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实施效果和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的200例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提高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以及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下降,焦虑程度降低,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保健门诊;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09-01
儿童保健门诊针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疾病筛查、指导喂养、矫正不良行为以及评价生长发育等,由于现在我们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家属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提高,保健门诊的工作也随之提高,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具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实施合理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以及家属改善不良的情绪以及行为[1]。本文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的200例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提高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以及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程度,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的200例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的年龄在3个月~7岁之间,患者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者没有精神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病家族史。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50例,患者的年龄在3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2岁,患者家属男30例,女70例,患者家属的平均年龄为29±4.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52例,女48例,患者的年龄在3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2岁,患者家属男41例,女59例,患者家属的平均年龄为30±3.2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家属情况上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式,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患者家属的需求进行知识讲解,按照患者的病情给予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提高健康教育护理,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家属给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主诉、生长发育情况、家庭环境、家属卫生知识了解程度、经济情况以及家属的心理情况等。护理人员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一般有演示法、集体授课、宣传册、直接交流。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后,对患者家属的了解情况给予反馈。
1.3 观察指标:
按照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情况越严重。使用MUIS量表对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进行评分[2],得分越高表示不确定感越高。使用打分制为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下降,焦虑程度降低,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家属的各项得分情况 分
3 讨论
儿童保健门诊需要增强健康教育,使家属能够充分了解,在实施健康教育之前进行评估能够使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属的信息,找到最佳的讲解模式。使用多种形式的讲解方法,能够使患者对健康教育充满兴趣,降低枯燥感[3]。通过对本文所选患者的分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下降,焦虑程度降低,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升高,由此可见,实施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凤兰,周静,曾德秀,等.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251-252.
[2] 吴川生,陈少娥,邢文佳,等.基层儿童保健发热门诊儿童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海南医学,2010,21(18):71-72.
[3] 杜恩兰.农村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4):21-22.
关键词:健康教育;保健门诊;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09-01
儿童保健门诊针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疾病筛查、指导喂养、矫正不良行为以及评价生长发育等,由于现在我们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家属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提高,保健门诊的工作也随之提高,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具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实施合理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以及家属改善不良的情绪以及行为[1]。本文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的200例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提高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以及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程度,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的200例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的年龄在3个月~7岁之间,患者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者没有精神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病家族史。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女50例,患者的年龄在3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2岁,患者家属男30例,女70例,患者家属的平均年龄为29±4.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52例,女48例,患者的年龄在3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2岁,患者家属男41例,女59例,患者家属的平均年龄为30±3.2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家属情况上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式,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患者家属的需求进行知识讲解,按照患者的病情给予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提高健康教育护理,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家属给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主诉、生长发育情况、家庭环境、家属卫生知识了解程度、经济情况以及家属的心理情况等。护理人员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一般有演示法、集体授课、宣传册、直接交流。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后,对患者家属的了解情况给予反馈。
1.3 观察指标:
按照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情况越严重。使用MUIS量表对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进行评分[2],得分越高表示不确定感越高。使用打分制为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下降,焦虑程度降低,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家属的各项得分情况 分
3 讨论
儿童保健门诊需要增强健康教育,使家属能够充分了解,在实施健康教育之前进行评估能够使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属的信息,找到最佳的讲解模式。使用多种形式的讲解方法,能够使患者对健康教育充满兴趣,降低枯燥感[3]。通过对本文所选患者的分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患者家属的不确定感下降,焦虑程度降低,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升高,由此可见,实施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凤兰,周静,曾德秀,等.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251-252.
[2] 吴川生,陈少娥,邢文佳,等.基层儿童保健发热门诊儿童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海南医学,2010,21(18):71-72.
[3] 杜恩兰.农村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4):21-22.