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0在川崎病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初探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 (IL-10)在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川崎病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模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化后培养上清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IL-10的分泌量;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川崎病患儿PBMC培养上清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凝胶电泳迁移率转换实验(EMSA)检测所活化PBMC核因子NF -κB活性.结果川崎病组患者PBMC体外刺激活化后IL-6、IL-1 β、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及IL-10的分泌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培养上清所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率(38.4±7.8)%较正常组(2.8±0.8)%明显升高.抗IL-6 、TNF-α McAb、IL-1ra加入川崎病患儿PBMC培养上清,可不同程度抑制川崎病患儿PBMC 培养上清所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而抗IL-10 McAb加入川崎病患儿PBMC培养上清所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细胞反而增多,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高达(58.6±14.6)%.川崎病患儿PBMC刺激活化后核因子NF-κB活性显著增高.于PBMC培养上清加入IL-10,可见伴随着IL-6、IL -1β、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在PBMC中的表达降低,NF-κB活性也降低,同时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 IL-10抑制川崎病患儿免疫活性细胞NF-κB 的生物活性及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IL-6、IL-1β、TNF-α产生,可能作为机体对川崎病全身免疫系统过度活化后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在川崎病炎性细胞因子所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SMEDDS)的研究进展,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结构与特点、自微乳化的机制、处方优化、质量评价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口服SMEDDS的研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及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细菌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年内分离出病原菌 2 2 44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