蔓延达3公里,为渔村的后人所修筑。在当地,许多渔民将敬奉祖先视为头等大事,因此争相为祖先建造豪华陵墓,这是他们向祖先表达敬意的方式,同时,他们也相信,照料好祖先的陵墓能为后代带来好运。如今,渔村安邦已经变成奇异的旅游胜地。
晚上,我们在稻田和鱼塘混杂的田垄上露营,田垄开阔平坦,四周寂静无人,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老挝露营事件的阴影,所以看见当地人,内心仍有少许不安。
第二天中午,我们在古都顺化市繁华的街道上来回穿梭,摩托车与电动车占据了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我们一路上骑得胆战心惊。在游人如织的街道旁,我们看到了保存完好的顺化皇城。顺化皇城是越南阮氏王朝的皇宫,建于1802年,是越南現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它代表了越南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皇城为方形,四周有护城河,其建筑风格、各宫殿的职能划分都仿照我国北京的故宫。
2
顺化→灵姑湾→岘港市
夜空下,我和阿寂坐在沙滩上吹着海风聊天,一个黑影从我们的帐篷中飞快地跑出,在我们所有的露营经历中,这是最让我们惊魂的事件。
离开顺化皇城,我们前往下一站灵姑湾,途中路况很好,路上的隧道已经施工完毕,待投入使用,好在非机动车可以穿越隧道,于是省去了爬山的麻烦。
不久之后,我们再次看见大海,这里的海岸被群山环绕,水面波光如镜,天空湛蓝,纯粹得不夹杂其他颜色。靠近灵姑湾山脚下,有一片内海,形成了幽静的天然湖泊,景致如世外桃源一般。我们在山脚下兜兜转转,一道瀑布从山峰倾泻而下,在草地间汇聚成清澈的小溪,偶尔还能看见寄居蟹在浅滩上爬行、戏耍。我们骑得很慢,不愿美景消失得太快。
夜晚,我们找到一块已收割的稻田,准备露营。对于我们的到来,稻田主人只是微微一笑表示默许,便转身离开。然而,正当我们搭好帐篷准备做晚餐时,几名警察带着一个当地妇女向我们走来,那位妇女会说英语,她告诉我们不可以在这里露营,必须入住旅馆。 我们从进入老挝再到越南,露营时被驱赶或被带到警察局的事件时有发生,真让人既扫兴又愤怒。警车在前,我们在后,在黑夜中行进了20分钟,到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镇,妇女把我们带进一家破旧、简陋的旅馆,警察跟她交代了几句话就离开了,我们的护照则由旅馆老板代为保管。
第二天退房时已是中午,太阳高照,出了小镇不久就开始爬盘山公路,骑往灵姑湾。灵姑湾因绵延的海滩而闻名,被美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一生必去的50大景点”之一,也是当地海云岭上海云关的一部分景致。
我们站在灵姑湾俯瞰海景,四周雾气缭绕,马蹄形的狭长海湾若隐若现,海湾对面是高楼林立的岘港市。一路伴着绝美的景色缓缓骑行,垭口能见度不足5米,隐约可以看到城楼上方“海云關”三个字,旁边还有一座碉堡。下山途中,雾气渐渐被温润的雨水所取代,只是这微小的细雨抵挡不了太阳的光芒,阳光下,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海湾之上,如梦如幻。
翻过海云岭就到了岘港市,岘港是越南第四大城市,城内有不少博物馆、教堂,还有“全球六大最美海滩”之一的“美溪海滩”。在路边小摊吃过晚饭后,我们找到一处僻静的沙滩露营,沙滩与人行道之间被密林隔离,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不被外人所打扰。
支起帐篷,我们坐在帐篷前的沙滩上享受海风的吹拂,望向远方,正和阿寂聊天,我看到正前方有人从海边走过,皎洁的月光下只看到他形单影只的黑色剪影。一丝怪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但很快,我的注意力又回到我们愉快的谈话中。
大约过了5分钟,阿寂的一声大喝打破了夜的宁静,由于我背对帐篷,回头时看见阿寂已经冲出去追赶夜色里的黑影。我惊出一身冷汗,我和阿寂离帐篷不到两米,而那个黑影正是从我们的帐篷跑出去的!我赶紧检查帐篷里的钱财和摄影器材,所幸一切都还在。
等阿寂回来,我们立刻收拾东西,去附近找了家旅馆住下才安心,惊魂未定的我们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行程是否还要露营。
3
岘港市→会安古镇→Xuar Binh镇→Tuy Hoa镇
年轻人示意我们跟他走,他骑摩托车带我们去最近的旅馆。黑漆漆的乡间小路上,只有路边庭院发出暗淡的灯光,20分钟后,我心里开始产生不祥的预感。
早上从旅馆出发前,阿寂发现头盔和眼镜不见了,我们回到昨晚吃饭的摊档检查,也一无所获,无奈只得继续前行。岘港海边的风浪很大,游客稀少,下午4点多,我们终于到了会安古镇,会安古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时,它作为中越贸易往来的港口重镇,其建筑风格也颇受中国影响,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华人会馆林立,让人仿佛回到了我国的江南水乡。
在古镇找到一家舒适的旅馆住下来。古镇游客不多,安静、自在。华灯初上的傍晚,伴着蒙蒙细雨在古镇闲逛,街道两旁店铺外悬挂的灯笼次第亮起,亭台楼阁、青苔老瓦,灯影绰绰,迷人而富有生机。镇内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中式和日式建筑,我独爱古镇这份与世无争的清静,快门在丝丝细雨中响个不停。
在会安古镇停留的两天都在下雨,第三天,我们在旅馆对面的小店吃过午饭,重新上路。
天快黑时,我们在Xuan Binh镇吃过晚饭就开始寻找旅馆,却始终没有看到旅馆的影子,询问一个当地的年轻人,他示意我们跟他走,他骑摩托车带我们去最近的旅馆。黑漆漆的乡间小路上,只有路边庭院发出暗淡的灯光,他带我们走的正是来时的路,20分钟后,我心里开始产生不祥的预感,也许是因为岘港被偷一事,我的警惕性提高了很多,和阿寂小声商量后,我们跟年轻人打了个招呼,便狂踩回小镇。
回到小镇,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寻找露营地,避开大街进入小巷,看见一排排民房,仍没有旅馆。这时,一个庭院里有人在说笑,且庭院中央有一块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于是我们询问主人是否可以在院子里露营,却立刻遭到回绝,他们说隔壁就是旅馆。
越南乡下的旅馆招牌上多半没有英文字样,很不容易找到,隔壁的旅馆其实是一家简陋的KTV。刚才庭院的主人看出我们为难,于是主动邀请我们回到他的庭院露营,其实,越南人民大多友好善良,只是对外国人有较强的戒心。
清晨,告别好心的主人,我们在村里吃过一顿味美价廉的早餐后再次上路,水泥小路在乡间纵横交错,很容易迷失方向,但我们骑行从不走寻常路,骑行的乐趣便来源于此。晚上,我们投宿在一家旅馆。
第二天出发不久,我就发现前刹车很迟钝,回弹十分吃力,需要尽快修理。再往前骑,发现一个小镇,无奈这里的单车店太小,修不了刹车,直到我们骑到较大的Tuy Hoa镇,才终于更换了刹车零件。
吃过午饭在海边骑行,此时海面波光粼粼,金黄色的沙滩沿着海岸向前延伸,一座灯塔就矗立在远方的山顶上。柔和的冬日夕阳洒在沙滩上,迷幻而又充满温暖的力量。一道清泉在草地间涓涓流淌,泉水漫过双脚,流过沙滩,流向大海,我们兴奋地脱去鞋子,冲向大海,用身体感受海水的温度。
当太阳落下地平线,丝丝寒意开始袭来,我们用泉水煮了晚餐,并搭好帐篷。夜晚的海滩几乎不会有人打扰,于是我打开手电,坐在帐篷里写日记。
夜里9点半,一束强光手电照向我们的帐篷,来人在外面用力拍打帐篷,阿寂探出头去,问他有什么事,外面站着一个男人,他恶狠狠地说了一连串越南语,我则在帐内抓起相机记录这段对话。
两个人鸡同鸭讲地沟通了一段时间,终于有点效果,原来眼前的男子是附近的管理员,当他明白我们是外国人后,就不再过多追问,气氛也缓和了许多。男子转身离开的瞬间,我们终于松了口气,万幸他没有招来警察驱赶我们。
4
Tuy Hoa镇→芽庄市→美奈镇→胡志明市→柴桢口岸
不同于岘港市的繁华和忙碌,芽庄市是越南中南部的海滨度假天堂,无论是长达6公里的迷人海滩,还是传奇的婆那加占婆塔,都让人无比留恋。 前往芽莊市的路上,海天一色,风景很美。我们去了著名的婆那加占婆塔,该塔建于7~12世纪,是典型的印度教建筑,塔里供奉着女神“婆那加”(又称“天依女神”)。相传,婆那加始终保护着当地的渔民,其地位如同中国渔民心目中的妈祖。
恋恋不舍地告别仙女溪继续前进,从老挝骑行至今,我们只在海云关遇见过一个骑行的中国小伙,但在去往胡志明市的路上,我们看到6个东亚面孔的骑行者。我们试着用中文和他们打招呼,得到相同的回复后倍感亲切,于是结伴骑行到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197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当时的北越)统一全国后,为了纪念越南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胡志明,越南政府便将这座城市改名为“胡志明市”。市内的范五老街是背包客的天堂,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我们8个人入住同一家旅馆。第二天,由于各自的路线不同,大家就此告别,我们和两位大叔相约游览市中心的西贡邮局。
西贡邮局是法式建筑,建于1886~1891年, 1892年正式启用,是法国殖民时期的第一座邮局。如今,西贡邮局既是旅游景点,又保留了邮局的职能,大堂内人头攒动,我也买了10张明信片,分别寄给国内的朋友。
离西贡邮局不远的红教堂是西贡最著名的地标建筑——西贡圣母教堂,因其用红砖建造而得名,这些红砖全部来自法国,百余年过去,红砖色泽依然鲜明,毫无褪色。
4人离开胡志明市不久,就在车水马龙中走散了。天越来越黑,我和阿寂在路旁等了很久,也不见两位大叔,于是我们在距离越柬关口——柴桢口岸30公里的小镇上找到旅馆,休息下来。这是在越南的最后一天,不出意外的话,第二天我们会顺利进入柬埔寨。
次日,我们一路向东骑行,穿过狭窄的街道,恍惚间,我看见海上的光晕照耀在细软的银色沙滩上,浪花翻腾、微风轻拂,我们把车推下沙滩,就势坐在沙滩上休息,多日来的疲惫仿佛也在顷刻间被海水冲淡。
继续沿着海岸线骑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名为“安邦”的渔村,一条平坦的水泥小路延伸开去,路旁的草木中耸立着一座座豪华陵墓,陵墓高大宏伟、规模堪比宫殿。这些陵墓沿着公路蔓延达3公里,为渔村的后人所修筑。在当地,许多渔民将敬奉祖先视为头等大事,因此争相为祖先建造豪华陵墓,这是他们向祖先表达敬意的方式,同时,他们也相信,照料好祖先的陵墓能为后代带来好运。如今,渔村安邦已经变成奇异的旅游胜地。
晚上,我们在稻田和鱼塘混杂的田垄上露营,田垄开阔平坦,四周寂静无人,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老挝露营事件的阴影,所以看见当地人,内心仍有少许不安。
第二天中午,我们在古都顺化市繁华的街道上来回穿梭,摩托车与电动车占据了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我们一路上骑得胆战心惊。在游人如织的街道旁,我们看到了保存完好的顺化皇城。顺化皇城是越南阮氏王朝的皇宫,建于1802年,是越南現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它代表了越南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皇城为方形,四周有护城河,其建筑风格、各宫殿的职能划分都仿照我国北京的故宫。
2
顺化→灵姑湾→岘港市
夜空下,我和阿寂坐在沙滩上吹着海风聊天,一个黑影从我们的帐篷中飞快地跑出,在我们所有的露营经历中,这是最让我们惊魂的事件。
离开顺化皇城,我们前往下一站灵姑湾,途中路况很好,路上的隧道已经施工完毕,待投入使用,好在非机动车可以穿越隧道,于是省去了爬山的麻烦。
不久之后,我们再次看见大海,这里的海岸被群山环绕,水面波光如镜,天空湛蓝,纯粹得不夹杂其他颜色。靠近灵姑湾山脚下,有一片内海,形成了幽静的天然湖泊,景致如世外桃源一般。我们在山脚下兜兜转转,一道瀑布从山峰倾泻而下,在草地间汇聚成清澈的小溪,偶尔还能看见寄居蟹在浅滩上爬行、戏耍。我们骑得很慢,不愿美景消失得太快。
夜晚,我们找到一块已收割的稻田,准备露营。对于我们的到来,稻田主人只是微微一笑表示默许,便转身离开。然而,正当我们搭好帐篷准备做晚餐时,几名警察带着一个当地妇女向我们走来,那位妇女会说英语,她告诉我们不可以在这里露营,必须入住旅馆。 我们从进入老挝再到越南,露营时被驱赶或被带到警察局的事件时有发生,真让人既扫兴又愤怒。警车在前,我们在后,在黑夜中行进了20分钟,到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镇,妇女把我们带进一家破旧、简陋的旅馆,警察跟她交代了几句话就离开了,我们的护照则由旅馆老板代为保管。
第二天退房时已是中午,太阳高照,出了小镇不久就开始爬盘山公路,骑往灵姑湾。灵姑湾因绵延的海滩而闻名,被美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一生必去的50大景点”之一,也是当地海云岭上海云关的一部分景致。
我们站在灵姑湾俯瞰海景,四周雾气缭绕,马蹄形的狭长海湾若隐若现,海湾对面是高楼林立的岘港市。一路伴着绝美的景色缓缓骑行,垭口能见度不足5米,隐约可以看到城楼上方“海云關”三个字,旁边还有一座碉堡。下山途中,雾气渐渐被温润的雨水所取代,只是这微小的细雨抵挡不了太阳的光芒,阳光下,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海湾之上,如梦如幻。
翻过海云岭就到了岘港市,岘港是越南第四大城市,城内有不少博物馆、教堂,还有“全球六大最美海滩”之一的“美溪海滩”。在路边小摊吃过晚饭后,我们找到一处僻静的沙滩露营,沙滩与人行道之间被密林隔离,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不被外人所打扰。
支起帐篷,我们坐在帐篷前的沙滩上享受海风的吹拂,望向远方,正和阿寂聊天,我看到正前方有人从海边走过,皎洁的月光下只看到他形单影只的黑色剪影。一丝怪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但很快,我的注意力又回到我们愉快的谈话中。
大约过了5分钟,阿寂的一声大喝打破了夜的宁静,由于我背对帐篷,回头时看见阿寂已经冲出去追赶夜色里的黑影。我惊出一身冷汗,我和阿寂离帐篷不到两米,而那个黑影正是从我们的帐篷跑出去的!我赶紧检查帐篷里的钱财和摄影器材,所幸一切都还在。
等阿寂回来,我们立刻收拾东西,去附近找了家旅馆住下才安心,惊魂未定的我们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行程是否还要露营。
3
岘港市→会安古镇→Xuar Binh镇→Tuy Hoa镇
年轻人示意我们跟他走,他骑摩托车带我们去最近的旅馆。黑漆漆的乡间小路上,只有路边庭院发出暗淡的灯光,20分钟后,我心里开始产生不祥的预感。
早上从旅馆出发前,阿寂发现头盔和眼镜不见了,我们回到昨晚吃饭的摊档检查,也一无所获,无奈只得继续前行。岘港海边的风浪很大,游客稀少,下午4点多,我们终于到了会安古镇,会安古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时,它作为中越贸易往来的港口重镇,其建筑风格也颇受中国影响,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华人会馆林立,让人仿佛回到了我国的江南水乡。
在古镇找到一家舒适的旅馆住下来。古镇游客不多,安静、自在。华灯初上的傍晚,伴着蒙蒙细雨在古镇闲逛,街道两旁店铺外悬挂的灯笼次第亮起,亭台楼阁、青苔老瓦,灯影绰绰,迷人而富有生机。镇内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中式和日式建筑,我独爱古镇这份与世无争的清静,快门在丝丝细雨中响个不停。
在会安古镇停留的两天都在下雨,第三天,我们在旅馆对面的小店吃过午饭,重新上路。
天快黑时,我们在Xuan Binh镇吃过晚饭就开始寻找旅馆,却始终没有看到旅馆的影子,询问一个当地的年轻人,他示意我们跟他走,他骑摩托车带我们去最近的旅馆。黑漆漆的乡间小路上,只有路边庭院发出暗淡的灯光,他带我们走的正是来时的路,20分钟后,我心里开始产生不祥的预感,也许是因为岘港被偷一事,我的警惕性提高了很多,和阿寂小声商量后,我们跟年轻人打了个招呼,便狂踩回小镇。
回到小镇,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寻找露营地,避开大街进入小巷,看见一排排民房,仍没有旅馆。这时,一个庭院里有人在说笑,且庭院中央有一块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于是我们询问主人是否可以在院子里露营,却立刻遭到回绝,他们说隔壁就是旅馆。
越南乡下的旅馆招牌上多半没有英文字样,很不容易找到,隔壁的旅馆其实是一家简陋的KTV。刚才庭院的主人看出我们为难,于是主动邀请我们回到他的庭院露营,其实,越南人民大多友好善良,只是对外国人有较强的戒心。
清晨,告别好心的主人,我们在村里吃过一顿味美价廉的早餐后再次上路,水泥小路在乡间纵横交错,很容易迷失方向,但我们骑行从不走寻常路,骑行的乐趣便来源于此。晚上,我们投宿在一家旅馆。
第二天出发不久,我就发现前刹车很迟钝,回弹十分吃力,需要尽快修理。再往前骑,发现一个小镇,无奈这里的单车店太小,修不了刹车,直到我们骑到较大的Tuy Hoa镇,才终于更换了刹车零件。
吃过午饭在海边骑行,此时海面波光粼粼,金黄色的沙滩沿着海岸向前延伸,一座灯塔就矗立在远方的山顶上。柔和的冬日夕阳洒在沙滩上,迷幻而又充满温暖的力量。一道清泉在草地间涓涓流淌,泉水漫过双脚,流过沙滩,流向大海,我们兴奋地脱去鞋子,冲向大海,用身体感受海水的温度。
当太阳落下地平线,丝丝寒意开始袭来,我们用泉水煮了晚餐,并搭好帐篷。夜晚的海滩几乎不会有人打扰,于是我打开手电,坐在帐篷里写日记。
夜里9点半,一束强光手电照向我们的帐篷,来人在外面用力拍打帐篷,阿寂探出头去,问他有什么事,外面站着一个男人,他恶狠狠地说了一连串越南语,我则在帐内抓起相机记录这段对话。
两个人鸡同鸭讲地沟通了一段时间,终于有点效果,原来眼前的男子是附近的管理员,当他明白我们是外国人后,就不再过多追问,气氛也缓和了许多。男子转身离开的瞬间,我们终于松了口气,万幸他没有招来警察驱赶我们。
4
Tuy Hoa镇→芽庄市→美奈镇→胡志明市→柴桢口岸
不同于岘港市的繁华和忙碌,芽庄市是越南中南部的海滨度假天堂,无论是长达6公里的迷人海滩,还是传奇的婆那加占婆塔,都让人无比留恋。 前往芽莊市的路上,海天一色,风景很美。我们去了著名的婆那加占婆塔,该塔建于7~12世纪,是典型的印度教建筑,塔里供奉着女神“婆那加”(又称“天依女神”)。相传,婆那加始终保护着当地的渔民,其地位如同中国渔民心目中的妈祖。
恋恋不舍地告别仙女溪继续前进,从老挝骑行至今,我们只在海云关遇见过一个骑行的中国小伙,但在去往胡志明市的路上,我们看到6个东亚面孔的骑行者。我们试着用中文和他们打招呼,得到相同的回复后倍感亲切,于是结伴骑行到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197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当时的北越)统一全国后,为了纪念越南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胡志明,越南政府便将这座城市改名为“胡志明市”。市内的范五老街是背包客的天堂,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我们8个人入住同一家旅馆。第二天,由于各自的路线不同,大家就此告别,我们和两位大叔相约游览市中心的西贡邮局。
西贡邮局是法式建筑,建于1886~1891年, 1892年正式启用,是法国殖民时期的第一座邮局。如今,西贡邮局既是旅游景点,又保留了邮局的职能,大堂内人头攒动,我也买了10张明信片,分别寄给国内的朋友。
离西贡邮局不远的红教堂是西贡最著名的地标建筑——西贡圣母教堂,因其用红砖建造而得名,这些红砖全部来自法国,百余年过去,红砖色泽依然鲜明,毫无褪色。
4人离开胡志明市不久,就在车水马龙中走散了。天越来越黑,我和阿寂在路旁等了很久,也不见两位大叔,于是我们在距离越柬关口——柴桢口岸30公里的小镇上找到旅馆,休息下来。这是在越南的最后一天,不出意外的话,第二天我们会顺利进入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